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百姓眼中,他是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兄弟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袍哥”;军阀眼中,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父亲眼中,他是没出息的儿子;对手眼中,他是难缠的敌人。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他,就是范绍增,让人头疼又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袍哥”。他的一生是个传奇,年纪轻轻,就辗转于刘湘、杨森、刘文辉之间。说他哭笑不得,是因为他曾有过四十个老婆,皇帝也不过如此。

过去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只不过是个形象的比喻罢了,真正的也不过十几个而已。别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后院起火”,而他却是在后院实行他独特的“军事化”管理。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即便如此,也没有发生别人眼中的“后院起火”。反倒是,他充分的让她们自由发挥,游刃有余的展开“夫人外交”,为自己在政治上,军事上获得一席之地。他,可谓是逍遥自在的“土皇帝”。抗日战争爆发,他卖掉田产筹军饷。战场上,他首战告捷,他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在日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

范绍增1894年,范绍增出生于四川大竹县清河镇一乡绅之家,家境殷实。祖父在当地也是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于范绍增,父亲期望与祖父一样。能够成为威望高,有影响力的人物。从小,父亲便为范绍增“开小灶”,遍请名师。只可惜,范绍增与书无缘。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后,父亲对儿子范绍增的顽劣选择了妥协。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范绍增的顽劣是骨子里透着坏,方圆百里的私塾先生一听说是范家大少,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对于儿子范绍增,父亲也曾多次说教,甚至于有一次气的父亲用皮带教育范绍增。即便如此,范绍增的顽劣本性依旧不改。气大伤身,就连父亲自己也记不清楚,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了,让这个顽劣子气糊涂了。

因为他,父亲没少跟先生陪不是。虽说家境殷实,但也经不住范绍增如此败坏。因此,父亲只期望于儿子范绍增能守住家业,别无他求。就在刚才,父亲还在为先生陪不是。因为范绍增又惹事了。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原来,范绍增与人打赌了。赌注这一次不是别的,正是先生的辫子。1900年,伴随着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腐朽无能的晚清政府轰然倒台。这对于一向信封孔孟之道的读书人来说,科举制度也随之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

晚清政府是没了,科举制度也没了,但这并没有影响读书人留辫子。而且,相当一部分读书人还继续留着长辫子。只有小部分人跟风,“踢了头”,剪了辫子。范绍增是个不安分的人,他顽劣的个性决定了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剃头”。范绍增对于辫子有点好奇,因为出生的时候,已经有人不留辫子。范绍增在外面也看到有的人留长辫子,而有的人却是光头。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范绍增出于好奇曾问过父亲,因为形势微妙,父亲并没有多说什么。父亲也担心范绍增到外面“瞎嚷嚷”,自己的儿子,做父亲的心里自然有数。只是说了句,他们那些光头以后会慢慢留长的。范绍增也就没在多问什么,一直到了私塾,范绍增才发现,私塾里的同伴都是短发,只有先生是长辫子。

范绍增心想,先生怎么留长辫子。范绍增的顽劣本性再一次占领了他的大脑高地,私塾本就是几个有钱人合伙办的。那个时候,能够进私塾读书的,非富即贵。更何况,范绍增家境殷实,父亲对于儿子范绍增的期望又不低。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好几次,范绍增看着先生的长辫子,心里就老是“挠痒痒”。真想上前扯扯,但范绍增不敢。今天他是有备而来的,因为他与同伴打赌了,赌注就是先生的长辫子。如果能把先生的长辫子剪掉,同伴将替范绍增写一星期的“作业”。

对于先生布置的“作业”,范绍增实在是头疼。特别是每天的练习毛笔字,范绍增更是厌烦至极,没有一次能达到先生的满意。写的毛笔字差不多快赶上“甲骨文”,因为这个,先生没少说他。这也是范绍增,为什么想要报复先生的一个原因。曾几何时,范绍增就是成了私塾里的“笑炳”。私下里,同伴都称他“范哈儿”,当地方言的意思就是“傻子”的意思。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先生每天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日上三竿之时。总会眯瞪一会,安排学生“自习”。范绍增正是瞅准了这一个机会,将先生的长辫子剪掉了。剪刀是范绍增跟家里下人要的,少爷要剪刀,下人不敢不给。再说,范家大少的名声早在外面就传得沸沸扬扬了,更何况是家里呢。

