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点亮自己、照亮世界,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最近几天,微博上#父母吵架孩子该不该插手#的话题火了,博主飞灵_胖纸妈对自己儿子的一段采访视频让人颇有感触。

视频中短暂的一家三口驾车出行的画面中,明显可以感觉到,博主一家关系很好。

但即使这样,在博主问孩子:你记得最近一次父母吵架是什么时候么?

儿子还是清晰的说出了,是2周前,你们是因为被子吵的。再之后孩子就不肯说了。

面对儿子的答案,博主很惊讶,说自己都不记得了。再问丈夫也是一样的答案,对吵架完全没印象。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父母对吵架了没印象,说明不是什么大吵,不记得为啥吵,说明是小事。

但就是这样的无心的小争吵,却依然看在孩子眼里,记在孩子心上。

因为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小事。

01 父母吵架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一、让孩子觉得世界不安全

在一部泰国动画短片《父母吵架是小孩子的恐怖片》中,从孩子的视角,说出了父母的吵架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视频中的小女孩,一开始和妈妈在翻绘本,画面抽象而扭曲,小女孩已经显得很害怕了。

但接下来,爸爸回来之后, 妈妈下楼却和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小女孩怯生生的下楼,看到的,就是争吵中的父母都变成了可怕的怪兽。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争吵,无疑是一次恐怖片,可能成为她一生的噩梦。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因为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 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父母的争吵,对他来说无异于世界的崩塌。这会让孩子充满巨大的不安全感。

而一旦让孩子形成“世界不安全,我不能待在这里”的认识,孩子就会更加没有探索外界的勇气。

这样的孩子会慢慢变得胆小、懦弱,不信任他人,觉得没有人会喜欢自己,长大后也会没有自信,不信任婚姻。

因电视剧《司藤》火了的明星景甜,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自己童年的经历时说,因为父母经常吵架,所以她很害怕。

演员黄轩也说过,因为童年父母争吵,妈妈的哭泣和抱怨,让他即使事业成功,也觉得对婚姻没有自信。

你看,即使成年后,功成名就之后,父母的争吵依然是萦绕在孩子心头的阴影。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二、让孩子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父母每天都吵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博主Olivia的经历让人哭笑不得。

父母因为各种琐事意见相左,争吵不断。他也常常就成了家里的背景板,完全没有存在感。

可父母吵架冷战之后,最煎熬的是孩子啊,所以有那么一次,博主选择打破平静。

父母在冷战,博主端着水去客厅倒水。

这下子,就像每次打戏开头,总要刻意找片树叶来打破平静一样,父母把矛头都对准了他。

爸爸说:你个小孩是不是有病,你妈才拖的地,你穿个球鞋跑什么跑?

妈妈说:你接个水撒的到处都是,你到底能干什么。

再之后,争吵开始变成了为什么没把博主教育好,这么没礼貌,什么都不会干,成绩又考差了。

父母的吵架好像也找到了发泄口,以后每次吵架,总能把他拉进来,让博主一度认为自己干啥都不行,呼吸都是错。

父母长期的争吵对孩子本就是莫大的伤害,同时还要成为父母问题直接的替罪羊,真是身心俱损。

就像另一位博主东达尼对自己的形容一样,虽然父母给予了足够的物质条件,表面看很爱自己,可他内心是空的。

从小在父母眼中就是个差劲的人,从来没有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让他一直敏感又自卑,懦弱又胆小,不敢交朋友,对未来感到迷茫。一直不停学习,却始终找不到忙碌的意义。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三、会让孩子成为问题孩子

在去年杨紫主演的热播剧《女心理师》中,剧中章若楠饰演的尤娜也是父母争吵的牺牲品。

在外面,尤娜的父母恩爱,事业有成,而尤娜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但这样的好孩子却突然有一天要轻生。

但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才发现,一切都是因为父母的争吵。虽然父母每次都是背着她的。

而尤娜敏感的发现,父母只有在她的问题上才能合作,所以不惜一切扮演着家中的黏合剂。

一开始是用刀划伤自己,洗冷水澡把自己弄感冒,后来甚至去超市故意偷了50块的东西被送警察局,到最后从高台落下摔伤自己,甚至轻生。

一位著名家庭治疗大师曾说过:“孩子是胶,他们用问题黏住这个家”。

尤娜从好学生到问题孩子,一切不良行为背后,其实都是想要把父母绑在一起,维系这个家。

02 父母要警惕3种错误观念

父母吵架不管是对孩子短期的情感伤害,还是长期的行为都会有严重的影响,那么父母为什么吵架时还会把孩子卷进来呢?

