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成祖朱棣一生功绩有多卓著,万国朝贡,堪比唐汉

作者:大人您说它

明朝的国力强盛之后,促成了一项当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惊世壮举,郑和七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共29年。在这期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行踪遍及今天的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不仅打开了中国和海外各国的贸易之路,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政治上向世界展示了明朝前期的强盛国力,和强大的海军实力。中国于海外各国建立邦交,许多国家元首或使臣纷纷来到中国访问,实现了万国朝贡的盛况,功绩堪比汉唐。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壮举。

明成祖朱棣一生功绩有多卓著,万国朝贡,堪比唐汉

万国来朝

朱棣本身是武将出身,他在海外邦交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与周边各民族外交上自然也很有手段,他继位之初,边境上就有些地区不稳定,为了巩固和发展大民族王朝,多民族国家统一大业,珠地采取了通好和防御两种策略。然后设立了辽东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贵州布政使司,加强了对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对各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不过朱棣对不肯臣服的少数民族手段十分强硬。朱棣的用武行动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五次远征漠北,用乐22年,也就是1424年,朱棣又第五次亲征鞑靼的阿鲁台部。这次出兵,非常不顺,由于边防情报错误,阿鲁台早就逃走,可珠地毫不知情,明朝大军在茫茫荒漠中日夜行军,却连敌军的影子也没有看到。时日一久,将士们都疲惫不堪,由于行军路线很长,军粮的补给线跟不上,朱棣只好班师回朝。但是就在回京途中,朱棣突然病倒。7月下旬,大军行至榆木川,今天内蒙古的乌珠穆沁地区附近朱棣遗憾病逝,享年65岁。临终前,朱棣留下遗诏,传位给太子朱高炽,并下令丧礼从简,他死后葬于长陵,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

明成祖朱棣一生功绩有多卓著,万国朝贡,堪比唐汉

明朝疆域图

明成祖朱棣一生功绩有多卓著,万国朝贡,堪比唐汉

五征漠北

朱棣在位22年,他为巩固皇权而大杀旧臣,为恢复经济而勤勉治国,为弘扬国威而交通西洋,为统一四境而五征漠北,因为独揽大权,而专门设立东厂特务机构。他的功绩流传千古,而特务统治又埋下了埋葬明朝灭亡的祸根。

文章最后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古代帝王的庙号,谥号,年号分别是什么

一、庙号

用于皇帝死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最早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就不再使用了,而到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就直接把庙号和谥号废除了,原因在于秦始皇认为“庙号和谥号”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到了西汉时期,就又重新恢复了庙号的使用。与谥号不同是,庙号是君王独有的称号。例如太祖、成祖、仁宗等都属于庙号。这里有一个小常识,一般开国君主的庙号多用“祖”字,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庙号为“太祖”,是为“明太祖”。

二、谥号

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或者一些有威望的人物在其死后,朝廷或者后人根据一生的行为和品行,所给予的一个评定性的称号。如汉武帝的“武”,多表示汉武帝在位期间多崇尚武力

三、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时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历代帝王遇到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例如唐太宗在位时期年号为贞观,唐玄宗在位时期年号先有开元,后有天宝。到了明清时期,使用年号就比较多了,比如洪武、永乐、洪熙等,大家明白了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