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三句话,很多父母都再说,你是否也在其中呢

回想一下小时候,最不愿意听到父母说的话是什么?

估计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别人家的孩子……”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童年阴影呢?

童年应该是美好的、快乐的,这是任何人都期望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童年都能美好快乐的。也有些孩子童年并不美好,可能需要用一生去治愈。可能并不是因为家庭多么贫困带来的,而更多时候,可能是父母带来的。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三句话,很多父母都再说,你是否也在其中呢

父母总是自以为是地为了孩子好,为了将孩子培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从而总是不断的对孩子指手画脚。比如,父母没能完成大学梦,从而就会逼迫孩子努力学习,以实现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目的。

也可能是父母一生都没什么大的出息,生活贫困,因此,不希望孩子也走上自己的老路,于是就想通过从小对孩子的培养,让孩子变得有出息,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父母总是这样想为了孩子好,而做着各种努力,这是非常伟大的,但却可能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并且在不断逼迫孩子努力的时候,还总是说着这三句话。殊不知,这些话每一句都很伤人,每说一次就是对孩子的无情的打击。

不仅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努力上进,反而使得孩子变得自暴自弃,更加顽劣不堪叛逆。你是否也在经常说着这几句话呢?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三句话,很多父母都再说,你是否也在其中呢

第1句话: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的优秀,多么的努力

“别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在用这个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吧。我们曾经也应该听了无数遍,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优秀,如何如何的努力”。久而久之,可能“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孩子的阴童年影,挥之不去。

父母是想着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家孩子,让自家孩子更加努力的学习奋进。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父母如果总是这样说,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叛逆情绪,还可能因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别人家孩子的屡次打击之下,破罐子破摔,变得更加自暴自弃。

如果你真的想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那么最好少说一点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而更多的要关注自己孩子的优点,看到自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指出孩子的优点和努力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再指出孩子的不足,这样既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重视,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要知道“大棒加红枣”的策略永远不过时,比总是提别人家孩子的效果要好得多。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三句话,很多父母都再说,你是否也在其中呢

第2句话:

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用管

父母这样说虽然是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学习,以便提升成绩。虽然父母的初心是好的,但这样的说法有些欠考虑。

要知道孩子们本来都是好动的活泼的,本来是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孩子,很多事情都想去尝试一下,但是由于父母什么都不让孩子做,结果孩子动手能力也就慢慢变差了。

从原本好动的,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即使孩子真的成绩优异了,但是缺乏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往往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大多都是书呆子而已,孩子可能适应力也会变差!

将来进入社会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毕竟进入社会后是没有人,会像父母这样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为自己提供各种便利的。很多事情就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动手。从而无法适应社会,适应工作,从而出现各种不顺。

我们要知道,除了学习可以提升孩子之外,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能够提升孩子能力的。

适当地让孩子接触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能够将孩子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结合实践,更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的领悟与提升。

就拿孩子写作文这事来说,如果孩子每天只知道学习,除了学习什么事情也不用做,那么孩子的作文,往往也会言之无物,写不出真情实感,因为没有经历过呀!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不仅需要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更需要锻炼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适当的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也能更好的调节孩子的学习压力,以便让孩子得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三句话,很多父母都再说,你是否也在其中呢

第3句话:

你也就这样了,将来也很难有什么出息了

当孩子读书以后,父母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可能就只是看孩子的成绩。当孩子成绩下降之后,父母可能就会怒其不争,开始嘲讽自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也就这样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了。”

虽然有时候可能是一时气话,也可能是想着用激将法。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忽视了孩子的努力,忘记了帮助孩子寻找成绩差的原因,只是一味地觉得孩子学习不努力,不用功。

孩子在父母长期的打击之下,冷嘲热讽之下,渐渐变得更加自暴自弃,不再努力上进,在这样环境成长之下的孩子,最终变得难以有所出息。

在孩子心中父母的话是往往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在父母不断的打击嘲讽之下,孩子可能真的就相信了父母所说的话,认为自己真的不行真的没出息,然后你就再也不会考虑努力奋斗的事情了。

其实想让孩子有所出息,成绩优异,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难。孩子是需要多鼓励的,父母不断的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的努力上进再加加以鼓励,更能让孩子有动力去奋斗。然后再让孩子们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但不能过分的夸大,不然就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父母对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夸大,要但也不能忽视,而是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慢慢的有耐心的帮孩子寻求解决办法。

不要总是想着用激将法去让孩子改变,而是应该不断的表扬与夸奖孩子进步的地方。然后告诉孩子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身的一点点缺点,再努力一点,那么,孩子更有可能将来变得更加优秀,变得更有出息。

父母这样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样一个事情,在不同的言语刺激之下,可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以上三句话最好别再说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你是否认同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