除却性格不合,父母自身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警惕3种深藏在父母内心的观念。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一、认为孩子小,听不懂,忘性大

因为觉得孩子小,听不懂,忘性大,所以很多父母在吵架时,根本不会避着孩子。

但就像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的:孩子们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其实孩子记忆场景的能力是很强的,就像一开头提到的那位博主,她自己都已经忘记了,但孩子却清晰的记得父母吵架的情景。

但问题时,虽然孩子在情感上完全理解,能够体会父母在生气,却因为解释能力差,无法表达出来。

可是无法表达,不代表事情不存在,这些无法表达的情景,可能会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内化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

所以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出来就认为孩子不了解不知道,认为孩子小就忽视他的感受。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二、认为在孩子面前就应该真实

有些父母会觉得在家里就要呈现自己真实的状态,而吵架就是这种真实。

但就像达达老师说的,在家庭中,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真实,应该是父母自信平和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以真实的前提是父母的成熟,需要父母肩负起对自己和孩子的责任。

三、认为吵架是一种好的沟通方式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一个观点,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仅仅传达信息是不够的,交流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达成协议。

而吵架,其实是一种以“暴力”为名的交流手段。

用道理说服别人很难,但如果选择“暴力”手段,很可能直接就会让对方屈服。

其实就像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为什么选择“批评”“打骂”这些手段,就是因为见效快,立马就能让孩子停止错误行为。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吵架并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只要我们愿意,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03 吵架时父母双方要怎么做

就像著名的#踢猫效应#说的:一个家庭中,最弱者总是最容易受伤害。

所以在一个家庭中,吵架看似是父母之间的问题,却会深深影响到孩子。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面对冲突时,父母就不仅仅要认真对待孩子,也要认真对待自己。

一、父母怎样正确对待孩子

在《最有“爱”的日子带娃离婚,这对父母的问题,不止于此》这篇文章里,我们详细说了在父母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对待孩子,才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其实在电影《怦然心动》中,父母吵架后的做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电影中, 因为一件事父母当着女儿的面开始争吵、甚至拍桌子。

但即使是在如此暴怒的情形下,爸爸在看到孩子哭了之后,还是立马停下来告诉女儿,我们的争吵,不是因为你的错。

并在事后十分认真地向女儿保证,“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我向你保证。”

晚上父母还分别来到女儿的房间向她道歉。这就是在用行动表明,父母即使争吵,但女儿在他们心里依然很重要,他们不会忽视她的感受。

也许正是因为日常生活中这些小的维护,才会有女儿朱莉贯穿全片的那句话:我从未因家庭的遭遇感到不幸。

让孩子感觉到幸福是父母的责任,但这一定建立在父母好好对待自己的前提上。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二、父母如何正确对待自己

只有父母看到自己,才能看到孩子的感受。

很多时候父母之间之所以会争吵,都是一时的情绪上头,但情绪并非不能控制。

这里提供一个方法:识别情绪的4步骤。

1、识别情绪。我们要先看到自己的情绪,并尝试去认识它到底是什么。

2、接纳情绪。我们要知道情绪没有好坏,但我们依然可以控制。

3、尝试归因。去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你内心真正追求担心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4、关键是行动。想象行动之后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可以承受,那么试试。

你知道么?父母吵的架,孩子都记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

所以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是父母问题的延续。

但就像有人调侃的,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能让孩子更“坚强”,虽然是调侃,其实也有合理的成分。

你我皆凡人,都有七情六欲,也总有无法排解的小情绪,所以冲突有时候无法避免。

既然冲突无法避免,那么更重要的其实是父母如果解决冲突。

其实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习到如何正确的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让“坚强”有理有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