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瓜妈说:

最近热映的《女心理师》,引起大家对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反思,甚至wb出现了#看完女心理师我妈道歉了#的热搜。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不说别的,单从题材上讲,《女心理师》值得也应该被大家讨论。它将目光聚焦在当下人们最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上,让我们看到了阳光下那些隐秘的角落:产后抑郁、职场生存、原生家庭、空巢老人……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说的是这部剧中的第一个故事,那个因为父母想要自杀的女孩——尤娜的故事。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品学兼优的尤娜,在快要高考的时候却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不停地给周围的人制造麻烦,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自杀。

超市偷东西,偷的还是非常显眼的膨化薯片,她的目的就是想要被发现。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得知父亲想借出差之由离家,她狠心用刀割破手指。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穿着单薄躺进装满冰块的浴缸,就是为了让自己感冒,以此留住父亲。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因为班里同学的一些小摩擦,想要用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整个过程中,尤娜的情绪逐渐失控,在自杀边缘来回徘徊。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造成尤娜做出这些惊人举动的,竟是父母自以为是的隐瞒自己婚姻的真实情况,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

我之所以想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它的家庭关系非常典型。以前我们的父母总是无所顾忌,会当着孩子面吵架、摔东西,甚至会把怨气出在孩子身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亲子关系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也让有些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试图在孩子面前扮演完美夫妻,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他们不知道,孩子是最敏感的,能觉察到那些细微的气氛变化,而孩子的真实需求,一次次被父母忽视。

01

逃避式婚姻让孩子成为“替罪羔羊”

尤娜的父亲是个不得志的艺术家,事业上的失利让他在婚姻关系中失去话语权。他想努力,但是沟通让他有挫败感,而妻子的咄咄逼人让他觉得自己更加无能。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所以当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他选择用逃避来缓解矛盾,而他的这个行为,再一次刺激了妻子。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面对冷漠的丈夫,妻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女儿身上,试图通过掌控女儿来弥补自己在夫妻关系中的失败。然而面对强势的母亲,想追随父亲脚步学习艺术的尤娜,让她的母亲难以接受。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婚姻破裂的妻子感到了强烈的背叛感,她害怕女儿也会像丈夫一样离开自己,于是她对丈夫的态度愈加恶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此时,夹在夫妻关系之间的尤娜,成为了夫妻矛盾中新的矛盾点。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而尤娜,也从父母最疼爱的女儿,一转眼变成了父母婚姻关系中最无辜的“受害者”。于是,有了开篇提到的偷东西、自残、跳楼这些行为。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在这个故事中,尤娜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很典型的逃避模式。这也是我们婚姻关系中经常会在不自觉情况下开启的一种模式。

这套模式,主要表现为一方总是抱怨索取,情绪激烈;而另一方总是回避拒绝,表现冷漠。

这种拒绝沟通的模式,让夫妻双方无法正常交流,从而模糊了夫妻之间真正的矛盾。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婚姻关系也是这样。

02

父母越掩饰

孩子越容易把问题归咎于自己

在尤娜父母的潜意识里,唯一一致的目标,就是尤娜,所以孩子总是会被卷入父母的矛盾之中。

当尤娜感知到父母的情感出现问题时,她想当然地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才导致父母感情不和。对于她知道父母情感破裂这件事,她也选择了隐瞒,就像父母隐瞒她已经离婚一样。

缺乏沟通的亲子关系逐渐走向不可控制的地步。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尤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挽回自己的家庭。她发现只有当她出现问题时,父母才会同时出现,她才能同时享受父母的关心和爱。所以她试图通过自己一系列过激行为引起父母关注。

偷东西进警局,父母出现解围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为让自己生病坐进冰水中

留住了要出走的父亲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试图自杀被救,父母着急赶来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看似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挽留”父母,于是,她不断地去实施这些方法,即使需要牺牲自我来实现。

这些也影响了尤娜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她开始接二连三地和同学产生矛盾,觉得同学对她都不怀好意,此时尤娜的心理开始出现扭曲。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年纪大的孩子才会有这种敏感度,根据武汉心里医院的童俊教授的说法,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周边事物的感知就越敏感。

一般来说,儿童要到15岁,神经系统才会发育完整。在此之前,尤其是在亲子互动中,70%-80%的孩子都是靠直觉,例如感受来进行情感传递的。

也就是说,孩子们能通过父母相处时候的氛围感受父母之间的情感变化。而这种情感甚至会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影响孩子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

身边案例:

朋友的儿子才四岁,那时候朋友的夫妻感情也是出现了问题。当警察的丈夫常常借口出差而不回家。

虽然朋友在孩子面前极力表现出好妈妈的形象,但不经意的一些行为和动作还是让孩子感受到了异样。而这一切朋友是通过孩子幼儿园老师才惊觉的。

那天幼儿园老师给朋友打了个电话,问她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朋友奇怪为什么老师会这么问,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四岁的孩子泪眼汪汪的问老师:

“我的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我的妈妈她会不会也不要我?”

所以无论面对多大的孩子,隐瞒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陪着孩子一起勇敢去面对,用乐观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才能帮助自己和孩子走过这个困难时期。

03

视而不见

成了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尤娜为了维系父母关系第一次做出过激行为时,父母其实是有机会挽回的。但尤娜父母却选择了“视而不见”,他们甚至为尤娜的行为找了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小孩子好奇心重。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他们在所有可能的原因中,选择了那个最简单也最容易解释的理由。父母的这个解决方式,导致孩子之后行为的变本加厉,成了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甚至在尤娜已经出现自杀倾向,在老师建议其做心理治疗时,她妈妈依旧认为对孩子十分了解,并笃定她不敢自杀……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尤娜父母总是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好”,却忽视了孩子最本质的变化。他们变相的把自己的婚姻重担压在孩子身上,企图通过孩子,弥补自己在婚姻上的失败,这对孩子是不公且残忍的。

心理师帮助尤娜父母正视自己的婚姻问题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故事的最后,在杨紫饰演的心理师帮助下,尤娜的父母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以及因为自己对婚姻破裂的隐瞒,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他们决定正视这些问题,走出那个婚姻的假象。

得知真相的尤娜的防御机制也开始瓦解,她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开始接受父母的离异,并且开启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瓜妈最后说:

对于孩子来说,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项针对已经成年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做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知道父母因婚姻失败选择离婚的孩子,比那些父母因婚姻失败却苦苦维系关系的孩子,在心理上会更加健康。这些孩子长大后,和普通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前提是父母即使离婚,也给予了孩子同样的爱。

孩子最痛苦的事:父母关系破裂,还在扮演恩爱夫妻

所以如果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真的出现问题,千万不要把孩子当做借口硬熬,这样不仅无法挽回彼此的关系,还会牺牲孩子的幸福。对于孩子来说,一个真实健康的环境,比是否是单亲家庭要重要的多。这才是造成孩子性格差异与缺陷的原因。

这又让我想起了摄影师鹿道森的死。年仅25岁的他,在生日那天,写下一份遗书,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在遗书中写道:“控制欲太强势的母亲,不负责任的父亲……复杂的家庭关系,打着为孩子好,两个人互相煎熬不离婚,他们的各种脾气行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在父母日日争吵中度过的童年,让鹿道森陷入绝望,直到成年,他依旧没能走出童年的阴影。

不要再说“为了孩子好”,只有我们自己过好了,才能更好得爱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