范绍增下手之快,就连自己也感到有点诧异。因为剪刀很锋利,范绍增没费多大劲,就得手了。同伴,更是不敢说,范绍增的顽劣是出了名的。直到先生醒来,总发觉少了什么东西一样。一时半会又说不上来,直到准备抚摸后脑勺,方才感到,自己的辫子不见了。这一下,可气坏了先生。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私塾里几个顽劣的学生,先生心中自然有数。范绍增自然是少不了,气急败坏的先生首先怀疑的就是范绍增。这个学生平日里不好好学习也就罢了,还如此胆大妄为。

也怪范绍增没有及时销赃。辫子剪得是够快,范绍增本想着炫耀一番的。没曾想,先生一下子就锁定了他。先生直接从范绍增的书包里搜出了剪刀和范绍增还没来得及处理的辫子。这一次,范绍增无处可逃了。先生看着范绍增,气得肺都快炸了。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范绍增也知道做了错事,躲是躲不过去了,低着头不说话。先生指着范绍增,半天说不出话。自知理亏的范绍增知道,这次恐怕是要“凶多吉少”了。先生本来对自己的印象就不怎么样,这下更完美了。回去挨父亲一顿揍是小事,恐怕以后先生是不会再允许自己继续待下去了。

读书人的自尊心是很强的,范绍增想得没错,私塾里是混不下去了。也怪自己大意,炫耀什么,唉,说什么也晚了。父亲很快就到了私塾,看着眼前儿子的“杰作”,也气得够呛。还能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直接上去,给了儿子范绍增脸上就是一座“五指山”。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范绍增就此告别了私塾,父亲也没法再跟先生说了。今天敢动手剪先生的长辫子,谁知道明天又会搞出什么出格的事了。自己这个父亲做得真够累的,谁家没有儿子,怎么人家就……

回到家里,看着范绍增,父亲气都不打一出来,抄起旁边的竹竿就开始教育范绍增。直到竹竿打折,范绍增也掉一滴泪。可能打得有点累了。父亲指着范绍增,“滚,滚出去,以后别回来了。”又有谁曾想到,范绍增真的就滚出去了。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小小年纪,原本父亲只是想吓唬吓唬他的。谁曾想,范绍增竟真的跑出去做了“袍哥”。还一发不可收拾,凭着一身仗义,也结交了一部分实力派人物。

生逢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更何况,范绍增的顽劣本性注定他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打架是范绍增最擅长的,加入“袍哥”,范绍增真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特别是靠着仗义,有幸结识了刘湘、杨森、刘文辉这样的人物,范绍增就更是有恃无恐了。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此时的范绍增,忙碌的很,经常穿梭于刘湘、杨森等这些实力派人物之间。也正是这一段时间,范绍增的人气大增。实力派人物也不会亏待这个生性顽劣的范绍增,看到范绍增单身一人,便有人开始给范绍增送老婆。

这也是这些实力派人物的一种手段,名为送老婆,实则为监视范绍增。范绍增心里清楚,名为关心,另有深意。索性,范绍增就来个将计就计。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此时的四川,政治形势也极为微妙。蒋介石在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后,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削蕃。刘湘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手中我有兵权。蒋介石生性多疑,四川的事务又有刘湘这个障碍,国民政府的一些决策只能停留在刘湘这里。

对于四川的财政军事,蒋介石是干着急没办法。蒋介石也一直为此而苦恼,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便有人向蒋介石建议,川军作战勇敢,何不调川军出川与日本人作战。蒋介石一听,哈哈大笑。此计甚好,可以借日本人的手削弱川军。为日后掌控四川做铺垫,就按此办理。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接到电报的刘湘,自然知道这是蒋介石为自己挖的坑。这个命令,就是对自己的考验。不出川,刘湘就有了一个“不服从命令”的罪名。就这,蒋介石就有理由插手四川的事务。而且,据侦查,蒋介石为了保险起见,已经在四川周边安排了薛岳在待命。

