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B站最近新出的一部纪录片《小小少年》几天功夫就被网友刷爆,在豆瓣拿到了9.8的高分。尤其是第一集的小主角邬刚云更是让网友们疯狂为她刷屏。

邬刚云今年11岁,从她6岁开始就爱上了舞蹈,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她去专业的舞蹈学校学习,她所有的基本功都是从网络上的舞蹈教学视频里自学来的。不管是在田间还是在妈妈的生肉铺子,她都可以旁若无人的翩翩起舞,那种专注的眼神让人禁不住屏息凝神,为这份单纯的美好而感叹。

尽管每天刻苦地练习,小刚云也只是掌握了基础动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她很难更近一步了。好在2018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来自北京的舞蹈老师张萍夫妇。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张萍夫妇两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留守儿童们的公益活动上,邬刚云在他们的指导下进步明显,张萍还特意为邬刚云和其他热爱舞蹈的孩子们编了一出舞蹈《绿野仙踪》,这个节目后来登上了央视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

如果这部纪录片仅仅是拍摄小刚云如何发展成长的话,也许拿不到9.8的高分。在影片的后半段,小刚云身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自从北京表演完以后,小刚云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萍说她可能是有点“飘”了,好像失去了对舞蹈的热爱与初心,练习的时候也常常心不在焉。

暑假里,邬刚云还放弃了舞蹈班,转去学习武术。在武术班里,她发现离开了舞蹈的生活是那么无趣,过去那份对舞蹈的初心才慢慢回到了心中。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遭遇了挫折迷茫之后,邬刚云重拾初心再接再厉,网友们表示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现在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总是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几乎是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女孩子们也被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更有些孩子的穿衣打扮风格已经向成年人靠拢,不少小学女生平时爱讨论的话题里就有如何穿衣打扮和购买化妆品。像邬刚云那般天然去雕饰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教育学家李玫瑾曾经警告家长们: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并非是“信口开河”。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女儿如何“富养”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流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很多人将它奉为圣经,尤其是生了女孩子的家庭,从小就把女儿当成公主、宝贝一样养育,衣食住行上都尽量挑最好的给女儿。

有的家庭中母亲本身就热爱穿着打扮,有了女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变着花样打扮孩子,甚至给她化妆,也不顾孩子年龄尚小,就涂口红和指甲油。

其实女孩要富养这句话的本意被误读了。这里的富养指的既是物质层面,也是精神层面上的“富”,而很多人都忽略了精神上的“富”,一味地用金钱去为孩子堆砌华而不实的“富足”,这样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单纯的用物质去填满一个孩子的生活而忽视孩子内心的满足感,孩子与家长间不容易建立起精神层面上的联系,往往会变成简单的经济上的供求关系。还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产生骄纵和蛮横的特点。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以为太过娇蛮而不容易受人欢迎,很有可能造成心理上极大地落差,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反之,在精神上富养孩子能够为孩子塑造强大的内心,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坚强、勇敢的性格和完整的人格。千万不能因为孩子是女儿而事事都由大人一手包揽,这样会造成孩子缺乏锻炼和自理能力,养成事事都依赖别人的性格。

这需要家长们花更多的时间与耐心,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与物质上的富养相比,精神上的富养更难得。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

李玫瑾是公安大学的教授,主修的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她的许多教育理念都受到当代家长们的欢迎,她认为家长们不能溺爱孩子,但也不能一味强求孩子必须要成材,她自己的女儿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普通的音乐老师。

李玫瑾提醒中国的家长,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过于关注穿衣打扮容易影响孩子学习。每个孩子小时候对穿衣打扮是没有概念的,但是有的家长非常注意孩子的外表,经常就孩子的穿衣打扮进行评论,其实是将成年人的审美灌输给了尚不懂事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长此以往孩子对外表和穿着方面会特别在意,只要是在人前就会在意自己是否打扮得引人注目,自己是否漂亮,这样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华而不实的外表打扮上,而忽略了学习。

其次,容易使孩子产生爱慕虚荣的心理。曾经有这么个例子,某小学女生莉莉对母亲说班级里的同学都在穿汉服,她也想要一套好看的汉服,母亲在网上订购了一套,女儿却哭着跑回家,因为同学嘲笑她的衣服是便宜货,不上档次。

这个例子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的许多孩子因为吃穿用度都不发愁,他们经常在一起比拼谁的衣服是名牌,谁的裙子比较贵,这种互相攀比的行为不仅会造成家长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会让孩子养成贪慕虚荣的坏习惯。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最后,经常花费金钱打扮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现代许多年轻人都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就是因为消费无度才使得他们负债累累。

如果从小就不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而是一个劲地给孩子购买许多不必要的服饰,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容易陷到消费无度的状况中去。

家长们给孩子选择衣服应以舒适大方为主,过度打扮孩子只会“拔苗助长”,造成不好的结果。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健全的家庭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李玫瑾教授还认为,现代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是从人很小的时候埋下的“种子”。有的时候一个健全的家庭不等于一个健康的家庭,不等于拥有一个健全的家庭教育。

李教授说,现在许多家庭中都是以母亲为主导在教育孩子,因为女性较为细心和耐心,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有的男性会以此来推脱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认为管孩子是女性的事情,男性不用管,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在幼儿期,孩子还处于一个对外建立情感依恋和联系的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父亲在这个时候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要建立起家里的“关系网”,尤其不能让孩子认为他才是家里的中心,而是妈妈照顾孩子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孩子反过来要关心爸爸,这样家庭关系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才是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

等到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他就要建立起家庭以外的关系网,如果他在家庭关系中得到的教育是平等互爱的,他对待别人也会是这样的态度,他如何建立未来的家庭其实是极大程度上参照了自己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别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别是女孩,这不是危言耸听

小结: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教育问题时总是容易陷入各种误区,最容易产生的错觉就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比起物质方面,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但是却非常难做到。比如说,陪伴就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很多家长宁愿看手机也不愿意陪孩子十分钟讲一个故事。

再比如说理解,那就更难了,多数家长都会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他们不能接受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也需要被人尊重。

与其每天研究怎么给孩子打扮,不如研究下如何给孩子更好的陪伴、支持、理解与尊重,这些能让孩子成长地更加健康与快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