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朱琪

1980年生,江苏南京人。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书法篆刻创作理论方向)。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汉画学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曾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评奖铜奖、孙晓云书法奖励金。

印边脞录

朱琪 / 文

缘起

从人类艺术发展的进程来看,刻划的起源远早于文字。刻划是人类的天性,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留痕之一。

人们终其一生所做的,除了证明自己来过以外别无意义,即便这种证明本身也无甚意义。不知不觉,爱上篆刻已近三十年。

尽管其间中断十年不曾动刀,但重拾旧好犹如故友重逢,依然有一种澎湃与激动。这种感觉或许与刻划的原始记忆有关。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疎梅瘦鹤各平安(附边款)朱琪 篆

魅惑

比来从事玺印篆刻研究之余,有时应请刻些印章,虽允为思绪上的一种调剂,但实在难称惬意。艺术创作本应是自由的,却不免受到诸多内外因素干扰。

有时是来自内心的桎梏难除,有时是过分体恤别人的需要,或是对古人与时贤的见猎心喜。但终归,恐怕还是自己的心魔作祟。

就像维特根斯坦比喻的那样——一个优秀建筑师和一个蹩脚建筑师的区别在于,蹩脚的建筑师屈从于每一种诱惑,而优秀的建筑师则予以抵制。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咸生正信 朱琪 篆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居大不易(附边款)朱琪 篆

为何

“印之为艺”与“印之为学”有极大的不同,归根结底是艺术思维与学术思维的不同。篆刻是诗性的,学术却过分理性,尤其是受到西方影响的语言形式,使得两种思维的转换扦格费力,以致能进退自如者鲜见。

两者兼擅万万不敢奢求,但这样高难度的挑战无疑更有趣味。至少有种态度可作借鉴——两千五百年前沂水之滨公西华对孔子的问答——“愿学焉”。

世界也害怕认真二字。有时我们把艺术太当回事,有时则把学术太当回事。两者其实都没有什么神圣之处,它们不过是我们探索与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必迷恋与崇拜,开心足矣。

两者于我,或许都算是一种自娱,而并非证明能力的途径。每个人总要找到一种方式来面对或是对抗现实世界,不是吗?所以有时候,有的人,从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所以很不快乐。愚者畏果,智者畏因,以此自警,阿弥陀佛。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瞎子放牛随它去(附边款)朱琪 篆

老成

篆刻或许算是年青人的游戏。

年纪越大,名气越高,反倒容易结壳。这似乎与篆刻自身的发展有某种神秘关联——印章虽然起源很早,却是一门晚熟的艺术。它有更多设计、制作与把玩的成分,这些创作要素都与年轻的心气符合。

篆刻家随着年龄渐长,精力、视力、腕力都会衰减,大大影响到创作。反观年青人刻印,即使有不够成熟之处,却时时能唤起惊艳之感。从这个角度暗自思量,忽然觉得自己的篆刻生涯有些可怕。

讲起篆刻总会扯出历史,然而我们又最不缺历史。因用而施艺,用失而艺存,篆刻大可不必非要那么沉重。

“印宗秦汉”与“六朝唐宋妙”于今未尝不是老生常谈,轻装上阵岂不更好?据说康殷说过,年轻人不要一哄而上学篆刻,因为学篆刻不易,成功更难,而且不论你刻得多么好,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心欣赏。

我相信这是老人家的肺腑之言。身边刻印的年轻朋友不少,学篆刻的年轻人大多有点老成。这一点不知是好或不好,因为回想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篆刻有时真是一种老成的艺术。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拙不易(附边款)朱琪 篆

工写

可斋师言“品位要高,接纳须宽”。

古典与现代,雄奇与秀雅,并不存在艺术高下上的分别,更多只是个人喜好的判定。而在作者,不过是一时心象的观照而已。

心象转而坠堕石面,又化作形质与性情,于是才有观众聚讼不已的工稳与写意之分。实则写意以篆法为形质,刀法为情性;工稳以篆法为情性,刀法为形质。写意而亏篆法,犹可成章;工稳乖刀法,不能成印。

