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今天的新闻登上了热搜,热度持续不断,引发了网友一片讨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南京一名博士虎爸,经常给2个孩子(女儿5岁,儿子7岁)讲解高数和文言文,不止如此,还要求孩子们写作业至深夜。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使用侮辱性字眼进行谩骂、出现殴打行为,妈妈阻挠未果,忍无可忍报警了。

在警方介入下,这位博士爸爸仍坚持管教孩子是自己的“家务事”,一度拒绝协调。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影响了夫妻感情。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很多网友看到这则消息后,纷纷批评“虎爸”拔苗助长,但我觉得,比起拔苗助长,这位“虎爸”的谩骂才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

而这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忽略的行为——批评。

这位“虎爸”的谩骂其实就是一种批评。但除了打骂孩子,其实我们对孩子的带着情绪的说教、责怪、生气、抱怨、发怒、训斥、对孩子的体罚,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批评。

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依赖批评,是因为打骂真的会有用,但这种用处只是一时的。

孩子会因为惧怕,愧疚在当下收敛自己的错误行为,但很快又会爆发出来。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长期处在批评中的孩子,还会有更多更长远的问题。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01 喜欢批评的父母会对孩子情感忽视

在最近我们《家庭教育共读会》中,达达老师讲的《被忽视的孩子》中其实例举了很多长期处于批评状态下的孩子的具体表现。

因为很多时候,那个被批评的孩子背后,其实就像这个博士“虎爸”一样,是一位追求完美的父母。

他会觉得自己这么优秀,孩子当然也不能差。他会特别在意结果,孩子怎么可以完不成作业,点灯熬油也要完成呀,他看不到孩子已经很辛苦了,5岁的孩子早已经超负荷了。

在这样的过程中,不管是孩子的情绪,还是孩子妈妈的情绪,其实都被他忽视了。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02 批评带来权力斗争

孩子从2岁开始,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会越来越想要突出的表现自己是可以的。所以很多时候为什么家长越说孩子越不听,就是孩子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可以。

当然就像事件中的孩子一样,只有5岁、7岁,还太小,可能只能以哭闹等等的行为来反抗父母的控制和不允许。

但孩子到青春期以后,他自己的能力成长起来了,很多父母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了。以前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叛逆了。

其实就是长期批评造成的后果,以前年纪小,可能不能反抗,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所以可能越到后面,父母越唠叨,越批评,孩子就越不听话。你越让我学习,我就偏不学习。

这已经不再单纯的是学习的事了,而是因为批评带来了亲子直接的权利斗争。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03 批评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热爱学习的,但学习不简单只是书本知识。特别是0~6岁的孩子,上天已经赋予了他们特殊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其实是通过自己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在学习的。

但很多时候,特别是开始上学之后,父母自己就陷入了“内卷”,过高的期待,总觉得自己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免不了就会批评孩子。这种时候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没有乐趣,更没法长期坚持。

就像这位“虎爸”,打骂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不好的事情,长期更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所以比起让这位“虎爸”受到法律的惩罚,更让人心疼的反而是两个孩子,本该是天真烂漫热爱世界的年龄,却被爸爸逼着反感世界,砍断了自己探索知识的欲望,才是真的可惜。

就像这起事件中的“虎爸”为什么一度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其实是他内心真的认为自己没错啊,他认为他的行为是在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他是“为了孩子好”。

这种认知才是导致他“拔苗助长”的深层原因,如果不能改变他这个认识,那可能下次他就不是教孩子“高数”了,毕竟博士的学历在那里,他总能找到“为孩子好”的办法。

博士虎爸逼5岁女儿学高数妈妈报警,比拔苗助长更可怕的是这一点

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为孩子好”,“望子成龙”本没有错,可用错方式就错了。

毕竟这世界上也多的是认真陪伴孩子的好父母。如果能够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不断去引导孩子爱上学习,才是更正向的方式。

拔苗助长不可取,用批评的手段“拔苗助长”更会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更需要放下自己的焦虑。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莫忘初心,用爱浇灌,清风自来,静待花开才是更好的心态。

内容来源|本文部分内容摘自达达老师在《家庭教育共读会》群里的分享

欢迎 关注@光昭亮教育 和我一起关注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