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作者:睿鉴历史

邓颖超是谁?时到今日,或许不是所有人都对她感到熟悉,但要说起周恩来的妻子,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知晓。邓颖超身为女性,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可惜后因身患疾病,于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离世,享年88岁。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邓大姐的生活素来一向简朴,在她逝世的那天,还穿着十几年前送别丈夫周恩来的旧衣物,就连自己的骨灰盒也是很早就预备好的。在她这大半辈子的革命生涯里,邓大姐一直勤勤勉勉,晚年还拖着病体为国操劳,继续服务于党和人民。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这样无私奉献的她,可以说一辈子几乎对组织未曾有过任何要求,直到她临死前才在自己的遗愿里提出了要求。可没想到的是,这唯一的要求却让在场人员没有一个愿意答应的。她提出的要求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没人愿意答应她呢?

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新进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又可回顾往期视频。

邓颖超原名“邓文淑”,河南省光山县人,1904年出生在广西南宁。其父邓延忠是广西省的一名军区司令,母亲杨振德则出身官宦世家。本是可以过着衣食无忧和安定生活的她,不料却在三岁那年,父亲因得罪上司而遭到陷害,后流放于新疆地区不甘离世。

这突袭而来的家庭变故,让年幼丧父的邓颖超,不得不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她跟随母亲为了生活,先后辗转广东、上海等地,后才来到天津落脚。母亲杨振邦期间主要以行医和家教为生,收入甚微。母女两人苦命相依,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可面对生活给予的磨难,并未使坚强的她们丧失希望,相反在那时还很年幼的邓颖超心中,早早就萌生出了保家卫国的宏伟志愿。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进入天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邓颖超,在新式教育的积极影响下,与同伴们参与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她夹杂在游行的队伍中激动地举旗呐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当时游行的学生众多,其中她日后的丈夫周恩来先生也在里面,当然那个时候他们还互不相识,彼此尚未生出情愫。

直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群游行的爱国学生成立了革命团体“觉悟社”,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立志于挽救危在旦夕的祖国。在这个仅有20名成员的崭新社团里,邓颖超和周恩来同样位列其中,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一般,让这对拥有共同使命感的两人初次有了结缘。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很快,志同道合的他们就迅速相熟,之间配合得非常有默契。为了斗争需要,社团的成员均以号取名,作为通信代号和发表文章的笔名,如周恩来为5号,邓颖超为1号。他们竭尽全力通过各种形式宣扬先进思想,并深刻吸收李大钊同志给出的教导建议。

终在1920年1月20日那天,由周恩来主编的《觉悟》杂志一经出版便不同凡响,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周恩来在之后去了法国求学,但和邓颖超之间仍保持着书信来往。

邓颖超的心目中,从未放下过对于爱国主义事业的热情,在她成为了京师国立高等学校附属小学的教师后,更是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思想,这样的工作她一做就是五年。

在此期间,她还积极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并且提出了让妇女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正当她为了男女平权,而奔波忙碌的底朝天时,突然听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那就是她的女师同学张嗣婧,在婚后竟被丈夫虐待致死。这个事件的发生,让邓颖超着实受到了不小的刺激,她从此下定决心,要发奋地加快解放妇女的步伐。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说干就干,邓颖超先是与意气相投的朋友们成立了“女星社”,创办周刊,从思想的根本上去拯救被压迫的妇女。当时的女星报纸确实启发了一众封建女性,使她们逐渐有了觉悟,与革命斗争精神。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邓颖超认为,如果想让女子更好的得到解放,就必须先让她们具备知识和生活技能。

于是,在1923年8月,她再次带领一批先进成员,共同建立了天津女星第一补习学校,后又紧接着创办了《妇女日报》,是继女星周刊后,妇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拓展。她的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受其影响的人数众多,其中不乏像赵一曼这般,为国牺牲的共产主义战士。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之后,邓颖超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工作上,规模越来越大,她青年时期为社会所做的一切贡献,都成为了日后的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远在法国的周恩来也是终日奋斗不息,不过每当他稍作休息,便会关切邓颖超在国内的情况,所以长久以来便对她萌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想念。他们之间的情谊,并没有因为相隔遥远而淡化,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越加浓厚。

