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轻人为什么会共情孔乙己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读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感到困顿和苦闷,有点像有志难伸、失意落魄的孔乙己?如果你有,那么你不是一个人。近日,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孔乙己是谁?他是鲁迅小说中一位经典人物,是全天下最有名的失意书生。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会跨越时间的百年长河去共情一位小说中的失意书生孔乙己呢?恐怕鲁迅也不会想到。那么究竟是孔乙己身上的什么特点催生出这种共情呢?

首先,在这个变革与竞争并存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要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地位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 ,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 ,最后被封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形象。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他虽然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但这种本事既没有让他考中进士去做官 ,也没有让他找到合适的职业去挣钱,当然也就更没法子帮他找到老婆了。他只能靠卖字画维持微薄的收入,并且沉溺于酒精和古典文化中寻求安慰和自尊 。他对现实生活状况无能为力,只能以自我欺骗和自我折磨为生。

其次,在这个多元与发展并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分析当代年轻人与孔乙己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相似之处在于:当代年轻人也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就业困境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市场竞争化,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据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许多年轻人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或者过剩,在找工作时遭遇门槛高、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问题 。一些年轻人甚至陷入“啃老族”、“低端人口”、“996”等负面标签中。这些都使得年轻人感到焦虑、沮丧、无奈、失落等情绪,并且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希望。

不同之处在于:当代年轻人并非完全与社会脱节或者放弃奋斗的群体。相反,他们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着自己的声音和行动。他们通过社交网络、影视剧综、短视频平台、现实生活等渠道,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讨论、发起倡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如共同富裕、拐卖妇女儿童、环境保护等,并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扶贫助学、志愿服务、捐赠物资等。他们不满足于被动适应社会,而是主动创造社会。

可见,当代年轻人并不是孔乙己,其实他们只是通过与孔乙己共情的这种网络戏谑方式来消解自身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而已,从这方面来说,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心态更为积极的一面。

当然,长期和孔乙己共情并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所以全社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帮助当代年轻人摆脱孔乙己式的困境和心态:

一是改革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效率。

教育应该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技能。就业应该根据年轻人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而不是单纯地按照学历和经验来分配岗位。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降低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和发展障碍。

社会应该为年轻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金等福利,并且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增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文化应该尊重年轻人的个性和多样性,并且鼓励年轻人追求自我实现和幸福感。价值应该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激发年轻人对祖国、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热爱和责任感。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摆脱孔乙己式的困境和心态,成为社会的主人和建设者。

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就应该闪闪发光,他们不应该被忽视或者贬低,而应该被理解和支持。全社会应该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价值等方面出发,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作用,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继续积极投身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让我们鼓起勇气,摆脱孔乙己式的困境和心态,勇往直前,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精彩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