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了孩子后,99%的妈妈都得了这种病,不信测一测!

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

凌晨两点收到了悠悠妈妈的微信,自述生娃半年后的种种:

避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怕孩子随时遇到危险;

不放心爷爷奶奶带孩子,认为老一辈在很多小事上注意不到;

家里的大至热水壶吹风机,小至水果刀指甲剪,全部被收进了带锁的柜子或抽屉,就怕一不小心孩子误伤自己;

半夜睡不着觉,随时准备应对孩子各种原因的半夜哭闹。

……

被失眠和过劳折腾得筋疲力尽的悠悠妈妈如是道:“我感觉我病了。”

白天一刻不敢离开孩子,晚上还得盯紧孩子,一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她这是患了一种叫做“以孩子为中心”的病。

这种病,或轻或重,当妈的基本都得过,麦咭今天就来讲讲该病的几大症状,宝妈们对照着看看自己中了多少呢?

生了孩子后,99%的妈妈都得了这种病,不信测一测!

“爱吃鱼头”

“我不喜欢吃鱼肉,就爱吃鱼头”,是晨妈小时候听过的最大的“谎言”,每次家里烧鱼,妈妈从来只用筷子夹断鱼头放进碗里,鱼肉丁点儿也不碰。

那时候,我真以为妈妈是个只爱吃鱼头的怪人。

没想到的是,有了孩子后,我也成了“爱吃鱼头”的妈妈。

当然了,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得多,我们家也不至于只烧一条鱼,这个“爱吃鱼头”,指的是我这“好的都要留给孩子”的毛病。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帖子,列举了“我”与妈妈之间的相处模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张图。

生了孩子后,99%的妈妈都得了这种病,不信测一测!

我一看:咦?这不就是我嘛?

记得第一次尝试给蛋蛋做生日蛋糕,尽管之前做了很多功课,在烤蛋糕胚的过程中还是失败了两次,没烤成形。

不巧的是蛋蛋爸鸡蛋过敏,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这些残次品、边角料,我只能独自消化。

好在蛋蛋非常喜欢我给他特别定制的蛋糕,看着孩子的笑脸,我当时觉得我简直是天底下最幸福最满足的妈妈了~

恰好又看到这条微博:

生了孩子后,99%的妈妈都得了这种病,不信测一测!

男子前往父母家探望两位老人,推开门时父母正在吃饭,看到儿子回来了,母亲就把饺子端给儿子,说自己“吃一个就够了”。

女人当妈后,哪怕到了92岁,依然忍不住以孩子为先。

母爱的伟大之处,不只是无私奉献,更在于它仅仅是一种本能。

“购物狂”

都说“女人是天生的购物狂”,以前没觉得,有了娃后,才真切体会到这句话有多对。

双十一,39个订单,其中25个是给蛋蛋、菲菲买的礼物,包括滑板车、立体拼图、书……

双十二,27个订单,除日用品外又是娃的专场,围巾、手套、羽绒服……

怎么说两个娃也这么大了,这么多年下来,当妈的经验还是有点的。

平时的日用消耗品该买买,不必囤太多,孩子衣物之类的也是到了季节直接带商场去看,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购物欲。

不过悠悠妈妈这个新手妈妈,现在刚刚好还处于坑里。

宝宝才半岁,就已经准备好了三四岁时可以穿的小裙子,可爱的毛绒玩具,买!芭比娃娃小女孩都喜欢,买!迪士尼联名限定款儿童包,买!

最近晨妈在追《小敏家》,里面的李萍也是这么个爱为孩子“买买买”的妈妈。

生了孩子后,99%的妈妈都得了这种病,不信测一测!

一言不合就是买包买手办,有人说是在弥补、讨好和“诱惑”佳佳,可在晨妈看来,她不过是有颗看到什么好的都想买来送给孩子的心。

虽然经济实力不一样,但出发点都大同小异啊。

咱们普通老母亲,还有一个更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对孩子大方,对自己抠!

看看你今年为孩子吃穿支出多少,自己才添了几件新衣呢?

“被害妄想症”

新闻曾报道过一个“八岁女儿被妈妈圈养”的事件。

青岛的这位母亲,在41岁的高龄老来得子,对女儿百般疼爱,很少让女儿接触外界,女儿连自己的爷爷奶奶都不认识。

更匪夷所思的是,因为怕女儿被其他孩子欺负受委屈,女儿到了8岁还是没有上幼儿园。

生了孩子后,99%的妈妈都得了这种病,不信测一测!

这位母亲称自己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女儿的爱。女儿在家是完全自由的,想学什么学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

这种荒唐的做法,正是一个母亲心理极其脆弱、过于焦虑的表现,就像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一样。

和文章开头说到的悠悠的病状如出一辙。

如果将母亲的焦虑的最高等级为十级,那么悠悠大概处在三四级,圈养女儿的这位母亲肯定达到了满级。

“母鸡护崽”心理晨妈很能理解,直到现在晨妈也还处在焦虑二级的状态,可大家都明白过犹不及,过度保护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人生中有很多的挫折和关卡,我们不能一一替孩子闯过,更不可能霸占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孩子向我们发出求助信号时,及时出现即可。

“玻璃心”

我承认,当妈后,我成了个玻璃心。

以前号称无坚不摧的女战士一去不复返,我成为了一个在乎别人的眼光(特指在带娃这件事上),更在乎孩子的想法的人。

“比较”和“标准”是有了孩子后,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不安焦虑,怀疑自己作为母亲的能力:

明明看过了那么多育儿书,听过了那么多道理,还积极向别人讨教经验,怎么就做不好呢?

很多妈妈也陷入过这样的自责中,有时候哪怕只是别人的一句随口之言,也被我很是在意。

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我们又开始关注自己作为妈妈,在孩子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儿子/女儿会觉得我不如别的妈妈吗?我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孩子会不会因此不爱我了?

在教育孩子时,玻璃心显得如此碍手碍脚,是要成为想象中的“好妈妈”,还是理性地做出决策,两者亟需取舍。

当妈后,我们都得了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病,我们都变得不像自己了。

症状中了几条,大家自测,麦咭想告诉大家的是:

这个病,大大小小因人而异,感性从来不是过错。

但我们也更应该把握好其中的度,摆正心态,不要让爱沦为无心的伤害哦~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