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因为你没有做这3件事情!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拼尽全力爱孩子,孩子却说你不爱他,甚至说你不懂不理解他?到了青春期跟别人有说不完的话,到家跟你说话却惜字如金。

很多父母不能理解,为什么全心全意为孩子,ta却没有任何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传递爱的方式不对。有一位妈妈曾跟我说,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但女儿似乎不愿意跟她待在一起,经常在外玩到很晚才回来,她非常的难受。

有一次女儿又晚归,她担心孩子在外遇到危险,也害怕女儿学坏,之后便不让女儿出门。女儿非常的气愤,女儿最后说了一句,“你根本就不爱我,不了解我”,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

这位妈妈非常的难受,她说“我那么爱她,把她看的比我生命都重要,她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会表达爱的父母。

我们如何把爱传递给孩子,并让孩子接收到呢?

1倾听

在很多家庭当中,父母是不让孩子说话的,认为孩子就应该听我的,我说的全部都是对的。

所以学会如何去爱的第一步是倾听:不管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认真倾听,不打断,也不去评价。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是高兴或者不高兴的情绪,我们可以问问孩子,“宝贝,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情啊?”

然后孩子就会说在学校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时候不管孩子说什么,哪怕你发现孩子在说谎,也认真听完。

你认真听的时候,情绪才会稳定,才能够去思考。等孩子说完,你可以就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告诉孩子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哪部分做得好,哪部分需要调整。

一定要先说对的地方:“妈妈很欣慰这个地方你做的非常好,考虑也很周全。”用爱和鼓励做好基础。

第二步说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宝贝,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你这地方换一种做法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我们不说孩子做错了,而是说换一种做法可以做的更好,那么在孩子的意识里,没有批评,指责,只有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感受就会非常好。之后孩子也就愿意跟你交流分享。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因为你没有做这3件事情!

2身教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模仿父母,就算平时没有教育孩子,但日常行为孩子也是看在眼里,并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

比如说,同事A给了你两筐草莓,然后说一筐给你,一筐转交给B。你拿到家一看,两筐草莓一筐又大又好,另外一筐有点小,还有些坏了。

孩子这个时候跟你说,“妈妈,我们留下这个好的吧!"你会怎么处理呢?是留大的还是小的呢?怎么跟孩子说呢?

家庭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处理事情的方式,对孩子都有影响。

我们在直播过程中做了一次现场调查,大部分家长都有着孔融让梨的精神,把差的那个自己留着,把好的给对方。

少部分把好的留给自己,因为对方不知道这个情况。

极少数的家长说一半一半。

而一半一半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同时你也要告诉A,你看到了这现象,并打算怎么处理。因为有可能是A拿错了,毕竟是送给两个同事的东西,怎么会一大一小呢?

最重要的是告诉了孩子,我们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去讨好别人,但我们也不是会占别人便宜的人。给孩子一种不卑不亢的处理事情的态度。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因为你没有做这3件事情!

会给孩子一种配得感,也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孩子也能够学习到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

很多家长都教育孩子把好的给别人差的留给自己,这样容易让孩子有不配得感,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因为从小父母就告诉我,好的要给别人。

现代教育一定要换方式,我们要富养孩子,富养孩子并不是说给孩子足够的钱,而是精神的富足。非常富足的价值感和配得感,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我们不伤害别人的利益,也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3爱的边界

有父母反馈说,现在的父母太难做了,管多了说我们控制,管少了又是溺爱,爱的边界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只要把握一点:抓大放小。

什么意思呢?不重要的小事随便孩子怎么样,原则上的大事一定要抓住,不能放松。

比如说,孩子说今天想吃面条,你觉得这样不好,非逼着孩子吃饺子。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为什么不能满足孩子呢?

通过这样无关对错、无关黑白的小事满足孩子,给孩子建立非常高的心理满足,到后面遇到什么大事情,孩子一定会听你的。

有一次带孩子去看电影,看的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在电影结束之后,听到一个妈妈对孩子说,看这个动画片有什么意思啊?浪费了快2个小时,为什么不去看《长津湖》呢?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低着头,非常地失落。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因为你没有做这3件事情!

你说你这样的行为是爱孩子吗?可能你觉得看《长津湖》可以增长孩子对历史的认识,而动画片只是看看就忘了的东西。

可是在孩子心里呢?下次他还敢说自己想要看的电影是什么吗?这么一个小事情你都跟孩子斤斤计较,你还想要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不能跟孩子开开心心看完电影回家呢?

家长可以每次跟孩子有互动的时候,都在心里思考一下,我这样做对孩子是爱吗?孩子能够接收到我的爱吗?

特别是当你想要发怒的时候,你可以去镜子那里看看自己,一缓冲,情绪就下去了。是不是接下来可以好好跟孩子沟通呢?

当然,关于爱的边界,同样适用于夫妻关系的相处。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因为你没有做这3件事情!

《奇葩说》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爸妈满嘴是爱,可是面目狰狞。

你是不是这样呢?

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嘴巴上的功夫。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如何去爱,被人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