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孩子还没出生时,想必每个父母都会想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心肝宝贝,会畅想着很多孩子出生以后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

但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成为自己想象中的父母。

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些性子急的父母总是会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不免用力过猛做出伤害孩子的事。

孩子起床晚了,他们会怒气冲冲地一直敲门;

孩子吃饭慢了,他们会忍不住训斥一通;

孩子出门迟了,他们会不耐烦地一直催促;

在外面受气回到家,看到孩子有一点不顺心就大发脾气。

他们对外界总是显得那么包容仁和,但对孩子,一点小事都可以生气发怒。

这里面固然有孩子的不是,但是随意冲孩子发脾气、吼、骂,甚至是动手,却是父母的过错了。

被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性格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缺陷。

这样的现象,值得每一个父母反思。

1、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孩子生气?

父母易怒,很多时候不是真的因为孩子太调皮太不听话,而是父母自己的生活出了问题。

有些父母冲孩子发火,不一定是因为孩子做了怎样的坏事,而是自己当下的情绪不对,心情欠佳,而孩子正好撞上来,于是就借机发作了。

夫妻之间出现矛盾、对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无力、工作上遇到无法发泄的委屈以及对薪酬的不满……都可以成为父母发怒的导火索。

当父母遭遇这种情况,在看到家里鸡飞狗跳,孩子没心没肺乐呵的样子,当然会忍不住生气:“工作不顺心,家里一团糟,孩子也不懂事,难道就我一个人在为家庭付出吗?”

如果再加上孩子屡教不改,一意孤行,对孩子的失控感和无力感就会让人抓狂,于是他们就会趁机发作了。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有个脾气很差的妈妈,她的怒火就像一枚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碰到爆炸。

比如他回家刚看会电视,妈妈就会冲他吼:“就知道看电视,一点家务活都不会做!”

第二天放学,他乖乖打扫卫生,没想到妈妈又生气:“作业也不做!在这里瞎忙!”

第三天他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结果妈妈又开始数落:“每次一要吃饭就假积极写作业,还要我们八抬大轿请你出来吃饭吗?”

按他的话来说,妈妈总是能找到理由冲着自己发火。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其实像这样的父母,本质是因为自己不痛快,才去找孩子的不痛快。

他们感觉不到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感,无能为力在作祟,又因为孩子比较弱小无力反抗,就会忍不住向弱小的一方发泄,用怒气来强迫对方顺从自己。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愤怒,来源于我们内心隐藏的怒的潜质。”

简单来说,孩子不是让我们发怒的源头,根本在于父母本身就有负面情绪在。

易怒的父母心中有怒气的火种,才会那么容易被点燃。

2、易怒的父母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你有想过,随意发脾气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吗?

微博上曾有个热门话题: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

一位心理医生咨询了很多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总结了这些特点: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不停为正常的事情给别人道歉;

想得太多,很容易焦虑;

特别害怕让别人失望;

想要控制一切,脾气暴躁;

很难做出决定,或者发表任何意见;

没有安全感,容易玻璃心;

总是取悦别人,忽略自己;

……

微博下面,近3万的网友在都表达了类似的感受。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知乎上,搜索相关的词条,也能发现用户有类似的言论。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不得不承认,有一对易怒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的是难以弥补的。

一方面,易怒的父母和孩子难以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另一方面,父母的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的处世观,在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自卑敏感、多疑焦虑,缺少主见,总是习惯压抑自己、不断去讨好别人,甚至容易引发心理抑郁。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或许在易怒的父母眼里,他们并没有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那地雷一样一点就着的情绪,会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踮起脚尖走路,生怕有个声响,一不小心就让父母的情绪爆炸。

这其实,就是把孩子推向一个不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怖的负面情绪”之中,深陷泥沼,难以自拔。

直至长大成年后,那些坏情绪都在孩子的心里挥之不去,无论过了多少年,它都会伴随着孩子。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易怒的父母,很难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3、如何减少怒气对孩子的伤害?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中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

父母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进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易怒的父母,是孩子悲剧的推手;而情绪平和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好福气。

可是天下的父母都能永远不向孩子发火吗?

答案是不能。

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

其实大多数父母的根本问题,是不会表达愤怒,他们不是输在了“愤怒”,而是输在了“表达”。

冲孩子发火发怒不可怕,真正的可怕在于怒火来得频繁且肆意,在于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我们又该如何减少自己的坏情绪,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

01、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别坏情绪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说:

研究表明,暴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当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远离孩子,告诉孩子“我要冷静一下”。

同时也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解决的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不能随意冲孩子发火”……

然后闭上眼,深呼吸,给自己12秒,你将会逐渐告别坏情绪。

02、和孩子沟通,表达自己的感觉情绪

仅靠抑制和遗忘,负面情绪是很难消失的,最好的方法是说出自己的困扰,释放情绪。

正如《P.E.T.父母效能训练》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曾说:

“父母最好不要因为试图去扩大自己的接纳区,而违背自己真实的感受。”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直接和孩子沟通情绪,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直接说“你这样做我很生气”“我现在有点累,让我休息一会”等。

其实孩子也是很敏感的,他能够从父母的表达中学习到,即便是爸爸妈妈,他们也会累,也有负面情绪,也需要人体谅。

03、朝孩子发火了,记得修复和孩子的关系

刚经历完父母朝自己发火,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诚惶诚恐的。

找个机会,诚恳地和孩子道个歉,和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发脾气,告诉孩子,自己只是一时没办法控制自己,刚才说的话很多都是脱口而出的气话,让孩子不要放在心上,不是他的错,他不用为此有负担。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道歉并不丢人。

这种示范,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看到道歉的价值。

敏感自卑、压抑讨好…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成长都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能认识错误并努力弥补,大人和孩子才可能会越来越好。

务必记住:越愤怒,生活就越糟糕。

最后,给所有父母推荐一本小童君认为很棒的书: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漫画书。

为什么长着大胡子、挺着大肚子的光头父亲,和留着刺猬头、叛逆又迷人的淘气包儿子,这样一对父子却总能像好朋友一样快乐相处?

为什么无数父母从书中的亲子沟通方式中获得启示?

在这本恒久流传的亲情漫画中,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