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唐诗宋词是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后世虽然无法超越,但也从中传承了很多精华,更有无数诗人试图创新和发展。宋诗虽然不及巅峰时刻的唐诗,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其散文化以及重于议论,从而也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比如王安石的作品就充满理趣,杨万里的诗歌清新质朴,苏轼的绝句也经常富有禅意。北宋的范仲淹写过很多优秀作品,也让南宋一位才子深受感动。下面介绍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岳阳楼

宋代:黄公度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五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宙,湘君山影浸晴澜。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晖上笔端。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黄公度,字师宪,绍兴八年进士第一,入仕后曾担任节度判官,但后来因为遭到秦桧诬陷,被贬到异乡,直到秦桧死后才东山再起。

作者工词善文,经常只是抒写了朴实的语句,却营造了感人的意境,艺术造诣极高。作者曾写过很多咏梅词,并以梅花傲雪凌霜的高洁品性,暗喻自己的超凡人格。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岳阳楼是湖南的名胜之一,前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同时又遥对青螺滴翠的君山。这里自古及今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观赏,更有很多文人墨客抒写佳作,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其中的不朽作品。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他又力主革新,也是镇守边疆、抗拒西夏入侵的统帅。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被很多仁人志士作为座右铭,甚至是他们在迷茫时的指路明灯。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范伸淹的文章不仅千古流传,而且在当时也感染了一些诗人。南宋才子黄公度就深受其影响,他极力主张整顿朝政、恢复中原。当时张浚统帅大军北伐,虽然经历了符离战败,更有投降派纷纷落井下石,但也有一些忠肝义胆的志士勇敢地站出来。

黄公度就积极地上疏朝廷,认为恢复大业不能动摇,后来虽然被贬,但依然被后世景仰。诗人路过岳阳时,怀念范公,感怀自身遭遇,于是即兴写了这首诗。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诗的开篇抒写他创作此诗的缘由,“后乐先优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诗人读了范公的名言,心中非常钦佩,如今恰好经过此地,才想到来岳阳楼观赏。

接下来的两句展现岳阳楼的阔大景象,“吐吞九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洞庭湖吞吐了湘、资、沅等九江之水,波澜壮阔,日、月、星三光如同出没其中。作者一语双关,既描绘出岳阳楼的迷人景象,也是形容范公的名言使人洗俗,精神境界高尚宽广。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颈联回顾历史,并用传说表达诗人对洞庭湖与君山的热爱,“黄帝乐声喧广宙,湘君山影浸晴澜。”轩辕黄帝威震南方,曾鼓乐于洞庭湖。浸润在明澈湖水中的君山,景色优美,如同神话传说中湘夫人的发髻。

最后两句意在言外,传达出诗人对恢复河山的迫切愿望,“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晖上笔端。” 诗人问道,如此美好的江山,难道只是为了帮助文学家张说写出美好的诗文吗?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张说是唐朝宰相,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他在谪贬岳州间,曾到过巴丘山下,看到当年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后来就在其旧址建造了楼阁,取名岳阳楼,还时常与当时的文士们来此登楼赋诗。

黄公度以“收拾清晖上笔端”作结,似乎是在说自己也要用一枝生花妙笔,描画洞庭湖的山光水色。而“清晖”原指太阳光辉,联系全诗说到范仲淹的名言,以及炎汉始祖轩辕施教化于南方之事,实际上隐含了诗人希望国家强盛和时局清明。

状元才子的一首七律,意在言外,鲁迅读后也拍案叫绝

纵览黄公度的这首诗,情景交融,鲁迅先生读完也拍案叫绝,而且先生的名句“敢遣春温上笔端”,就是化用了黄公度的尾句。

全诗更将山河之美与爱国忧民之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不愧为难得的佳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