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在没有相机的时代,画家凭借精妙绝伦的画技凝刻时间。如何重新解封这段时间珍宝,逼真再现呢?或许走进“金陵图数字艺术展”,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希望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要让历史‘会说话’,这也是我们献给南京城市的礼物。”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在接受专访时说道。的确,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这个课题上,两个行业的探索者都在不断进行挑战和尝试,并让两个领域共同推进。我们跟随着馆长艾琳,一起走进了这个艺术与科技双双绽放的金陵长卷。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现场,万千华美天灯悬挂于展厅上方

商贾往来的商业街、航运发达的秦淮河、水陆并联的古城门、飘香依旧的鸭馔店……当你进入“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现场时,古都南京的繁华与变迁便似画卷般展现在身边。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冯宁版《金陵图》局部

相信很多人对南京这座古都并不陌生,这是一座极具开放创新精神的历史名城,但对历史上的南京旧事却鲜少能身临其境。而“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就是一次艺术与科技相互赋能的全面展现,在现代空间中,身临其境走进画家冯宁笔下的风俗画长卷,同宋代居民一起生活,感受他们的日常百态,从而亲自见证南京兴旺和乐的盛世图景。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缘分使然,2015 年,冯宁版《金陵图》在保利香港秋拍古代书画专场中首次释出,被德基美术馆收藏,这成为了德基美术馆举办“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的契机。于是,在耗时两年多筹备展览后,终于与观众见面,为每一位喜爱金陵文化的人提供了一个专业有趣的空间进行探索发现。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据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介绍,展览特邀请了百余位专家学者对《金陵图》进行研究,挖掘出不计其数的历史知识。以全球首创的新锐科技颠覆传统的文物数字化形式,让观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直接与画中人交流互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打破文物与观众之间的壁垒,实现“入画跟随”的观展体验。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为了将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源源不断地输出,让每一位观众都获得个性化的观展体验,仅仅通过传统的文物展示方式,不足以将其丰富蕴含的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全面阐述。因此,在集结了动画制作、精密定位、三维声效等方面的顶级技术团队后,通过近 400 名工作人员的努力,才最终使得‘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完整实现。”

进入展览现场,在忽明忽暗的如梦天灯下,走入“金陵图动态长卷”,这里是文人墨客的必经之地,也是商业贸易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金陵图里热闹非凡的街市大致为南京自六朝以来居民最为集中、商市最为繁华的城南地区,与现在的南京城跨越古今,交相辉映。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图中,在水西门外的街边,那里有一家鸭馔店,“南京被戏称为‘鸭都’,走在南京你会发现大街小巷都是买鸭子的。据说南京人每天要吃8万只左右的鸭子。在南京所有的鸭馔店里,水西门的鸭子更是享有盛誉的。”

观众行走其间,总能在艺术氛围之中找到共鸣点。技术最终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情感联结,在强大的技术支撑背后,金陵文化得以全面展现。“对于美术馆人而言,我们从来都不是为了寻求技术上的突破而加入科技,所有的融合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叙事,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服务于我们想展示的内容,更好地完成观众与艺术的交流。”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德基美术馆内部

自“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开展以来,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现场观众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更深刻地了解了南京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公共艺术机构,美术馆一直致力于面向多元的社会群体,进行艺术的普及和公众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金陵图》里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我们今后还会持续发起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社教活动等,请大家保持关注。”馆长艾琳如是说。

艺术与科技,让历史“说话”

竹丝扇

对话馆长

跨越时空的“文化相遇”

Q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的科技性为很多网友赞叹,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蕴藏在展览中的科技元素吗?

A好的。我们希望呈现一个“有生命”的智慧型展览,为文物的研究阐释和文化的延续方式提供新的可能。在这次展览中,有着大量的科技元素呈现。

例如,展览首次运用 Unity 引擎进行实时渲染,这是目前广泛应用于 3A游戏大作、VR/AR 等行业的前沿科技。通过它的加入,观众可以创建自己的角色数据,实现角色选取与生成。此外,为了让观众在“生意盎然”的金陵城里畅游,展览对画中建筑与环境进行 3D 建模,并将 UWB 与 Unity引擎、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三端互联互通,通过不断调整数据容差以达到理想定位精度。我们希望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得更有内涵。

Q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使用游戏方式让观众参与其中的用意是什么?

A每个时代的突破,都是基于当下技术的普及和展览表述的需求。从我馆的立场上来说,已经不再采用像早年间灌输的教育方式,我们现在作为年轻的新一代展览人,更愿意给观众一个线索,让观众可以自己把这个线索关联起来。但以“游戏方式”并不是将展览“游戏化”,我们倡导的是“以获取知识为荣”的价值观,用年轻态的方式和语言,通过成长体系和奖励机制,实现跨越时空的“文化相遇”。

Q 所以,在整体的观展过程中会有怎样的新鲜体验感?

A观众可以从方方面面来获取新鲜感,从“游戏方式”这个角度来看,观众可以置身秦淮街市,以“我”的视角邂逅 533 个人物,角色扮演、实时跟随、移步换景,让观众主导展览“剧情”,通过“对话、决策、探索”,在激励中完成深层知识的获取。

Q 这样的观展模式正是此次展览的很大的亮点之一吧?

A没错,在整个展览筹备的过程中,“人物入画”“实时跟随”是我们最首要解决的问题。即通过虚拟人物作为观众的有效载体,进入动态长卷,让 ta作为观众的“化身”在画作中畅游,实现实时跟随。在数字文明新时代,每一座美术馆都希望通过探索新的路径,鼓励每一位观众跨越时代,与历史对话,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Q 德基美术馆未来是否还会在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领域继续探索?

A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我们一直以来践行的方向之一,2022 年美术馆将会推出新媒体艺术展,聚焦于当下时代最为前沿的当代艺术家,去检视和探讨科技影响下的当代艺术。

Q 在您看来,南京的艺术氛围如今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

A南京从古至今都是文化重镇,南京一带的创作者和文化人也始终在艺术界扮演重要的角色。南京有扎实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系统,近年来也陆续有重要的新型艺术机构兴起。我们希望与他们携手前行,一方面在传统焕新、知识转译、多元化叙事方面有所贡献,就在地文化建设和在地性深度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另一方面让南京作为文化重镇在国内甚至国际发出更有力的声音,吸引更多的文化关注。

文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资料提供 德基美术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