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步入青春期,这样做就对了

前几天,闺蜜和我吐槽孩子步入青春期的烦恼。我告诉她说,其实孩子的青春期,家长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消失,尽量让孩子感受不到你的存在。

闺蜜疑惑地看着我。而我,给她讲了《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中的两个片段。

这本书讲了一位单亲爸爸陪伴两个孩子长大的故事。

第一个片段是妹妹斯库特说脏话的事件

小妹妹斯库特,有一天忽然开始说脏话了。

可当她的叔叔发现了这个问题,告诉给斯库特的爸爸时,她的爸爸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别搭理她杰克。她在试探你呢。她这样骂骂咧咧已经有一个星期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爸爸知道了斯库特的绝对错误,既没有兴师问罪,也没有大发雷霆。

他选择让这件事静静地过去。

斯库特没有被制止也没有被教育,依然继续着自己的脏话表达。甚至有一天,她忍不住问叔叔杰克,“婊子”是什么意思。

杰克叔叔再一次坐不住了,他东拉西扯地转移了话题后,再一次把斯库特的问题反映给她的爸爸。

讲到这里,我停下来,问我的闺蜜:如果是你发现孩子开始频繁地说脏话,你会怎么做呢?

答案不出所料。她说自己先会惊讶,然后会生气和责问孩子是和谁学了这个坏毛病,最后会连讲教育带吓唬,希望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说脏话了。

可是,斯库特的爸爸没有这样做。面对杰克叔叔的第二次提醒,这位父亲说了下面这段话:

说脏话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会发现满口脏话并不能让他们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他们就会改掉这个毛病。

他认为,说脏话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心理过程和成长过程。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就会随着自己慢慢地成长,改掉这个毛病。

第二个片段是哥哥青春期时爸爸对妹妹的提醒

说起青春期,父母们就头疼。

孩子忽然就不像小时候那么依恋我们了,很多时候还喜欢锁起门一个人在房间里独处,有什么心里话也不再愿意和我们分享。

以前让我们头疼的“妈妈”“妈妈”,好像一夜间就消失不见了。

情感上的落差和失落感,夹杂着被排斥和嫌弃的感觉,犹如一阵阵热浪向我们袭来,让我们焦躁不安。

我们不是找茬指责孩子,就是忍不住想挤进孩子的生活。

其实,孩子的这种反应,不过是他们青春期的正常表现。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当哥哥杰姆因为步入青春期而变得不好相处时,爸爸是这样告诉妹妹斯库特的。

他说:“杰姆是在长大;我对他要平心静气,尽量少去打扰他。”

这位父亲选择在孩子的青春期,给他留下需要的个人空间。

爸爸的考虑

很多人会觉得,爸爸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呢?毕竟我们从小就听说“小树不小不削不直溜”“防范于未然”这些话。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结合孩子的日常表现和心理状态进行判断。

如果孩子周围的环境是好的,孩子本身也是善的,我们是可以放心地和斯库特和杰姆的爸爸那样,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这有点像小动物的自然蜕变。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小动物,都会经历蜕变的过程。小时候的它们长得并不出众,甚至有点丑,长大后却会很自然地蜕变,变得美丽。

比如,我们熟悉的孔雀、蝴蝶、熊猫和小天鹅都是这样。

对于孩子来说,说脏话和不好相处也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如果家长只是默默观察,只要事情在可控范围内就不去打扰,这种行为就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消失。

但如果家长过分地关注孩子的这些问题,不仅会让自己的愤怒激起孩子的叛逆,还有可能不知不觉强化这件事在孩子心中的记忆,让孩子主动地去强化不好的行为。

其实,对于很多可控的小错误,我们都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成长帮我们解决问题。用姜文电影中的说法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

写在最后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青春期,并不是他们的矫情。

只不过是他们在这段时间自我意识觉醒了,可是控制理智和情绪的大脑前额叶区还没有发育完成,所以才会表现得叛逆和不通情理。

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前额叶发育成熟的时间都在18岁以后。

有时候我想,如果我们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有青春期,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可能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孩子,陪他们度过这一段特殊的时光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