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去幼儿园比较早,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所以两岁半就去幼儿园了,第一个月她还算适应,但是去了一个月后,我发现每次接她的时候,她都会说:“妈妈,我想尿尿”,或者说:“妈妈,我想拉粑粑”。
每天一回到家,她马上就跑去厕所尿尿或者拉便便,每次上完厕所出来都会摸摸自己的小肚子,一副很舒服的样子。

这样的情况持续两个星期后,我觉得有问题了,耐心地和孩子沟通,沟通后才知道:原来是被老师说了一句,她的粑粑很臭,从那之后,她就不敢在幼儿园拉粑粑了,发展到憋尿一整天,我和老师沟通后才慢慢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不仅是我女儿,很多孩子在去幼儿园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情况,哪怕是刚开始孩子能够适应,但是一旦发生些突发的情况,就有可能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畏难情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好这三件事,让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01 给足孩子安全感,上幼儿园第一个月要准时接送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哭闹其实都是因为她面临一个新环境,对幼儿园的生活一无所知,会有恐惧感。
所以,在上幼儿园之前我们应该给足孩子安全感,让她知道爸爸妈妈一直都很爱她!平时多抽空给孩子玩耍、做游戏,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一般都会很强。
孩子上幼儿园后,他们大多数都会要求:“妈妈,你放学后记得来接我哦,不能迟到哦,要早点哦。”我想父母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提这些要求,那我们答应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特别是刚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一定要排除万难准时去接孩子,让孩子知道只要放学爸爸妈妈就会准时来接我,这些小事情能够一点点地让孩子积累安全感,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02 引导孩子多和父母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一,利用好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放学和孩子回家的路上,都会问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情况,比如,你今天吃了什么,好吃吗?在幼儿园都做了哪些好玩的游戏,都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了?每次我一问,女儿都会奶声奶气地回答我的问题,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就在回家的这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大概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第二,把睡前十分钟时间当成母女俩的秘密分享会。通过这样写出来的分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她在幼儿园的深层的情绪问题,这往往是白天简单的对话无法了解到的。
首先我一般会和女儿分享我这几天高兴或者有点低落的心情,然后女儿也会和我说一些“小秘密”。比如她有一天晚上和我说:“妈妈,我有点不想去幼儿园,可是我怕说出来你不高兴!”
我一听,心里一惊,这种想法她从来没提过,也没表现出来过,但是我还是很平静地问她:“为什么啊?能告诉妈妈吗?”
她犹豫了一下说:“因为老师都不表扬我,都是表扬其他哥哥姐姐!”
后来,我一了解情况才知道,因为女儿是班级最小的孩子,各方面不如其他孩子出色,经常得不到表扬,时间长了,她心里就不舒服了!
所以,我考虑再三就让她在小班多读了一年,现在看来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的,她在这个班级里生活学习得很开心,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每天都说自己超级想上幼儿园!
03 提前做好入园准备,全方位了解幼儿园
要想让孩子更好适应幼儿园生活,就要提前做好入园准备。
第一,学会自主吃饭
孩子上幼儿园后,首先应该学会自主吃饭,幼儿园一个班的孩子至少有20多个,老师们无法一一顾及,所以孩子要学会自主吃饭。
第二,学会独立如厕
幼儿园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就是能够自己上厕所的,包括教孩子脱下裤子(特别是冬天)、自己擦干净粑粑、自主穿裤子(特别是冬天),学会了这一系列动作,孩子才算真正学会了独立如厕。
第三,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
在选择幼儿园之前,最好能够实地了解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孩子以后的教室、运动场所、饮食和学校的文化理念,特别是幼儿园老师的整体素质,只有全方面了解清楚才能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