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家孩子正在焦虑?!3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焦虑信号

丽丽,7岁,从小怕生,害怕去到陌生的场合。家里晚上只要灯一关,丽丽就不敢下床,更不敢一个人走路,夜里睡觉也睡不好,总是做噩梦。

小宇,3岁,每次上幼儿园时总是在门口徘徊,无论父母老师怎么哄都不愿意进园,嘴里念叨着“我要回家”,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君君,9岁,自幼爱清洁,讲卫生,家里的玩具总是要放得整整齐齐的。做作业的时候,要反复检查几遍,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总害怕自己做错。

——孩子常见的焦虑表现

我家孩子正在焦虑?!3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焦虑信号

焦虑是一种什么体验?

焦虑是一种因预期未来会发生自己无法应对的一些消极事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体验,伴随着生理的反应和外部行为的改变。

换句话来说,焦虑就是在面对不确定的事情时,担心自己会应对不了。

这样担忧的情绪,会催促我们打起精神,行动起来,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焦虑的意义在于,可以让我们在危险和有压力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面对各种问题,如新环境不适应、升学压力、社交困难、职位调动、关系冲突等等,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感到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如果持续、高强度地焦虑,一直没有合适办法缓解的话,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与成年人不同,孩子的焦虑情绪识别一直是个难题,也是极容易被忽略的。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会直接表达说“我很焦虑”或者“我很害怕”。

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表达不清晰。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又可能因为担心父母不理解而怯于解释。

当孩子没法用言语表达焦虑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以某些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家孩子正在焦虑?!3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焦虑信号

焦虑的信号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

1. 身体信号

当孩子感觉身体不舒服,家长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带去医院看病。

但经常有一种情况是,带去医院检查完之后,医生却说没有问题。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没事就好,就一下子不舒服而已;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是孩子在夸大、在说谎,说两句也没放在心上。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腹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疲倦乏力等不舒服的感觉,家长就要注意了。

因为这种不舒服,很可能是心理的因素造成的。要关注孩子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

因为焦虑情绪除了主观的不安体验之外,通常会伴随着很多生理的反应,例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肌肉紧张等。长期的焦虑情绪,会让形成身体上的不舒服。

特别是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观察他们的身体信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2. 情绪信号

当孩子感觉到有压力的时候,很可能会有以下的情绪信号:

● 恐惧害怕

● 焦躁不安,喜怒无常

● 愤怒暴躁,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 无缘无故哭泣

● 过于敏感

对于孩子来说,情绪的区分可能还不成熟。所以他很可能只是感受到心里很不舒服,感受到有压力,但具体是什么情绪,是因为什么事情,他并不清楚。

所以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紧张、害怕的样子;可能会乱发脾气、与大人吵架乃至出现摔东西等暴力行为;也可能会变得很敏感,很容易哭泣。

看到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反应,不理解的父母可能会表现出厌烦或者指责孩子不懂事。

但其实,这个时候更需要父母的耐心,留意孩子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绪和行为。

主动了解孩子情绪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焦虑问题。

我家孩子正在焦虑?!3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焦虑信号

3. 行为信号

●尿床,特别是出现在已经过了尿床年龄的儿童身上时

在一项针对7至17岁儿童尿床与焦虑症联系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与健康组相比,尿床的儿童患焦虑症的频率更高。

●拒绝日常活动,如上学或其他社交活动

孩子原本可以正常上学,突然有一天不愿意去学校了,一去学校就说肚子疼,但在家里就好好的;或者原本喜欢的兴趣班,突然间不想去了。这很可能是孩子焦虑的表现。

●难以集中注意力

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可能难以专心于自己手头的事物,导致一些原本容易完成的作业或家务变得难以完成。

●仪式性行为或特定重复行为

例如在睡眠前要把玩具按一定顺序依次排列整齐、吃饭的时候要按照固定的顺序、喜欢反复数路上的格子数等。正是这些看似重复的无用的行为,一旦没有做或者做错(如顺序打乱、次数少了或多了)的话,孩子就会感到非常焦躁,很可能会一遍遍地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

●进食或睡眠困难

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能会出现胃口很好或者完全不想吃东西的情况;睡觉的时候可能出现失眠、梦游、做噩梦等情况。

孩子有焦虑情绪,父母可以怎么帮助呢?

1. 理解孩子的感受并表达支持

理解孩子的感受意味着父母能够承认并且尊重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所面对问题的难处。

但理解这并不代表纵容孩子可以回避问题不去解决。

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过往的事情和经验。让孩子知道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大部分人都有,而且也是可以解决的。同时,对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示有信心,如果有需要的话自己可以提供帮助。

父母可以这样说:

“你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觉的人。”

“我知道这很难。”

“这种感觉会过去的。”

“我能帮上什么忙?/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家孩子正在焦虑?!3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焦虑信号

2. 发现孩子的成功并表扬孩子

焦虑会让孩子的表现起伏不定,有时候他们的焦虑情况会很严重,有时也会有所减轻。

父母可以发现孩子成功忍受住焦虑并且改善行为的时候,哪怕改善的程度只是一点点。

当发现后,可以和孩子谈一谈他/她的成功,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表扬,提高孩子克服焦虑的信心。

“你今天在学校做得很好,我为你感到骄傲!”

“你太勇敢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3. 和孩子共同制定应对焦虑的计划

在孩子感到紧张不安时,父母可能会本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避免孩子接触会引起感到焦虑的事物,例如和怕黑的孩子一起睡觉、在社交场合帮孩子说话、允许孩子不去学校等等。

这种行为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安抚孩子的焦虑情绪,但长期来看,孩子越是避免与焦虑源的接触,他/她的焦虑会越严重。

父母要做的是,主动引导孩子逐步接触自己的焦虑。

通过主动和孩子沟通他们所担忧害怕的事物,他们可以逐步了解到自己的恐惧可能是没必要的,渐渐消除焦虑。

当然这在开始进行的时候是会有些困难的,有些孩子可能不愿意说或者有抵触心理,因此必要时父母可以向专业人士进行求助。

“我们需要担心的第一件是什么?”

“让我们多了解一点你害怕的这个东西。”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怪物,它会是什么样子?"

4. 鼓励孩子学习焦虑管理的方法

适当的焦虑水平也利于我们完成任务、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但是过度焦虑则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因此父母需要教会孩子管理焦虑的正确办法。

“有时候担心是有用的。”

“闭上你的眼睛,想象我们在一个安全、温暖、快乐的地方。”(通过想象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疼痛和焦虑)

“跟着我一起深吸一口气。”(父母示范,带领孩子一起调节呼吸)

5.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专业精神科医生可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焦虑症,以及需要什么类型的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心理治疗是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有效方法。一般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包括了让孩子增加对焦虑相关事物和情况的暴露,以及学习焦虑的管理方法。

我家孩子正在焦虑?!3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焦虑信号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