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好孩子的啦啦队

“每个做医生的人,至少有两句话一定要牢记在心:

一句是: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医生治不了的病。

另一句是:相信每个病人都有自身康复的内在潜力。

在心理治疗中,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内部都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心理治疗不过是促进该潜力的自我实现。

治疗师只要提供一个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治疗关系和情境,来访者借助这样的治疗关系和情境,就可以逐渐地恢复自身的心理健康了。

所以,罗杰斯会坚持认为:对于治愈心理疾病来说,良好的治疗关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摘自一位精神医学博士文章,因为很专业,所以仔仔细细读了很多遍,一小段一小段消化。

作为心理疾病家长来说,心理咨询费非常昂贵,而且我们对心理咨询师是否有心力和能力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和情境,也并无发言权。

那么,我们家长只能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鼓励家长为孩子的专属心理咨询师。因为就算专业心理咨询师,一周一次五十分钟咨询,也无法满足孩子二十四小时,随时出现的心理需求。

所以,家长去学习成长改变,调整认知,提升自我,保持情绪稳定,当好定海神针,十分必要。

当然,做为非专业人士,肩负养家糊口重责的家长,不可能快速成长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师。但能保持情绪稳定,不被孩子带偏,能最大容量承载孩子情绪,提供好的引领。这一定是康复的必经之路,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在没找到更好的应对方法之前,家长微笑闭嘴放手,活好自己,无条件爱孩子,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无条件的爱,并非溺爱,意味着平等、尊重、理解、接纳,意味着慈悲、共情、感同身受。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才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先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引领。

让孩子喜欢你,愿意和你呆在一起,愿意长大后成为你的样子,这其实是家长努力的正确方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