终于,在1923年,远在法国的周恩来突然给邓颖超,漂洋过海寄了一张明信片。那张明信片上印着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画像。上面洒满了周恩来先生写下的深情字迹。他对邓颖超表示:“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收到这样婉转而真挚地告白,邓颖超内心十分触动,她经过几番谨慎的思考之后,最终确立了两人的恋爱关系。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就这样,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对经历了漫长异国之恋的情侣,在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回国不久之后,便在广州正式结为了夫妇。在他们看来,彼此的结合不仅仅是同一屋檐下的爱侣,更是共同革命的最佳战友。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结完婚没多久邓颖超就怀孕了,这本是一桩好事,但邓颖超担心影响到革命事业,加之当时国内形势严峻,所以就瞒着丈夫周恩来悄悄打掉了。据说后来周恩来得知此事以后非常生气,但他更加理解和心疼妻子,就没有过多责怪。一年之后,邓颖超重新怀孕,遗憾的是她这次遭遇了难产,孩子刚生下就不幸夭折。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更加可恨的是,当时国民党派突然对我党发动了攻击,大肆捕杀。这让产后未愈的邓颖超,拖着病体四处周折,吃尽了苦头。从此,使得身体方面更加孱弱,也许正是这个缘故,才导致了她和周恩来一直没有后代。当然他们在后期,也收养了许多中共革命烈士的子女。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便转移战略,踏上了艰难险阻的长征之路。邓颖超此时已经身患肺结核,在那拮据的环境之下,又无法得到专业有效的治疗。不想为组织添麻烦的她,便主动要求留守阵地,但被驳回。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由于邓颖超身体虚弱至极,在过草地的第一天便遭遇危险。她的马儿受惊后掉进了沼泽,将她也摔落下来双脚陷进泥地无法动弹,直到后面的人赶上发现,将她及时救出才逃过一劫。此后她便高烧不断,党中央特批她坐担架随军,穿雪山、跨草地;虽是如此,但条件还是过于恶劣,几乎没有任何医疗辅助设备,有的只是身边的新鲜空气可以稍微缓解病情。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导致我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在激烈的抗战中,战士们英勇牺牲,使得大批孩子们流离失所。在此紧要关头,邓颖超等人为了保护这些难童,四处奔走动员各界人士,共同组建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之后更是请人说动宋美龄,为救济儿童的活动争取到了国民政府的支持,极大限度地挽救了我国的下一代。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在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邓颖超在《新华日报》儿童节特刊上发表题词“保育儿童,是丰富伟大的事业,不仅要救济与教育儿童,尤其要以坚毅的精神,培养儿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主人。”在之后的七年里,邓颖超继续带领创办了53所保育院,收容的难童数量近3万人。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她不仅为这些孩子提供生活条件,还让他们获得了先进教育,使这些孩子在日后成长为中国的新生力量。这点充分证明了妇女能够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和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邓颖超并没有担任政府职务,而是退居下来做周恩来的贤内助。她将家里的收入抽出一部分接济亲戚,且不允许亲戚搞任何特殊化。只要是她能办到的事情,就绝不去麻烦组织。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直到周总理于1976年逝世以后,邓大姐独自面对悲伤的现实,心中难免郁结。在此后的岁月里,身子骨本就不硬朗的她体质越来越差,甚至已经为自己筹划好了后事。

不想麻烦组织的邓大姐交代了自己的助理,说如果自己离世就将遗体直接火化,不必专门办追悼会;所有财产上交给国家,不用搞纪念馆。至于她和周恩来的个人文件,全部交由中央文献研究室酌情储存清理。除了这些,还不忘将家中的藏书交给共青团中央,让他们酌情分给青少年阅读,最后才留下了两份自己的遗嘱。

第一份遗嘱是特地交代几位和她关系匪浅的人,如杨德中、李琦、赵玮等人,请他们在自己病危和过世后全权处理各项事宜。并且专门交代,当她患病无救时,不需要采取抢救措施,她不想将病患的痛苦延长,更不想给组织和相关人员添加太多负担。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第二条遗嘱则是更为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观念,面对生死邓大姐的态度豁达,她再次强调在自己病危时,不用去抢救,因为这样的抢救非常没有意义,即便大费周折抢救过来了,无非也就是多延长几天的寿命,并且还使得病人和治疗人员都感到煎熬。

最后,邓大姐更是明确提到,她曾在报纸上看到的关于美国安乐死的医院,认为人活一世想办的事都办完了,如果能毫无痛苦的安详死去,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从她的这两份遗嘱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更是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和高风亮节。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她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服务的宗旨从未改变,但当邓大姐真到了病危那天,又有谁敢出面负责照她的遗嘱去处理后事呢?没有,当时任何人都不愿出面依照她的遗嘱去做。邓颖超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牺牲了太多。不管是在人道主义还是责任使然,都要极大限度地延续她的宝贵生命。

终于到了1991年7月27日那天,邓大姐因为高烧肺炎住进了北京医院。生命垂危的她要求不要再继续抢救,但没有任何一位领导和医生愿意将她放弃治疗。先不说邓大姐曾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就算是名普通百姓在病危之时,也不能放任不管眼睁睁看她死去。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负责她病情的主治医生,是曾为周恩来做过多次手术的外科专家吴蔚然大夫,对于抢救邓大姐的生命,他抱有极大信心。他提出为她“造一个胃漏”,意思就是在胃上打一个口,这样就能保证为她延续一至两年以上的生命,中央政治局赞同了他的这个治疗方案。

果然,邓颖超邓大姐在1991年8月1日下午,由吴蔚然大夫主刀,实行了“胃漏”手术之后,成功又延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在此之后病情又再度告危,任专家们想尽办法也无力回天了。

邓颖超临终前,对中央提出一个特殊请求,为何无人敢答应身世凄冷 初结良缘天各一方 发奋自强新婚丧子 饱经磨难砥砺前行 挽救难童高风亮节 豁达人生大限已到 众人难舍

邓大姐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哀叹与不舍中离去,虽然她的第二份遗嘱,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未能实现。但按照与周恩来的约定,组织将她的骨灰盛放在曾经装过周恩来骨灰的盒子里,然后撒向江河大海,与周恩来重新融为一体化身江河,川流不息,永远保卫着我们共同的中国。

本期的视频就到此结束了,欢迎新老朋友们,在评论区积极点评,留下你独特的见解。如果觉得本期还不错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