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8岁的熊孩子破坏学校。视频中,官方妈妈拍了一段自己收垃圾挣钱,又赔钱的视频。摄影师和熊孩子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他问:“你为什么出来捡垃圾?”孩子说:“因为我把班牌弄坏了吧。”

然后问他,你犯错,你妈妈罚你捡垃圾?孩子说不是惩罚,是妈妈真的没钱,只好让我捡垃圾卖。和孩子妈妈沟通后得知,这个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平时比较调皮。他这次不仅打破了班牌,还打破了之前其他班级的班牌。
由于老师这次要求赔偿,家长采用了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很多网友表示,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远比打骂有用,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很多孩子常见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责任心造成的,比如拖延、磨蹭、厌恶家务、哭闹等等。
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成为家庭教育的关键问题。会影响孩子责任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过度的机会主要表现在父母尽力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或者给孩子他们认为孩子需要的一切。比如给孩子买太多玩具,满足孩子所有零食需求,给孩子太多钱等等。父母的过度付出会让孩子误以为什么都不需要努力,只要自己想要,就会得到满足。同时,孩子也容易滋生一种错误的信念,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导致缺乏责任感。
第二,过度保护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孩子受伤的家长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比如孩子不想吃,全家哄着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赶紧抱起孩子哄着孩子被同学推,马上就去给孩子站出来。这样做的后果是当父母在他们的孩子中间。
所有的困难或危险,孩子都失去了面对挑战的机会,缺乏独自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独自承担后果,这进一步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
第三,过度控制主要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