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我对自己童年最大印象就是父母经常说:你要替爸爸妈妈争气一点,我们家才不会被看不起”。

没有和小伙伴的疯狂,没有出糗而尴尬的丑事,只有诺大的房间里奋笔疾书的小男孩,小陈回忆自己的童年原来这么单调。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小陈出生在落后的乡村,也是村里最穷的一家,别人家住楼房的时候,他们还住在破旧的瓦房,别人家开汽车时,他们也只有一辆破自行车。

父母没什么文化,找不到什么稳定工作的工作,只能靠收破烂为生。

据小陈回忆说,从小妈妈都是掐着钱过日子,一分钱也不能错花,至于玩具什么的,能够拿到别人家孩子玩坏的就已经很开心了。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看不起穷孩子

........

小陈小时候经常能够听到别人讨论自己,讨论自己的父母,村里本来就小,经常会因为田地争吵,一般这种情况,小陈父母都是选择忍气吞声,村里有村里的一套生活规则,没有钱财,没有势力,就小心做人。

面对这样的生活,小陈父母无可奈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着孩子长大了也就熬出头了,

所以一旦家里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对小陈说“你要替爸爸妈妈争气一点,爸爸妈妈一直被人瞧不起”,

仿佛只要孩子答应好好替他们争气,他们就还有和这个世界抗争的勇气,而他也从来没有跟父母说过,自己在学校被同学孤立,欺负,被嘲笑是收破烂的儿子,没有真正的朋友。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对于小陈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一切都好了,在上大学之前,小陈都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走下去的。

直到走上大学的路,看到更大的世界,小陈才发现哪怕自己熬过了那漫长的前18年,但那18年里积累的自卑,他需要一生去治愈。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是啊,“你要替爸妈争气一点”,这句话让小陈不用走父母走过的路了,可是当小陈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生活时,得到的除了一纸录取通知书就剩刻在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是否穷人家的孩子都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换取改变命运的机会?

尊严是否只能用金钱来衡量?

小陈回忆,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的,只要是去别人家做客,妈妈一定会再三嘱咐小陈,不要乱说话,不要吃别人的东西,

有钱人跟咱们可不一样,妈妈不仅这么教小陈,妈妈也是这么做的,还没进亲戚家门就唯唯诺诺的,一次亲戚给了小陈一把他喜欢的零食,小陈吃的特别开心,回家后就被妈妈骂了一顿,后来小陈再也不喜欢去亲戚家,哪怕去了也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不说话。

小陈有时候很羡慕,那些小孩可以在大人面前毫无违和感,开开心心,甚至撒泼打野,而他只能恭恭敬敬,以至于后来小陈只要面对比自己大的长辈都是这副样子。

“如果当初妈妈,带我去走亲戚的时候,能不跟我说,我们比别人低一等就好了,就正常的去亲戚家玩耍,也许我就不会到现在只要见到比自己富有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小时候那种自卑的状态,而那种贬低自己尊严的走访,又何必呢?”小陈叹了口气。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穷苦的孩子不配拥有快乐?“你去玩什么?他们家那么有钱,他可以不用学习,你可以吗?”“你想早点出去打工吗?不争气的孩子”这两句话是每当小陈想出去玩一下时,妈妈的回应,不能离开家里,早点回来学习,而自己一旦破了规矩就会被破口大骂,慢慢的小陈也不再出去玩耍,只是每当有小朋友约小陈去玩时,小陈都要编一些理由来推辞朋友,当然久而久之,朋友也没了,所以小陈说自己的童年就是一个人,诺大的房间。

所以到了后来,小陈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建立友谊,他羡慕别人的友谊,而自己永远也不能体会那种感觉,哪怕看似和同学玩的很好,也只有小陈自己知道,那是装的。

最重要的是,每当遇到自己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小陈只会开心一下子,因为刻在骨子里的自卑告诉自己,自己不配这么开心,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我想和别人一样,叛逆一次。

“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是一条心考上大学,为了父母开心,为了父母争气,为了让自己过上好生活,

但上了大学,毕了业,我却不知道为谁而活了”小陈说。小陈从小就很听话,也被长辈们说很孝顺,但对于长大的小陈来说,最想做的事情是为自己叛逆一次,以前为了父母而活,

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意义是什么,自己想去做什么,当所有同学都有规划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孝顺早就成了父母的附属品,他知道父母很爱他,但这种爱让他越来越喘不过气来。

穷人家的孩子有多争气就有多自卑,你别不信~

网络上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所有父母都希望有个懂事的孩子,为自己争气的孩子,但懂事的背后失去自己,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一个阶层,有钱没钱,都不要让懂事的孩子去承受贫穷的自卑,因为好心疼。

最后说一句:贫穷最可怕的不是没钱,是一代一代被压垮的自尊。

◆ End ◆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