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本文由萱爸育儿经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众所周知,刚生下来的小宝宝身上有一股浓浓的奶香,这种婴儿阶段特有的味道被称为“婴儿味”。

由于宝宝软糯可爱,亲子间又有血缘关系维系,因此婴儿味被很多父母所偏爱,甚至一些父母闻着孩子的臭脚丫都觉得喷香。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而与婴儿味截然相反的,是被很多子女所嫌弃的老人味。

当父母逐渐老去,身体机能慢慢退化,他们的身上或房间里就会散发出一种类似于发霉一样的淡淡气味,这种味道往往被人认为和生活习惯相关,因此也常常被嫌弃。

在一个家庭中,当婴儿味遇到老人味,中国父母的“偏心”就十分明显了。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李凡是一名宝妈,由于结婚比较晚,38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此时李凡的父母已经70岁了,平常一家五口居住在一起。

小宝宝出生后,李凡对女儿爱不释手,恨不得每天都和女儿待在一起,宝宝身上的婴儿味也惹得李凡忍不住凑近去闻,只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闻的气味了。

孩子的出生让全家人都将精力转移到了宝宝的身上,作为外公外婆,李凡的父母自然也很疼外孙女,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女儿对自己态度上的转变。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一次洗澡过后,李凡和父母爆发了争吵。

由于父母年纪大了,洗澡换衣服都没有从前那样勤快了,这让李凡误认为父母是不讲卫生,于是直接开口抱怨:

多洗几次澡怎么了?不知道你们身上老人味很重吗?这样抱孩子也不卫生啊!

女儿的话刺痛了父母的心,回房后,母亲对着老伴流泪:人老了就讨嫌了,小宝宝的味道赶着去闻,我们身上的味道却嫌难闻,看来孩子对父母永远比不上父母对孩子啊。

网上有这样一组对比照。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学校开学第一天,很多父母守在护栏外,哪怕只能通过缝隙看到校内的情况,他们也坚决不肯离开,在父母眼中,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足以让自己挂心。

但在养老院,则是一幅完全相反的景象。

一些老人习惯性地待在大门前,双目盯着远方,只盼望子女能够经常来看看自己。

但很遗憾,老人们的期盼总是以失望为结束,除了过节过年,很少有子女登门,就算节假日,由于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庭,子女们大多也就会在养老院里待到半个小时。

难怪有网友感慨,中国父母的“偏心”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生活中,这个问题经常会被拿出来讨论,我们先看看网友怎么说:

“必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父母患有重病,孩子不一定会卖车卖房为父母治病,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顾,但如果孩子身患重病,父母一定会砸锅卖铁地为孩子治疗。”

“ 虽然不愿承认,但现实真的很心酸,父母爱我们永远是无条件的,但子女对父母就会有很多顾忌。”

“ 没有结婚生子时,子女对父母是百分百的爱,但有了另一半和自己的孩子后,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投入就不会那么多了,他们会更倾向于自己的小家。”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亲子关系的维系,重在“得体”

为人父母,我们的精力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当年轻人组建好自己的小家之后,对于老人和孩子难免会在感情上有所倾斜。

事实上,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也很正常,但如何维系好亲子关系,既能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孝心,又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心,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其实亲子关系的维系,重在得体二字。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得体地付出,虽然孩子可能会更多地占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不能够厚此薄彼,偏爱孩子嫌弃老人。

而作为老人,也应当懂得得体地退出,不过多参与子女的小家庭,不过多地去抱怨子女,与其将喜怒哀乐都寄托于子女的态度,不如发展爱好,取悦自己。

偏爱婴儿味,嫌弃老人味,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

本期话题

你认为父母爱孩子永远多于孩子爱父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小萱爸爸,积极学习带娃的“女儿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儿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转发、评论,你的喜欢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