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相機的時代,畫家憑借精妙絕倫的畫技凝刻時間。如何重新解封這段時間珍寶,逼真再現呢?或許走進“金陵圖數字藝術展”,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
“我們希望不僅讓文物‘活起來’,更要讓曆史‘會說話’,這也是我們獻給南京城市的禮物。”德基美術館館長艾琳在接受專訪時說道。的确,在藝術與科技融合的這個課題上,兩個行業的探索者都在不斷進行挑戰和嘗試,并讓兩個領域共同推進。我們跟随着館長艾琳,一起走進了這個藝術與科技雙雙綻放的金陵長卷。

“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現場,萬千華美天燈懸挂于展廳上方
商賈往來的商業街、航運發達的秦淮河、水陸并聯的古城門、飄香依舊的鴨馔店……當你進入“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現場時,古都南京的繁華與變遷便似畫卷般展現在身邊。
馮甯版《金陵圖》局部
相信很多人對南京這座古都并不陌生,這是一座極具開放創新精神的曆史名城,但對曆史上的南京舊事卻鮮少能身臨其境。而“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就是一次藝術與科技互相賦能的全面展現,在現代空間中,身臨其境走進畫家馮甯筆下的風俗畫長卷,同宋代居民一起生活,感受他們的日常百态,進而親自見證南京興旺和樂的盛世圖景。
緣分使然,2015 年,馮甯版《金陵圖》在保利香港秋拍古代書畫專場中首次釋出,被德基美術館收藏,這成為了德基美術館舉辦“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的契機。于是,在耗時兩年多籌備展覽後,終于與觀衆見面,為每一位喜愛金陵文化的人提供了一個專業有趣的空間進行探索發現。
據德基美術館館長艾琳介紹,展覽特邀請了百餘位專家學者對《金陵圖》進行研究,挖掘出不計其數的曆史知識。以全球首創的新銳科技颠覆傳統的文物數字化形式,讓觀衆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直接與畫中人交流互動,通過自主探索擷取知識,打破文物與觀衆之間的壁壘,實作“入畫跟随”的觀展體驗。
“為了将博大精深的曆史知識源源不斷地輸出,讓每一位觀衆都獲得個性化的觀展體驗,僅僅通過傳統的文物展示方式,不足以将其豐富蘊含的城市文化和曆史底蘊全面闡述。是以,在集結了動畫制作、精密定位、三維聲效等方面的頂級技術團隊後,通過近 400 名從業人員的努力,才最終使得‘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完整實作。”
進入展覽現場,在忽明忽暗的如夢天燈下,走入“金陵圖動态長卷”,這裡是文人墨客的必經之地,也是商業貿易高度發達的地區之一,金陵圖裡熱鬧非凡的街市大緻為南京自六朝以來居民最為集中、商市最為繁華的城南地區,與現在的南京城跨越古今,交相輝映。
圖中,在水西門外的街邊,那裡有一家鴨馔店,“南京被戲稱為‘鴨都’,走在南京你會發現大街小巷都是買鴨子的。據說南京人每天要吃8萬隻左右的鴨子。在南京所有的鴨馔店裡,水西門的鴨子更是享有盛譽的。”
觀衆行走其間,總能在藝術氛圍之中找到共鳴點。技術最終的目的是喚醒人們的情感聯結,在強大的技術支撐背後,金陵文化得以全面展現。“對于美術館人而言,我們從來都不是為了尋求技術上的突破而加入科技,所有的融合最終都是為了解決叙事,所有的技術創新都是服務于我們想展示的内容,更好地完成觀衆與藝術的交流。”
德基美術館内部
自“金陵圖數字藝術展”開展以來,收獲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現場觀衆紛紛表示通過這樣的互動形式,更深刻地了解了南京的曆史文化。“作為一個公共藝術機構,美術館一直緻力于面向多元的社會群體,進行藝術的普及和公衆文化藝術修養的提高。《金陵圖》裡蘊含了豐富的曆史知識,我們今後還會持續發起一系列的學術研讨會、學術講座、社教活動等,請大家保持關注。”館長艾琳如是說。
竹絲扇
對話館長
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Q “金陵圖數字藝術展”的科技性為很多網友贊歎,您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蘊藏在展覽中的科技元素嗎?
A好的。我們希望呈現一個“有生命”的智慧型展覽,為文物的研究闡釋和文化的延續方式提供新的可能。在這次展覽中,有着大量的科技元素呈現。
例如,展覽首次運用 Unity 引擎進行實時渲染,這是目前廣泛應用于 3A遊戲大作、VR/AR 等行業的前沿科技。通過它的加入,觀衆可以建立自己的角色資料,實作角色選取與生成。此外,為了讓觀衆在“生意盎然”的金陵城裡暢遊,展覽對畫中建築與環境進行 3D 模組化,并将 UWB 與 Unity引擎、自主研發的智能管理系統三端互聯互通,通過不斷調整資料容差以達到理想定位精度。我們希望能夠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激發創意靈感、豐富文化内涵、表達思想情感,使文藝創作呈現得更有内涵。
Q “金陵圖數字藝術展”使用遊戲方式讓觀衆參與其中的用意是什麼?
A每個時代的突破,都是基于當下技術的普及和展覽表述的需求。從我館的立場上來說,已經不再采用像早年間灌輸的教育方式,我們現在作為年輕的新一代展覽人,更願意給觀衆一個線索,讓觀衆可以自己把這個線索關聯起來。但以“遊戲方式”并不是将展覽“遊戲化”,我們倡導的是“以擷取知識為榮”的價值觀,用年輕态的方式和語言,通過成長體系和獎勵機制,實作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Q 是以,在整體的觀展過程中會有怎樣的新鮮體驗感?
A觀衆可以從方方面面來擷取新鮮感,從“遊戲方式”這個角度來看,觀衆可以置身秦淮街市,以“我”的視角邂逅 533 個人物,角色扮演、實時跟随、移步換景,讓觀衆主導展覽“劇情”,通過“對話、決策、探索”,在激勵中完成深層知識的擷取。
Q 這樣的觀展模式正是此次展覽的很大的亮點之一吧?
A沒錯,在整個展覽籌備的過程中,“人物入畫”“實時跟随”是我們最首要解決的問題。即通過虛拟人物作為觀衆的有效載體,進入動态長卷,讓 ta作為觀衆的“化身”在畫作中暢遊,實作實時跟随。在數字文明新時代,每一座美術館都希望通過探索新的路徑,鼓勵每一位觀衆跨越時代,與曆史對話,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
Q 德基美術館未來是否還會在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領域繼續探索?
A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是我們一直以來踐行的方向之一,2022 年美術館将會推出新媒體藝術展,聚焦于當下時代最為前沿的當代藝術家,去檢視和探讨科技影響下的當代藝術。
Q 在您看來,南京的藝術氛圍如今有着怎樣的發展趨勢?
A南京從古至今都是文化重鎮,南京一帶的創作者和文化人也始終在藝術界扮演重要的角色。南京有紮實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系統,近年來也陸續有重要的新型藝術機構興起。我們希望與他們攜手前行,一方面在傳統煥新、知識轉譯、多元化叙事方面有所貢獻,就在地文化建設和在地性深度研究方面進行補充;另一方面讓南京作為文化重鎮在國内甚至國際發出更有力的聲音,吸引更多的文化關注。
文 王雅靜
編輯 韓哈哈
資料提供 德基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