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作者:红色历史文化故事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丁材

这是一个歌颂劳动者的传说。

据说,过去,莘县董杜庄镇山堂村有一座庙叫“吕祖堂”,是奉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村中有堂,加之山姓人居多,村名便定为“山堂”。后来,村子越发展越大,逐步形成了山王庄、前王海、后王海、梁庄、肖庄、赵海6个村。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吕洞宾

传说,山堂一带历来多出能工巧匠,尤以泥瓦匠最多。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18年后,将国都应天(今南京)迁到顺天(今北京),定为京师。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为了尽快实现迁都计划,朱棣下诏征调全国的能工巧匠到北京服劳役。于是,山堂不少人随建筑人流来到京师。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应天府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皇宫基本落成。一天, 皇上朱棣率文武百官亲临察看, 一进宫院,一排排大殿金碧辉煌,好不气派!于是,朱棣准备赏赐役夫。忽然,皇上脸上由晴转阴,原来在数丈高处有几个架眼,填补时漏掉了。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顺天府

现在,脚手架已拆除,要填上,真比登天还难。一太监趁机火上浇油:“堂堂皇宫,却留了几个窟窿,岂不有损大明国威。监工应予治罪!”

监工一听,吓得魂不附体,扑通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请罪。在场工匠也齐刷刷跪倒,不敢仰视皇上。正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左手提砖,右手提瓦刀,轻轻一敲,砖分两截,十分整齐。只见他三下两下抹好灰泥,扬手一扔,砖如飞燕,直奔架眼而去。只听“扑”地一声,转入架眼,泥不外露,平平战争,毫无破绽。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皇宫

那工匠两手不停,眨眼功夫,几个架眼便不见了。皇上见状,喜不自胜,脱口赞道:“如此高手,堪称状元!”那工匠扑通跪倒,口称:“谢万岁龙恩!”皇上这才如梦初醒。

原来,自古“君不戏言”,一诺千金,话既然说出口,断难收回。于是便说道:“你既有如此手艺,朕即点你为头名状元,也不辱大明国体。”

传说,明成祖曾经在北京建设皇宫,亲自点这个莘县人为“山状元”

状元鼓

那工匠再次叩谢,高呼“万岁”。这个工匠就是山堂人,姓山,后来人称“山状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