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逼我戒掉游戏,却毁了我一辈子”比游戏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已经管不了他了。”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很多因为孩子沉迷游戏而心力交瘁的家长。

在这些家长的描述中,能够看到他们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的背后,有着让他们无比焦虑的共性难题:

》因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

》沉迷游戏无心学习、最终休学在家

》沉迷在游戏世界,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

这些家长非常焦虑,他们总是问:

我该怎么办,我放任他打游戏吗?不管吗?这样孩子就毁掉了啊。

于是他们会去控制孩子,甚至打骂孩子。

但是从接触的这么多案例来看,这些方式基本不管用,孩子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沉迷游戏,对抗父母。

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这是为什么?

“逼我戒掉游戏,却毁了我一辈子”比游戏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01

家长对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一无所知

接触过一个案例。

这个家长说他的孩子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听话懂事,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在孩子上高一的那一年,孩子开始瞒着父母接触游戏。

为了支付高昂的游戏装备,竟然偷偷用妈妈的手机支付了将近一万元。

等到妈妈发现时,孩子沉迷游戏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这位家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游戏,不仅没收了孩子的电脑、手机等一切电子设备,就连家里的网都断了,下决心再也不让孩子有接触游戏的机会。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可能就告一段落,但是这个孩子却再也没有和妈妈讲过一句话,放学后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成绩也是直线下降。

不管这个妈妈如何的苦口婆心还是哭闹打骂,对他都是毫无用处。

听完她的描述,我问她:您知道他为什么打游戏吗?

她说:这还能有什么为什么?不就是自甘堕落,不愿意学习吗?

对于游戏,很多家长认为是精神鸦片,荼毒孩子的意志,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如这位家长一般,认为游戏毁了孩子一生。

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在游戏里经历了什么?

他们真正在游戏里想要获取的,又到底是什么?

“逼我戒掉游戏,却毁了我一辈子”比游戏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经过了解后发现:

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性格很内向,所以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存在感极低的人。

在家里,父母都是很严厉,并且对孩子要求极高的人。

平常孩子把试卷拿回来签字,无论考得有多好,父母都很少有正向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不断地被忽视、被打压,本来不玩游戏的他,在一次成功的团战中,得到了队友的称赞和认可。

就此,孩子一发不可收拾。

疯狂充值买装备的背后,不仅仅是为了战斗力的加持,更是为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让自己从被忽视的小人物,活成万人瞩目的那一束光亮。

你看,孩子沉迷游戏表面看起来让父母觉得堕落,感到焦虑,但细究原因,我们却忽视了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无助和失落。

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又有多少是从迷茫无助开始,经历了失败、责骂,怀疑自己,最终自暴自弃依靠游戏来找寻自己丢失的东西?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只从行为表面去纠正,只能像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一样。

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也断送了十几年的亲子关系。

“逼我戒掉游戏,却毁了我一辈子”比游戏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02

中国的父母太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和人的身体发育一样,人的心理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从出生到18岁共有5个心理发展阶段,这5个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每一个阶段心理的良好发展,都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青春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第五个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变化最大,问题表现最多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会出现这个成长期特有的问题,沉迷游戏就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

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家长们不会探索孩子的心理发展,也不会去研究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母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打、骂。

想要的只是一个不玩游戏的好孩子,完全不管这种方式会对孩子今后的社会功能有怎样的影响。

也正是这种想法,催生了无数的青少年网瘾学校,每年都有很多孩子被送进去。

河南19岁少女玲玲在戒网瘾学校内死亡,遍体鳞伤,你们凭什么以戒“网瘾”之名夺走她的生命......

在戒网瘾学校“训练”的女孩欣欣,清晰地听见了自己脖子扭断的声音——寰枢关节半脱位、颈髓损伤、头部外伤......

再爆戒网瘾学校:一年三万 各种“黑暗体罚”,16岁的黑龙江女孩陈欣然便开始了梦魇般的生活......

还有的孩子后来被记者采访:

“我们那一届的孩子,没有人走得出来。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精神状态好了,那么他是在骗你。”

当记者看到孩子们“痊愈”出来后对父母妻儿冷漠疏离的态度时,记者真的确信,他仍然活在那年的恐惧中。

他们对父母的憎恶是真的。

更不知道如何去爱妻儿也是真的。

他们已经丧失了去爱的能力。

这就是社会功能的缺失。

“逼我戒掉游戏,却毁了我一辈子”比游戏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无知

我们一直都相信,每一位妈妈都有爱孩子的本能。

但是这些家长太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又有非常强烈地“改变孩子”的意愿。

对于这些父母来说,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机会,去学习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妈心理父母成长学院》希望能把青春期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让更多的父母知晓。

对于大部分的父母来说,只要能让他们学习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发育规律和特点,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父母。

也能更容易去解决和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沉迷游戏、厌学等问题。

03

科学教育,告别盲目引导

妈心理成长学院的默薇老师说:青春期,是教育孩子的最后一个机会。

方法不当,不仅对孩子的行为起不到引导作用,还可能产生反作用。

弄清楚孩子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为孩子顺利发展成人奠定基础,也能够更加巩固亲子关系。

如果没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会给孩子一生埋下难以愈合的伤口,而父母也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后机会。

妈心理开通了默薇老师的视频号

赶紧关注起来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