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动画短片,讲的是有一位妈妈生下孩子以后,医生要给减掉系带,但是被妈妈阻止了。从此以后,这孩子虽然来到人世间,但是他和妈妈之间的那个系带永远在一起,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脐带,而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也是特别的细心。
小的时候,他就即便是跟她一块儿出去购物,也不让别的陌生人挨近他,长大以后,第一次和姑娘约会,结果被妈妈用脐带拽了回来。后来儿子也长大了,但是脐带还是系在妈妈和儿子之间,而儿子也完全习惯于跟妈妈这样的不离不弃,天天厮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
妈妈变老了,儿子也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到中年,到最后妈妈也完全变老了,儿子也非常的孝顺。过去是妈妈把儿子搂在怀里,现在妈妈老了,他也随时随地,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也把老妈妈搂在怀里。

可是有一天晚上他睡着的时候,有一个幻影把已经老得缩成一团,犹如一个婴儿的妈妈抱走了。因为妈妈和儿子的脐带还连在一起,所以这个幻影就拿出剪刀,把他们的系带给剪断了。这一剪断儿子就醒了,醒来过后看到没有妈妈了,他一脸的茫然,不知道自己以后怎么生活了。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视频短片,但不仅仅是一个短片。现实中,孩子独立人格的缺失造成的影响,小至长大成年没有自理能力,变成“妈宝男”,大至那个溺爱儿子,导致儿子二十四岁因为杀人被判死刑,死之前含着恨意咬下了母亲的乳头的社会新闻。
01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教育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从古自今,在我们身边不乏有很多教育不当的例子。父母打着对我们好的名号让小孩做一些他们认为对他们好的事情,但这样是不对的。
著名的诗人纪伯伦就认为,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纪伯伦的一首诗,把这个思想表达的非常透彻: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02
这首诗用优美的笔调写透了亲子之爱。他告诉我们,第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家长而来的,他独立性是先天的,孩子并不是属于父母的私有品。
第二,父母都爱孩子,但是能够给他们的只有爱,而不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志想法强加给孩子。家长应该怀着爱去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要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第三,父母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身体,而对于他们的灵魂却无能为力。因为灵魂他不是属于现在,不是属于当下,而是属于未来。纪伯伦可以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03
纪伯伦曾被誉为与泰戈尔齐名的“东方智者”,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纪伯伦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
冰心曾说,纪伯伦是贫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他的名作《先知》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以博爱情怀和哲思智慧治愈着经历一战的人们,也成为了20世纪以来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
而这套《纪伯伦全集》收入了纪伯伦的全部小说、诗歌、散文和绘画作品,融合了《先知》《沙与沫》《泪与笑》这三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由冰心传神译笔,原汁原味还原纪伯伦语言特色。只要一套书,为你讲透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26个根本问题:爱情、婚姻、子女、工作、教育、哀乐、罪罚、理性、友谊、善恶等。
还有52篇哲学感悟,322则智慧格言,让你的内心强大平静,充满希望与信心,收获来自纪伯伦的能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