这是干什么,无异于在刘湘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个命令,刘湘想执行也得执行,不想执行也得执行。这其中的厉害,刘湘自然是晓得的。他不能拿全四川的老百姓做赌注。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既然蒋介石有了命令,就不能不执行。毕竟,他还是国家领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派谁出川呢,刘湘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范绍增。

此时的范绍增,正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享受着“土皇帝”的悠闲生活。手里有人,有枪,虽说不多,但也是草头王,没人敢招惹。安乐窝里,范绍增对大哥们的馈赠“来者不拒”。正是这一时期,范绍增的老婆就达到四十余人。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范绍增很聪明,也利用她们不同的身份,都安排了不同的任务。谁要是没完成任务,谁的生活费就要被扣。还别说,这个办法挺管用。刘湘接到蒋介石电报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范绍增的耳朵里。范绍增也知道,刘湘正在为派谁出川而苦恼。范绍增却是看到了机会,何不乘机敲刘湘一杠子,顺便扩大自己的势力。

刘湘为派谁出川而苦恼,范绍增却是另有所图。没办法,刘湘只得宴请范绍增,将苦恼诉诸于饭桌之上。日本人,不是匪徒,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正规化部队。且武器配备都甩出去川军一大截。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范绍增自然知道,刘湘这样做,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自己也不能不懂规矩,范绍增趁着酒劲,一拍大腿,“有什么啊,大帅,不就是出川跟日本人干仗吗?有什么,兄弟我去!”

刘湘的目的已经达到,佯装一副醉意,趴到了桌子上。直至送行,刘湘抱着范绍增,“兄弟,拜托了!谢谢你!这一次,我给你配备了川军最好的装备。”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大帅,说什么呢?以前是跟咱自己人干仗。这次是跟日本人干仗,过瘾,等着我的好消息!”范绍增却是不以为然。

范绍增出川作战,被编为国民革命八十八军,范绍增被委任为军长。对这些,范绍增没多大兴趣。出川后,范绍增才发现,国军在日本人面前败得稀里糊涂。一路上尽是溃逃的国军,国军士气低迷。蒋介石也正发愁如何提振士气。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1942年5月28日,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酒井师团长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次日,范绍增又击伤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

这样的战况,自抗战开始,蒋介石是第一次看到。立即派人嘉奖,并允诺范绍增一批装备。战争的伤害是双面性的,敌人有伤亡,我们也有伤亡。特别是武器弹药急需补充,这下,范绍增看到了希望。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可当范绍增带人去国防部领这批弹药的时候,却被告知,没有国防部长的签名授权,无法领取。无奈之下,范绍增只得找到国防部,国防部又解释,没有接到军政部的通知。

范绍增就这样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整整一个多月,范绍增一气之下,不领了。离了你张屠夫,我还不信要吃带毛猪。返回部队的范绍增,依旧不气垒,继续利用缴获,继续开展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抗日战争结束了,范绍增本想战争该到此结束了。没想到,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跟解放军打起来了,对于蒋介石,范绍增没什么好感。特别是在国防部、军政部被“踢皮球”的遭遇,让范绍增也逐步意识到,这场战争最终会以蒋介石的失败而告终的。

1949年12月,范绍增率部起义。起义后,范绍增对于共产党一夫一妻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觉得自己四十多个老婆也确实有点不像话。随即作出决定,遣散了她们,并且每人都得到了相当数量的经济补偿。1953年,政务院根据范绍增的爱好,任命他为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直到1977年,范绍增因病去世。

抗日英雄曾击毙酒井,40个老婆共处一室,83岁去世尸骨至今未入土

也许就连范绍增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事会成为一个争执的话题。因为子女众多,对父亲范绍增最后的归属会有如此大的争议。无奈之下,骨灰只得有长子代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