当然更多的时候,你设想的印样只存在于念想之中,刀甫动而运化万变,至钤拓出来,又成另外一番景象。这样的情况有时使人沮丧,有时又让人欣然,或者这就是篆刻的乐趣。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不足为外人道 朱琪 篆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孚于艺(附边款)朱琪 篆

论定

艺术史家曾讨论过这样的问题,艺术史公认的那些经典作品是如何形成的。抛开艺术水准不谈,或许各种著作反复例举与引用,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那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经典的作品为何是这些而非那些?如果当初选择的是另一批作品结果又会如何,经典与非经典能否转换又如何转换。归根结底,我们熟知的艺术史是否有重新书写的方式与可能?

如果这样的假设成立,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历史选择的经典作品具有某种偶然性,作者与艺术史家的选择未必是一回事。已选择与未选择的作品,将来都可能成为代表作或者被遗忘。

观众的口味是善变的,以篆刻史为例,宋元人初识秦汉风度,清人方解唐宋妙法,与其说是感官的滞后,不如说是审美的变革,进而带来新的诠释。

阿恩海姆说过每种风格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质,会在特定时机的艺术里强烈体现出来,而在另外的时候微弱或不见,但或许几个世纪以后又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现。

由是,今时未必为佳的试验品,或可待五百年后论定。反之亦然。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气吞万里如虎(附边款)朱琪 篆

风格

关于风格中西方理解有很大不同。福西永认为风格实质是形式要素,进而将风格之旨归于技术,在东方智慧看来无疑落入下乘。

格式塔理论在形式要素之外加入了历史文化与心理结构,以形式结构对应心灵结构,则与东方哲学“天人合一”之境颇有相通之处。

如果说昔日传统与文化记忆虽然属于作者的文化心理结构,但其中必然包含有客观的成分。而生命体验与精神感应,毫无疑问属于主体的自我表达。未来不可预知,作为自我表达的篆刻艺术在浩瀚的宇宙时空中,也必有回响。

因此我理解的风格,恰恰是对技术与形式要素的淡化,这一点十分纠结与矛盾,形成风格必须通过掌控技术,技术的成熟则又走向结壳。好比我虽然欣赏白石或巨来,但若让我一辈子只能游驭于齐或陈的形式风格,却又心有未甘。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倦游 朱琪 篆

今古

从世界印章的起源来看,华夏印章虽有3000多年历史,但并不为先;与书画艺术相比,文人篆刻亦属于后起者。

但即便在后信息时代,印章凭信功能式微如斯之际,中国印章以文字为表义方式的文化特质,造就了气象万千的文字形象,衍生出独立且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篆刻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不薄今人爱古人”,与篆刻艺术前一阶段依附于学问,以及追求“书印合一”的“大风格”体系有所不同,如今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独立性、个性化与趣味性的特色。

我坚信当今印人所进行的各种探索皆有其意义,包括那些曾被认为是失败的探索。无问东西,择善而从,是符契智性劳动创造的规律,篆刻艺术也不例外。

今时今日,中国篆刻正踩在由文化性向艺术性转型的关捩之上,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篆刻在未来或将渐行渐远,但“守正求变”是我辈内心之坚持。篆刻艺术的未来则变幻莫测,正等待着我们去创造。

篆刻说·朱琪|印边脞录,文字与金石的爱恨痴缠

澄怀观道(附边款)朱琪 篆

“福泽东方”

第七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

主办单位

西泠印社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福州市委宣传部

福州市委统战部

福建博物院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福州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

文化生活报社

福州台江国投集团

东方石艺城

协办单位

台湾印社

台湾中华印石艺术收藏协会

台湾友生昌艺术空间

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终南印社

浙派篆刻艺术研究院

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

中国寿山石馆

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

福州市清卿薄意艺术研究院

福州市迹德大漆

(排名不分先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