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雨丨劉光敏:江津是個好地方

夜雨丨劉光敏:江津是個好地方

江津是個好地方

劉光敏

幾水抱城嘉氣繞;鼎山入畫盛名揚。

聯中的“幾水”和“鼎山”就是江津這個地方。江津山好、水好,難怪聶帥晚年回憶起故鄉江津,欣然題詞——江津是個好地方!

帥鄉崇文尚教

聶榮臻元帥于1899年出生在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鄉石院子。江津能走出聶帥這樣的功勳人物,與江津曆來崇文尚教有關。

聶榮臻元帥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17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江津縣立中學(今江津中學)。他1909年正式進學堂,1906年(7歲)在吳灘沖口私塾接受啟蒙教育。

吳灘沖口私塾,是江津近代小有名氣的私塾之一。江津的私塾教育宋代時就蔚然成風。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江津縣令鄭谔始創江津文廟,開辦縣學,這是重慶地區由地方政府所辦的第一所官學,此時的江津私塾、私學、書院已經興起。

江津區有史可查的第一所私塾是出現于北宋初年的南山經堂,在江津區石蟆鎮地名為“牛心山”的地方。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在南山經堂啟蒙苦讀的畢申考取進士,自此,渝州科舉天荒得以打破。之後,樓台書院、石佛書院、莘老書院、雙山學堂、栖清書院······到前清晚期和民國前期,江津私塾教育發展到了曆史頂峰,高峰私塾學堂、鐘雲舫私塾、幾水書院、聶氏私立耳順國小、聚奎義塾、育才義學······比較有聲譽的散館、專館和義塾都有幾十個,除了在江津城,江津的東西南北各片都有,并順應時代潮流向新式學校轉型,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大量的棟梁之才。

江淵、鐘雲舫、卞小吾、吳芳吉、冉鈞、漆南薰······江津素有的崇文尚教、尊師重教的傳統,培育的文化名人、抗戰名人數不勝數;在今天,從幼教到國小中學乃至高校,各級教育都更加得到重視關懷、高速發展。

富硒山水長壽鄉

江津地傑人靈,物産豐饒,富硒富氧宜居宜業。江津市民的平均壽命整體超高,百歲老人已有百八十餘人,八十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更多了。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母親河長江從北部橫貫東西,在江津境内蜿蜒127公裡,綦河、筍溪河、臨江河、碧南河、塘河等支流可謂衆多,水庫、池塘星羅棋布,水資源非常豐富;大婁山餘脈、雲霧山系、缙雲山系、華蓋山系的山峰在江津各各分布,森林覆寫率高,四面山、大圓洞、駱崃山、石筍山等景區風景秀麗,四季風光優美。江津位于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和的氣候,适合農産品生長,90.21%的土壤硒含量為中硒以上,茶葉、花椒、大米、豆類,雞、鴨和水産品均是康養富硒産品。

尖椒雞、紅油兔、酸菜魚、大蒜鲶魚、大腳菌湯、農家臘肉、富硒愛情宴、帥鄉家宴······富硒美食不能沒有麻香除濕的花椒,麻辣鮮香的味道沖擊着味蕾,讓人根本停不下筷子,欲罷不能;高粱咂酒、石闆糍粑、煙熏豆腐不乏傳統風味,還有爽脆的米花糖、芝麻杆······再來一杯富硒明前新綠,碧綠的秀芽在清澈的山泉開水中舒展,随着蒸騰的霧氣,茶香氤氲······或者一杯降脂絞股藍,想不活到百歲都難呢!

詩詞楹聯有底蘊

“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峽,不與衆山同······”

這首《過巴龍門》,是初唐著名詩人陳子昂聖曆元年(698年)乘船回鄉(四川射洪)途中,路過巴蜀名邑江津龍門灘,被這裡的風光和險勝感染在船上揮毫之作。

幾江蓮花石銘刻《水下桃花扇》,為長江乃至中國最大的水下詩林;詩聖杜甫十三代孫、南宋著名詩人杜莘老寓居并葬于江津;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南宋著名詩人王十朋等紛紛來此留下詩篇詞賦;據初步統計,曆代《江津縣志》收錄的詩詞作品和江津曆史遺址遺迹上镌刻的詩詞作品達2萬首之多。

“地當扼泸渝、控涪合之沖,接滇黔、通藏衛之隘,四顧蔥蔥郁郁,俱轉入畫江城······”

“蒙有傾淮濆、溢滬渎之淚,堆衡鲷、壓泰岱之愁,滿腔怪怪奇奇,悉屬我心涕泗······”

這是清代巴蜀才子鐘雲舫在被構陷後在成都獄中所作《拟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聯長1612個字,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鐘雲舫也是以聯被後人尊為“中華聯聖”。

江津的楹聯遺址遺迹共計300多處,至今,江津完整地儲存着傳統楹聯習俗,楹聯活動豐富多彩。

山水藏古韻,江津蘊詩文。“中華詩詞城市”“中國楹聯文化城市”,豐盈的内涵,深厚的底蘊,江津有文化的靈性。

硒玉生輝潤原鄉

“玉在山而木潤,玉韫石而山輝”。

江津是硒玉的原鄉,四面山是北緯30度僅存的原始森林綠地,千流千瀑,純淨的富硒富氧筍溪河水系養育了溫潤的硒玉,四面山因為有溫潤的硒玉森林植被更加豐茂蔥郁。

江津“硒玉”的名字是個新名字,江津人民更喜歡親切地喊她小名“桂花玉、玫瑰玉、龍鱗玉、指甲玉、豬油玉、筍河玉······”關于江津玉石的溯源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戰國時,有民間傳說說八仙之首的鐵拐李“巴國津琨”人,“津琨”就是現在的江津區石門鎮。

“琨”——石之美者。從玉,昆聲。”《說文》這樣釋義;津琨——江津美玉也,可見江津自古就是有美玉的地方。

“雖遜羊脂一分白,卻勝和田三分潤”——江津硒玉具有獨特的鱗狀皮紋,常見有紅、黃、白、紫等多種色澤,色彩豐富;有的透如玻璃,有的白如羊脂,溫潤光潔、質地優良,必将會成為大衆的心儀之物。

江津這地方呀,帥鄉壽鄉,詩城聯聯。山好,水好,硒玉美——江津,真好!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