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请问自己:窝里横的孩子咋养出来的?

最近家里四岁的小朋友脾气见长,听奶奶说 ,有时候因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了。可我周六带她出去玩的时候,却发现,她依然是之前的那个小怂包,不敢主动跟别人借东西,不敢主动交朋友。为什么在家里的时候那么坦然,废话连篇,还敢发脾气,出门后却不敢大声说话呢?

我想起我小的时候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走亲戚,每次遇到亲戚,就感觉手脚不自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出于礼貌,保持微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听不懂大人之间的客套话,无从分辨大人是在认真讲话还是仅仅客气一下而已,妈妈有时候会教我要说实话有时候又会告诉我,别人只是客气一下,你不能当真,次数多了,我干脆就不说话了。

请问自己:窝里横的孩子咋养出来的?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探索生存规则,有时候大人没有给出相应的配合,导致孩子拿不定注意。比如,孩子在家的时候发脾气,大人会制止,说你怎么乱发脾气呢?另一方面又鼓励孩子,出门了要勇敢,不要害怕,有人打你了,你马上打回去。这些要求是左右摇摆的,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很为难,觉得自己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对,这就会延长孩子探索的时间,让孩子出门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为什么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会比较放松,大胆,甚至发脾气,在外面却变得小心谨慎了呢?这其实是孩子练习的过程,他与人相处的能力还没有掌握熟练,要慢慢地接触多一点,他就会熟悉一些。孩子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他会选择一种安全的环境来实验,家就是他认为的最安全的环境,外面的环境更陌生一些,孩子会选择再等一等,等到他熟练一些的时候,他自然会到外面去尝试。

请问自己:窝里横的孩子咋养出来的?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过了这个摸索的阶段,他就能变得收放自如了。所以当孩子在家里展现自己真实一面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地去压制孩子的脾气,可以试着跟孩子沟通:“孩子,你现在很生气是吗?”让孩子先认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问孩子:“你生气的时候,是不是想打人?”让孩子意识中把情绪和行为相关联,再接着就要告诉孩子:“你刚刚打我,我很痛,我有些生气”让孩子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也可以再引导下孩子:“生气时候,除了打人,还可以怎么做呢?”让孩子慢慢去掌握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坦然,找到与人相处的方法。

其实,与孩子相处,也是家长学习的过程,学习与孩子和解,与自己和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