立夏
气温升高,暑气渐显
开启夏天
从找到一个好的消暑方式开始
人皆苦炎热,
我爱夏日长。
这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李昂的诗句,他醉心诗歌,常披览吟咏文人作品,终日忘倦。由此可见,专注自己的爱好,就能让人忘却所处环境的不利因素。
今日我们就习此古法,偷得一日清闲,揽印观玺,不问世事。

自怡 韩天衡 篆
吹吹夏日的金石风
篆刻家的夏天,手握玉石,精细排布、推敲琢磨,沉心篆刻可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在篆刻家一方方有关立夏的印文中,感受刻刀与石料的琢磨间,刮起的阵阵“金石风”。
立夏(附边款)叶林心 篆
叠云长风 魏杰 篆
初夏篆刻听雨眠
“听雨”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清凉惬意的初夏听雨的场景,我们似乎正处屋檐下,懒倚栏杆,侧耳倾听,雨滴石上,轰然炸开,清脆一声,隐入大地。
听雨(附边款)傅永强 篆
立夏,代表着季节的转换,标志着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万物都在汲取养分,充实自己。所以,夏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季节。“晴耕雨读”,劳逸结合,动静相宜,是我们夏日工作学习安排的良方。
晴耕雨读 蔡照波 篆
春风夏雨 冷旭 篆
立夏刻下花木十里
“群花凋零时,榴花报夏来。”
立夏,是石榴花的世界。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出自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岐岖用一朱一白两方印文表达了这两句诗。
火红的石榴花伴着一整个夏天成长,它不曾对炎热天长感到厌倦,夏日当学榴花,情绪平和不燥,像《黄帝内经》所述:“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却是石榴知立夏
岐岖 篆
年年此日一花开
岐岖 篆
夏日最标志的,当是莲花。燥热的夏日来临,就想如李清照《如梦令》里描绘的一样,身处藕花深处,荷叶为舟,与鸥鹭争渡,忘却城市的车水马龙,抚平内心的喧嚣。
误入藕花深处(附边款)朱琪 篆
莲叶何田田(附边款)方松峰 篆
莲花之君子者也 张炜羽 篆
夏日自处哲学
一方印文就是一个世界,“暑至临溪濯足”在夏日品来就有幽幽清凉之意,身临其境地感受怡然自得,乐以忘忧的世界。
暑至临溪濯足 桑建华 篆
“长夏江村事事幽”出自杜甫七言律诗《江村》,篆者陈宏勉说:“无欲无求享受临身的诸端景象和情事,夫复何求。”
无欲求即无俗务烦身,专心篆刻,方得清净天地。只要静心专注一事,风也和煦,雨也婉约,夏日也清和。
长夏江村事事幽 陈宏勉 篆
清夏 冷旭 篆
万千气象都藏匿在篆刻印文勾勒出的庞大世界里,篆者像贾岛写诗“月下敲僧”一样仔细“推敲”,专注间任由刻刀推走一切烦恼与炎热,这便是篆刻之于我们,最好的解暑方式。
第七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征稿进行时,还在构思的朋友们,要不今日就赶紧行动,感受一下心静忘夏的奇效吧。
链接: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