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文:十裡

“結婚五年,現在孩子三歲,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和他離婚了!我早就受夠他了,酗酒賭博,我們現在無話可說,連吵都吵不起來,我一說話,他就逃避,然後徹夜不歸,電話也不會接,我不知道我們現在還算什麼,我該不該離婚?”

前些天,一位朋友委屈的和我提起她的事。

聽到朋友的話,我沒有勸她離婚,而是讓她穩定情緒,好好在家陪孩子。

因為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我的勸阻沒有任何意義,她知道這段婚姻不好,可她仍然沒有離婚,說明她還沒有下定決心。

當她真正下定決心要離婚時,她不會來我這,而是直接去辦手續。

她沒有下定決心離婚,也并不是真的為了孩子,而是放不下自己曾經的付出,覺得自己很委屈。

離婚這事,其實并不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隻有不幸是家庭環境,才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那些父母離婚後,生活在幸福和諧家庭的孩子,一定比那些父母沒離婚,生活在争吵暴力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都說: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可有些母親,卻把這話當成了傷害孩子的借口。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和你爸離婚了。”

現實中,很多女人婚姻不幸,之是以沒有離婚,其實并不是真為了孩子,她們更多的還是考慮的自己的得失和利益。

因為種種原因,她們離不開男人,是以才總是用孩子當借口說狠話。

她們自認為,自己這是在打壓男人,會讓男人因為孩子變得更好。

可殊不知,她們這錯誤的方式,不僅不會讓男人變好,還會給孩子帶去一輩子的傷痛。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孩子并不傻,相比于成年人而言,孩子更能感受到情緒之間的好壞。

當看到父母關系不好,再加上父母對自己說的那些話時,孩子往往隻會自我自責,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才導緻了父母的不幸。

于是無法健康的成長,心智上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一段不幸的婚姻中,女人到底該不該堅持呢?

如果這段婚姻還有救,那個男人還能溝通,那麼可以嘗試挽回。

而如果男人已經徹底無藥可救,甚至連溝通都做不到的話,女人放棄往往才是最好的選擇。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中有一句台詞: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倘若婚姻讓女人更寂寞,堅持就沒有必要了。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妻子總是在說話,丈夫總是在逃離,自然無法解決事情,隻會激化雙方的沖突,然後遲早婚姻破裂。

很多男人不明白,女人争吵的目的是什麼。

有資料指出,女性80%的争吵,或許都是沒意義的,她們會和男人争吵,并不是為了争一個輸赢,而是想讓男人在乎自己當下的情緒,來安慰自己而已。

如果這時男人能即使安撫女人的情緒,不僅可以化解争吵的沖突,還能增進感情。

可大部分的男人,在處于這個階段時,都不會去主動安慰女人,而是選擇逃避和據理力争,自然隻會讓争吵沖突加劇。

很多時候,妻子可能會原諒丈夫的貧窮、無能、不好,但她們仍可忍受。隻要你愛她,隻要你能聽見她說的話,她們都可以把婚姻繼續下去。

直到她内心的渴望,再也得不到回應,離婚就成了定局。

心理學博士後洪蘭教授,曾在TED演講。提到男女差異時,她用大量科學資料告訴我們:“男生每天隻需講7000字,而女生需要講20000字。”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對于女人而言,她會在溝通中,得到安全感,也會在被回應時,得到價值感。

女人如果一直得不到回應,那麼她便會壓抑,然後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

《一句頂一萬句》裡有這麼一段話:

“一個女人愛上他人,在此之前,總有一句話打動了她。”

那些在感情中變心的女人,往往就是得不到丈夫回應的女人,當長久寂寞的她們,有一天終于得到别人的回應時,她們就會變心。

對于女人而言,如果一段婚姻,總是得不到對方的回應,那麼也就沒了再堅持的必要。

因為那隻會害了你自己,讓你自己陷入困境,無法自拔。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男女越親密,越容易用情感去化解問題,而非用理智。

對于豐富多彩的人生而言,我們不止有愛情和婚姻,還有友情和親情,當我們的視角,不局限于婚姻之中時,自然就跳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困境。

“婚姻不幸的女人,該不該堅持”?這個答案很靠譜

都說:“醫者不能自醫”,當婚姻出現問題時,不要把關注一直放在那個問題上,你多看看身邊的人,降低對伴侶的期待感,多聽聽周圍人的建議,或許破局就在一瞬之間。

另外,婚姻相對于人生而言,也隻是一次選擇而已,如果選錯了,大不了重來一次。

正如塗磊所說:

“夫妻七分足矣,剩下三分請愛自己。”

當婚姻走向盡頭時,一定要學會愛自己,因為隻有愛自己的人,才會被愛。

當經曆一段不幸的婚姻後,也不要充滿絕望,因為美好或許就在眼前,你再往前一步,就得到了。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