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这两天抖音上有个很火的妈妈和娃的对话,孩子问妈妈如果自己考上清华,妈妈会怎么想,妈妈说自己会为他感到骄傲,孩子说如果自己考上北大呢,妈妈说自己同样会感到骄傲,最后,孩子说自己如果烤上地瓜呢?

妈妈说如果你把地瓜烤的又香又甜,妈妈同样会为你感到骄傲。不少网友被视频中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感动,戏称是:地瓜式教育。

“地瓜式教育”让大家感到欣慰的地方,在于视频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幼稚的理想时,给予的尊重和支持。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的身上,却是难得看见的。大多数父母在对待孩子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时,总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建议走。

这种教育普遍且又看似合理,成年人的经验确实能给未经世事的孩子提供帮助,可这种帮助在较为强势的父母手里就会变成限制孩子的枷锁。

01

有些孩子从小就emo

地瓜式教育视频中的孩子,在向妈妈倾诉了自己的小小目标后,得到的是妈妈的尊重和支持。

但在很多家庭中,当孩子吐露自己的心声,表明自己想要从事一些非高薪职业,像是厨师,环卫工等,一些耐心的父母会慢慢的改变孩子,一些没那么有耐心的父母,甚至会当场否认孩子,并开始“高谈阔论”的开始对孩子的职业观开始改变,教导孩子应该成为一名医生,律师,企业家等。

在一番教育下,孩子似懂非懂的表明自己了解了,之后会做一个老师,律师,医生。渐渐地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失去憧憬。

而孩子在父母的安排和谆谆教诲下,看上去一切安好,波澜不惊,实际上内心对于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看法都是无比的空虚。

于是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量年轻人对自己生活的状态越来越不满意,他们害怕困难,逃避困难,emo,丧,抑郁。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我们看到“鹿道森”事件,看到抑郁症被纳入学生体检,看到千千万万的抑郁症孩子被折磨。

这些孩子有的被告知家里穷,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有任何其它想法,有的被否认理想,被父母说成是不学无术,一文不值。

生活中,有朋友说起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朋友A说他小的时候妈妈和姨婆问他想做什么,他说自己想做服装设计,不说还好,这样一说,引来的却是哄堂大笑。

自此之后,他对自己的理想和喜好闭口不谈,时至今日,他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而是听从父母建议,考上了公务员。外人看来,这个结局是挺好的,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人生的无数种可能,被家人的一次次嘲笑给彻底击垮了。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与他经历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在理想和个人目标上,孩子很多时候对于自己想吃的食物,想看的书,想听的音乐都是被父母决定好,且监管着的。

现在的年轻人感觉”emo”“丧”,不仅仅是走出社会后产生的,而是早在孩提时代就被种下了种子的。

02

年轻人的丧

是自我价值的无法实现

在日本,和空巢老人群体一样备受关注的社会人群,就是日本的“啃老族”。日本的啃老族没有工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喝住行都依仗着父母。

这些啃老族身体和精神都是正常的,他们不愿意走出家里,进入社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很多年轻人都在校园时期被告知,只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你就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实际上,上了大学,走入社会,迎来的是不亚于学生时代升学压力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加上自己对未来,对现状的迷茫,年轻人开始“emo”,开始抱团取暖。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所有的emo和丧,在外人眼里似乎就是闲的没事儿,多愁善感罢了。但对于那些正在经历着迷茫的人来说,自我价值的缺失,真的很可怕。

前两天,2021年考公考编的年轻人数量急剧上升的话题上了热搜。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讨论的是年轻人选择考公考编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民,还是单纯的想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以及,对年轻人全部跑去考公考编,没有人创业、创新,影响市场经济的结论层出不穷。

其实年轻人考公考编,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逃避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份稳定安逸的生活。但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考公考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考试的孩子们,走出社会后,他能想到的也只有通过考试来获得工作。

曾在某篇报道中看过一个关于人生规划采访,一个95后的大厂员工,他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就是赚够足够的钱就离场,带着丰富的履历继续寻找下一家。乍一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是个人间清醒。

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没有那么正确,因为对于人生的规划,他却丝毫没有提到他自己的价值。赚钱,跳槽,赚更多的钱,就像是埋头前进的人,一直行走,却没有方向。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自我价值的缺失,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陷入迷茫。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可能是父母,学校,社会共同导致的。

鼓励孩子做自己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一定要在学校名列前茅,要求孩子发展个性化的学习,不重视音乐绘画体育的教育。

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认知的教育,是影响孩子们现在以及未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对于父母来说,这样的教育刻不容缓。

03

孩子的自我价值要怎么培养?

一个自我价值感缺失的孩子,很容易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影响,对挫折和失败的容忍度低,并时常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贬低。

反应到长大后,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没有积极性,缺乏上进心,缺乏动力等等。久而久之,颓废的状态就会让人的心理变的郁沉,进而转变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而自我价值感最好的培养时期,就在一个人的孩童时代。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时,应该注意这几点。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一、自尊自爱

孩子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首先是从感情出发的,自己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是喜欢还是讨厌。

在犯下错误时是逃避还是内疚,都是孩子和自己相处时会有的情绪。

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性格,情绪,身体都不尊重和热爱的话,那么它一定无法认同自己的价值。

在这方面,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孩子,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孩子都要学会爱自己。

在对待自己的错误和失误时,要学会原谅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长大去烤地瓜妈妈也会为你骄傲,有多少孩子的自我价值被漠视?

二、成功的含义

孩子在自我价值感上的缺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挫败感。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游戏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孩子都会感到沮丧。

这种沮丧在孩子眼里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对自我价值的贬低。亦或者孩子在考试中失利,比赛中失利,都会让孩子产生自我价值贬低的行为。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告诉孩子,成功的多元化,并非取得好成绩,好名词才是唯一的成功。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也让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更有勇气。

三、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孩子喜欢什么,孩子的兴趣是什么,理想是什么。这些爱好特长的培养不仅仅是鸡娃。

在兴趣理想上有所发展,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积极性,一方面也是让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价值。

父母在得知孩子天马行空且幼稚的理想后,也千万不要急着否定,也许你会觉得孩子不适合,但合不合适,未来是否真的会成功,这点根本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在经历过失败,努力过后,孩子会为自己的行为画上句号。

在孩子的自我认知中,父母应该时刻担任着陪伴者的角色,帮助引导孩子追寻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提供强硬的建议和要求。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面对自我时,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