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应该怎么去爱我们的孩子

今天一个朋友问了一个问题,“你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因为爱自己而爱孩子”,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爱孩子!,这不问的是废话吗”,朋友告诉我先别着急回答,接着又问道,“你认真想过没有?”,顿时愕然,竟无言以对。潜意识里,觉得父母爱孩子是无可非议的事,每个父母都遵循着这天性之道,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对于我们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因为爱自己而爱孩子这个问题,自己是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汗颜之际,又有多少为人父母者和自己一样呀。

我们应该怎么去爱我们的孩子

记得深秋的一个下午,和同事去冬奥公园散步,那天天气有点冷,还呼呼地刮着风,穿了件薄款羽绒服,如果不是走路走热,一件羽绒服兴许也抵不住这清寒,因为冷,让人很不适应,也很是在意。大概是因为周末,公园里溜娃的人特别多,七八岁到几个月的,随处可遇。如果朋友提问的问题是个假命题的话,换个方式来提问。一幅画面,公园步道,三两成群的父母,用婴儿车推着各自的小孩,散步在清冷的深秋里,彼此热情地交流着孩子的点点滴滴,孩子在车里无聊地看着,睡着,冷着,可又无可奈何。那么这一群父母,到底是在溜孩子,还是在溜自己?他们到底是在爱孩子,还是爱自己?

我们应该怎么去爱我们的孩子

那篇《一场疫情,或许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文章,有网友评论,觉得没有说透,说明白,其实这篇文章也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我又何必写下自己的愚见,去影响到别人的判断,有时候引发一个问题的思考,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意义。

孩子对父母而言,不仅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也是他们人生的延续,尽管各自的生活可能会有千差万别,但父母的影子,在孩子身上随处可见,比如性格、做事的风格、做人的底线、应对生活的坚韧等等。

此刻看着旁边熟睡的女儿,满心欢喜,对她的爱,是情不自禁地由心而发,和所有父母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她在不久的将来会长大成人,亦如长大的我们,拥有独立的意识,我也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他的全部,也不是她自己。我爱她,但不能以自己的人生轨迹,去描绘她的人生画卷,仍不能以家长之尊,左右她的点点滴滴。

我们应该怎么去爱我们的孩子

中国式父母,算是世界上最辛苦的父母,几千年来,儒家“父为子纲”的文化影响,深深地烙入一代代人的基因,忤逆便是不孝的心理,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父母。有多少父母,会依照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学识和经历,执拗地管教着孩子,但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放大了眼界和格局,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真的就没有问题吗?这是个难题,孩子是自己的,不可能依照别人的方法去管自己的孩子,况且夫妻两个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会有不少分歧。难题即便无解,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只是为了爱孩子,承认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地去给予爱,千万不要把孩子变成另外一个自己。

我们应该怎么去爱我们的孩子

正如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一生下来,除了遗传父母的外貌和基因,他的性格和认知等,都是一片空白,如何绘就他的人生,几乎全靠父母。所有人的人生,都不是固定地被出身锁定,寒门也能出贵子,富家未必出英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子女与父母人生高度或者取得的成就差异很大的家庭,他不是什么上天眷顾和奇迹,而是那些孩子身上,传承了父母身上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高度或成就的差异,也许只是机遇的问题。如此我们应当思考,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究竟去给他什么样的爱,才能让他的人生更幸福。

我们应该怎么去爱我们的孩子

这几年娱乐行业和自媒体愈加热烈,为赚取流量或者更进一步说获取财富,多少不经世事的孩子被推到了流量的前沿,这是孩子们所追求的吗,他又能懂得多少?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赤裸的表现出父母对孩子这份爱上,夹杂了太多的自爱,有些看似暂时风光无限的背后,谁也无法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沉痛。

些许思考,对于孩子教育这件事,各说各有理,仅在此引发一些思考,错与对,悉由君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