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里
“结婚五年,现在孩子三岁,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和他离婚了!我早就受够他了,酗酒赌博,我们现在无话可说,连吵都吵不起来,我一说话,他就逃避,然后彻夜不归,电话也不会接,我不知道我们现在还算什么,我该不该离婚?”
前些天,一位朋友委屈的和我提起她的事。
听到朋友的话,我没有劝她离婚,而是让她稳定情绪,好好在家陪孩子。
因为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的劝阻没有任何意义,她知道这段婚姻不好,可她仍然没有离婚,说明她还没有下定决心。
当她真正下定决心要离婚时,她不会来我这,而是直接去办手续。
她没有下定决心离婚,也并不是真的为了孩子,而是放不下自己曾经的付出,觉得自己很委屈。
离婚这事,其实并不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只有不幸是家庭环境,才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
那些父母离婚后,生活在幸福和谐家庭的孩子,一定比那些父母没离婚,生活在争吵暴力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都说: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可有些母亲,却把这话当成了伤害孩子的借口。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离婚了。”
现实中,很多女人婚姻不幸,之所以没有离婚,其实并不是真为了孩子,她们更多的还是考虑的自己的得失和利益。
因为种种原因,她们离不开男人,所以才总是用孩子当借口说狠话。
她们自认为,自己这是在打压男人,会让男人因为孩子变得更好。
可殊不知,她们这错误的方式,不仅不会让男人变好,还会给孩子带去一辈子的伤痛。
孩子并不傻,相比于成年人而言,孩子更能感受到情绪之间的好坏。
当看到父母关系不好,再加上父母对自己说的那些话时,孩子往往只会自我自责,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才导致了父母的不幸。
于是无法健康的成长,心智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一段不幸的婚姻中,女人到底该不该坚持呢?
如果这段婚姻还有救,那个男人还能沟通,那么可以尝试挽回。
而如果男人已经彻底无药可救,甚至连沟通都做不到的话,女人放弃往往才是最好的选择。
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有一句台词: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倘若婚姻让女人更寂寞,坚持就没有必要了。
妻子总是在说话,丈夫总是在逃离,自然无法解决事情,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然后迟早婚姻破裂。
很多男人不明白,女人争吵的目的是什么。
有数据指出,女性80%的争吵,或许都是没意义的,她们会和男人争吵,并不是为了争一个输赢,而是想让男人在乎自己当下的情绪,来安慰自己而已。
如果这时男人能即使安抚女人的情绪,不仅可以化解争吵的矛盾,还能增进感情。
可大部分的男人,在处于这个阶段时,都不会去主动安慰女人,而是选择逃避和据理力争,自然只会让争吵矛盾加剧。
很多时候,妻子可能会原谅丈夫的贫穷、无能、不好,但她们仍可忍受。只要你爱她,只要你能听见她说的话,她们都可以把婚姻继续下去。
直到她内心的渴望,再也得不到回应,离婚就成了定局。
心理学博士后洪兰教授,曾在TED演讲。提到男女差异时,她用大量科学数据告诉我们:“男生每天只需讲7000字,而女生需要讲20000字。”
对于女人而言,她会在沟通中,得到安全感,也会在被回应时,得到价值感。
女人如果一直得不到回应,那么她便会压抑,然后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
《一句顶一万句》里有这么一段话:
“一个女人爱上他人,在此之前,总有一句话打动了她。”
那些在感情中变心的女人,往往就是得不到丈夫回应的女人,当长久寂寞的她们,有一天终于得到别人的回应时,她们就会变心。
对于女人而言,如果一段婚姻,总是得不到对方的回应,那么也就没了再坚持的必要。
因为那只会害了你自己,让你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男女越亲密,越容易用情感去化解问题,而非用理智。
对于丰富多彩的人生而言,我们不止有爱情和婚姻,还有友情和亲情,当我们的视角,不局限于婚姻之中时,自然就跳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困境。
都说:“医者不能自医”,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不要把关注一直放在那个问题上,你多看看身边的人,降低对伴侣的期待感,多听听周围人的建议,或许破局就在一瞬之间。
另外,婚姻相对于人生而言,也只是一次选择而已,如果选错了,大不了重来一次。
正如涂磊所说:
“爱人七分足矣,剩下三分请爱自己。”
当婚姻走向尽头时,一定要学会爱自己,因为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被爱。
当经历一段不幸的婚姻后,也不要充满绝望,因为美好或许就在眼前,你再往前一步,就得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