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雨丨刘光敏:江津是个好地方

夜雨丨刘光敏:江津是个好地方

江津是个好地方

刘光敏

几水抱城嘉气绕;鼎山入画盛名扬。

联中的“几水”和“鼎山”就是江津这个地方。江津山好、水好,难怪聂帅晚年回忆起故乡江津,欣然题词——江津是个好地方!

帅乡崇文尚教

聂荣臻元帅于1899年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江津能走出聂帅这样的功勋人物,与江津历来崇文尚教有关。

聂荣臻元帅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他1909年正式进学堂,1906年(7岁)在吴滩冲口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吴滩冲口私塾,是江津近代小有名气的私塾之一。江津的私塾教育宋代时就蔚然成风。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江津县令郑谔始创江津文庙,开办县学,这是重庆地区由地方政府所办的第一所官学,此时的江津私塾、私学、书院已经兴起。

江津区有史可查的第一所私塾是出现于北宋初年的南山经堂,在江津区石蟆镇地名为“牛心山”的地方。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在南山经堂启蒙苦读的毕申考取进士,自此,渝州科举天荒得以打破。之后,楼台书院、石佛书院、莘老书院、双山学堂、栖清书院······到前清晚期和民国前期,江津私塾教育发展到了历史顶峰,高峰私塾学堂、钟云舫私塾、几水书院、聂氏私立耳顺小学、聚奎义塾、育才义学······比较有声誉的散馆、专馆和义塾都有几十个,除了在江津城,江津的东西南北各片都有,并顺应时代潮流向新式学校转型,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

江渊、钟云舫、卞小吾、吴芳吉、冉钧、漆南薰······江津素有的崇文尚教、尊师重教的传统,培育的文化名人、抗战名人数不胜数;在今天,从幼教到小学中学乃至高校,各级教育都更加得到重视关怀、高速发展。

富硒山水长寿乡

江津地杰人灵,物产丰饶,富硒富氧宜居宜业。江津市民的平均寿命整体超高,百岁老人已有百八十余人,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更多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母亲河长江从北部横贯东西,在江津境内蜿蜒127公里,綦河、笋溪河、临江河、碧南河、塘河等支流可谓众多,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水资源非常丰富;大娄山余脉、云雾山系、缙云山系、华盖山系的山峰在江津各各分布,森林覆盖率高,四面山、大圆洞、骆崃山、石笋山等景区风景秀丽,四季风光优美。江津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的气候,适合农产品生长,90.21%的土壤硒含量为中硒以上,茶叶、花椒、大米、豆类,鸡、鸭和水产品均是康养富硒产品。

尖椒鸡、红油兔、酸菜鱼、大蒜鲶鱼、大脚菌汤、农家腊肉、富硒爱情宴、帅乡家宴······富硒美食不能没有麻香除湿的花椒,麻辣鲜香的味道冲击着味蕾,让人根本停不下筷子,欲罢不能;高粱咂酒、石板糍粑、烟熏豆腐不乏传统风味,还有爽脆的米花糖、芝麻杆······再来一杯富硒明前新绿,碧绿的秀芽在清澈的山泉开水中舒展,随着蒸腾的雾气,茶香氤氲······或者一杯降脂绞股蓝,想不活到百岁都难呢!

诗词楹联有底蕴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

这首《过巴龙门》,是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圣历元年(698年)乘船回乡(四川射洪)途中,路过巴蜀名邑江津龙门滩,被这里的风光和险胜感染在船上挥毫之作。

几江莲花石铭刻《水下桃花扇》,为长江乃至中国最大的水下诗林;诗圣杜甫十三代孙、南宋著名诗人杜莘老寓居并葬于江津;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等纷纷来此留下诗篇词赋;据初步统计,历代《江津县志》收录的诗词作品和江津历史遗址遗迹上镌刻的诗词作品达2万首之多。

“地当扼泸渝、控涪合之冲,接滇黔、通藏卫之隘,四顾葱葱郁郁,俱转入画江城······”

“蒙有倾淮濆、溢沪渎之泪,堆衡鲷、压泰岱之愁,满腔怪怪奇奇,悉属我心涕泗······”

这是清代巴蜀才子钟云舫在被构陷后在成都狱中所作《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联长1612个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钟云舫也因此联被后人尊为“中华联圣”。

江津的楹联遗址遗迹共计300多处,至今,江津完整地保存着传统楹联习俗,楹联活动丰富多彩。

山水藏古韵,江津蕴诗文。“中华诗词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丰盈的内涵,深厚的底蕴,江津有文化的灵性。

硒玉生辉润原乡

“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江津是硒玉的原乡,四面山是北纬30度仅存的原始森林绿地,千流千瀑,纯净的富硒富氧笋溪河水系养育了温润的硒玉,四面山因为有温润的硒玉森林植被更加丰茂葱郁。

江津“硒玉”的名字是个新名字,江津人民更喜欢亲切地喊她小名“桂花玉、玫瑰玉、龙鳞玉、指甲玉、猪油玉、笋河玉······”关于江津玉石的溯源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战国时,有民间传说说八仙之首的铁拐李“巴国津琨”人,“津琨”就是现在的江津区石门镇。

“琨”——石之美者。从玉,昆声。”《说文》这样释义;津琨——江津美玉也,可见江津自古就是有美玉的地方。

“虽逊羊脂一分白,却胜和田三分润”——江津硒玉具有独特的鳞状皮纹,常见有红、黄、白、紫等多种色泽,色彩丰富;有的透如玻璃,有的白如羊脂,温润光洁、质地优良,必将会成为大众的心仪之物。

江津这地方呀,帅乡寿乡,诗城联联。山好,水好,硒玉美——江津,真好!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