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可能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可能是精神状态的充实。如果真要比较起来,孩子比成人更加容易获得幸福。孩子不会去计较得失,可能一餐饭就能看得出。

孩子的“幸福指数”,在餐桌前展露无遗

生活中的细节体现,可以使人看得出家庭是否幸福。看似简单的吃饭,其实从一些“小举动”能够判断孩子的幸福程度。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昨天是小年,我们家里的几个姐妹都聚到一起,来了一场家庭聚餐。

两个姐姐里的孩子都是差不多大,饭桌上大姐一直在给孩子夹菜喂饭,而且时不时地要照顾我们,一会拿水一会端菜的,几乎自己都没有吃上几口饭。而我看了看一旁的大姐夫,完全在自顾自地吃喝,一点都没有顾忌到大姐。

而二姐也是在忙里忙外,不过和大姐不同的是,二姐的碗里有二姐夫给剥好的虾,剃好鱼刺的鱼肉,而二姐的孩子也是被爸爸抱着,一口一口地喂着饭。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同样的家庭,却是不一样的场景,而不同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就像两个姐姐家的孩子,一个开朗活泼,另一个则是性格唯唯诺诺。

饭桌上的家庭相处模式,第三种对孩子影响最大

1)互相照顾,氛围和谐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家中要妻子忙碌家务,而丈夫则只管挣钱养家。但家中只有辛劳的母亲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力重大。

丈夫懂得呵护妻子,常常去帮忙家务,自然孩子也能感受到父亲的爱,进而为其增加不少的安全感。妈妈不是“超人”,如果爸爸帮忙承担责任,那么孩子会耳濡目染,懂得理解、感恩。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2)自私无度,不顾家人

丈夫不懂得去理解妻子的难处,一直认为照顾孩子是妻子的事情,虽然孩子不会受到委屈,被妈妈照顾得很好,但是爸爸的表现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学习爸爸的无担当,不愿为家庭付出。

3)争论不休,难以平息

夫妻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有些人总是喜欢挑对方的毛病。即便是简单地吃饭,父母也会因小事争吵不止,如此孩子的内心也会变得焦虑。孩子本身比较敏感,对于父母吵架的事情会十分在意,容易缺失安全感。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想要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很多时候会完全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即使是吃饭这件小事,也要去重视。

首先,吃饭的时候要全家人都参与其中,待人都到齐之后再开始;其次,吃饭的时候,父母不吵架、不批评孩子;然后,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多分享一些快乐的事情;最后,吃完后的整理工作,要多个人一起分担,而不是妈妈一个人。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父母也不要忽略餐桌前的“细节”,为孩子做好榜样

尊敬长辈,不独断专行

吃饭之前,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能只顾自己,要等全家人到齐再开始。这是进餐的基本礼仪,要懂得尊敬长辈,不能只想着吃独食。即使是自己爱吃的菜,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够挑食,影响家人吃饭。

懂得谦让,言行要适当

吃饭的时候,孩子不要只顾自己而不管他人,适时地进行谦让,才是懂得礼貌。父母要告诉孩子,吃饭当中不要总是说话,这样会影响到他人。适当地去愉悦气氛就好,不要一直说个不停,不要造成他人困扰。

孩子在家的“幸福指数”,饭桌上展示得清清楚楚,这种情况最可悲

学会帮忙,做事有条理

饭前饭后要注意细节,父母可以让孩子帮一些忙,比如收拾碗盘、清理垃圾等,量力而行。如此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可以锻炼独立的能力。

小岛想说:

父母的感情和谐融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餐桌前可以尽可能去表达爱与关怀,不仅可以增进夫妻间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孩子内心的发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