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官场人士都热衷于向皇帝“打小报告”?

中国古时候的官场人士为了争夺朝政事务的话语权,采取的手段往往是“打小报告”,也就是抓住对方在话语上的那么一两句,然后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此无中生有地向皇上举报死对头有造反的不忠意图。

而大多数的皇帝通常都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保证自己的权威统治不会受到任何威胁而动摇,采取“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的做法,于是中国的官场自古就有着一种互相迫害的风气,我看你不爽,我就置你于死地。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官场人士都热衷于向皇帝“打小报告”?

古代大臣之间的关系多为互害

我们所熟知的大文豪苏东坡在后半生之所以过得那么不顺,就是因为遭到了其他人的恶意中伤。而那场专门针对苏东坡文字狱的“乌台诗案”,还牵连到了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及其好友“王诜”,他们三人不仅被降了官职,还被贬到了外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乌台诗案这件事过了数年之久,宋仁宗去世后,由他年仅十岁的儿子赵煦继承皇位,帝号名称“宋哲宗”。

但由于这位皇帝的年龄太小,朝政事务便由太皇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为管理,而太皇太后是一个坚定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因此在宋哲宗时期,支持司马光和苏东坡的她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而支持新法的变法派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

司马光去世后,群龙无首的保守派很快就土崩瓦解了,从两个派别势力变成了三个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而这三个党派分别是洛党、蜀党和朔党,构成了宋朝历史上相当有名的“元祐党争”。

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外地,那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甚至差点想不开跳湖自杀。而在这件事之后,支持新法的洛党还一直针对他,想要再制造一场乌台诗案置苏东坡于死地。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官场人士都热衷于向皇帝“打小报告”?

乌台诗案

洛党的成员贾易看苏东坡不爽,但当时苏东坡都被贬到离京城好远的地方了,可贾易依旧不肯放过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曾是支持保守派的蜀党领袖,所以贾易就经常上奏折,说苏东坡的坏话。当时管理朝政事务的太皇太后非常喜欢苏东坡的诗文,因此并没有让贾易的奸计得逞。

贾易这人屡次打小报告,遭到了太皇太后的反感,于是太皇太后就下旨,把贾易调任到其他地方。

本以为贾易到了其他地方就会消停,殊不知贾易被调到外地后,居然还在继续打小报告,说宋神宗去世的时候,举国都在哀悼,唯独苏东坡却在扬州游山玩水的时候作了一首诗,而诗中的一句“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鸣亦欣然”,硬是被贾易曲解成“讥讽皇帝”,于是他借此向太皇太后打小报告,说苏东坡与蜀党的吕陶结盟,举报他们有造反的意图,结果他又被太皇太后调到离京城更远的地方。从此,深知苏东坡的地位难以撼动的贾易,也不再折腾自己找苏东坡的麻烦了。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官场人士都热衷于向皇帝“打小报告”?

晚年被贬琼州的苏东坡惬意十足

就在洛蜀两党打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的时候,代表了北方势力的朔党则待在一旁韬光养晦,最终坐收渔利,掌握了朝政大权。由此可见,洛党靠打小报告、恶意举报那一套是行不通的,损人还不利己,可谓得不偿失。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爱打小报告的人,比如精通儒学,却行卑劣小人之事的公孙弘。

公孙弘在私底下跟其他大臣交谈后达成的共识,但不在汉武帝面前提议,显得不守信用,违背了先前与大臣们达成的共识,并且还踩低其他大臣。

公孙弘“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作为,引起了同行的不满。这就好比打工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让老板给我们加工资,而另一个打工人却将这件事报告给了老板。

所以,看不下去的汲黯在上朝的时候,当着皇上的面公开指责公孙弘:“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

汉武帝听了汲黯的话,然后问公孙弘是怎么回事,而公孙弘则打了个太极,搪塞了过去:“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公孙弘这番话的意思是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官场人士都热衷于向皇帝“打小报告”?

公孙弘与汲黯在朝堂上争论

经过此事,汉武帝比以往更加厚待公孙弘,而且汲黯还曾怒怼过汉武帝,这种直言不讳的人自然不招皇帝的欢心,所以公孙弘就曾三番五次怂恿汉武帝诛汲黯九族,但始终没有如他所愿,让他得逞,只因汉武帝始终铭记“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道理。

而汉武帝的这一判断,使得淮阳郡在汲黯的治理下成为了汉朝当时最廉洁、行政效率最高的地方。汉武帝见状便厚待汲黯,诏令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

与汲黯相比,董仲舒就比较倒霉一些了。

董仲舒和公孙弘同属儒生,但不同的是,董仲舒为人清廉,而且也不搞拉帮结派、排斥异己的那一套做法,在儒家方面的学术成就也比公孙弘厉害得多,《战国策》的编者刘向就曾称董仲舒为“王佐之才”。但董仲舒这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违背了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的教导。

董仲舒很瞧不起向君主阿谀奉承的公孙弘,觉得他已经背弃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儒生精神。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官场人士都热衷于向皇帝“打小报告”?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请柬过

与此同时,公孙弘也很嫉恨董仲舒,因为朝中有很多人士一致认为董仲舒比他更有才干,于是董仲舒就被公孙弘视为眼中钉。

胶西王刘端是汉武帝的兄长,此人生性暴躁,动不动就杀人,在封地内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还多次杀害朝廷派来的大臣,这令汉武帝感到很是头疼,而这给了公孙弘迫害董仲舒的机会,他提议让董仲舒去跟胶西王交涉,说“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后来汉武帝采纳了公孙弘的提议。

得知这一消息的董仲舒感到大祸临头,但是令公孙弘和董仲舒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胶西王竟久仰董仲舒大儒的名声,一反常态地厚待了他,事情又一次没有如公孙弘所愿。

尽管如此,董仲舒待在胶西王的地盘上,还是感到害怕,于是他以年老体弱为由辞官回家了。

尾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设计谋害他人的人比比皆是,虽不乏正人君子,但论诡计,他们却不如这些阴险的小人毒辣,比如历史上最著名的奸人秦桧,相比之下,贾易、公孙弘等人显然是正派人物。

最后,我引用一段老子曾经说过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望与读者们共勉。原文如下: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