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1981年6月3日,一场沉痛哀伤的追悼会在华夏首都人民大会隆重举行。到场之人,除却北京万余名群众外,还有海内外同胞代表及中央领导,他们聚集在一处,只为深切悼念一位女性,此人正是宋庆龄。

追悼大会的现场非常庄严肃穆,宋庆龄的巨幅遗像高高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慈祥和善的面容一直凝视着来宾,仿佛她并未走远,依旧见证着这个古老国度的焕然重生与勃然生机。

这场追悼会规格极高,却无人“指责”,哪怕是平日最喜欢“挑刺”的“刺头分子”,也在此刻闭上了他们“喋喋不休”的嘴巴,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宋庆龄值得华夏人民如此送别。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01,万人追悼:她若是知道,也会同意提前5分钟的

昔日的人民大会堂肃穆恢弘,当下则平添几分哀恸。一楼大厅中,依次摆放着各国领导人、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及人民,各国驻华大使馆、社会团体、和平人士和正巧在京访问的外宾们送来的悼念花圈。

华夏的中央机关、各个军区和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个民主党派、各种群众群体同样送上花圈;远在台湾的同胞亦千里迢迢向这位曾为中华崛起奉献大半生的女性捎来了悼念。

宋庆龄的遗像附近,鲜花与长青松柏拥护着她的骨灰盒,中国党旗轻柔覆盖于上,好似在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永远感恩她的付出和贡献,华夏历史将永远铭记她的一切。

宋庆龄亲属陈淑英等人敬献的花圈也放置在这里,寓意着家人的爱将长长久久常伴她左右。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追悼大会由胡耀邦主持,步入暮年的邓小平宣读悼念词。当天下午4点整,悼念活动正式开始。

随着沉静的声音落下,解放军团立刻奏响哀乐,全场肃立,静默无声默哀3分钟。国歌乐曲响起,邓小平出列走向主席台,用他惯有的带着故土口音的话声一字一句宣读悼念词。

悼念词罢,全场一致向宋庆龄遗像三鞠躬。军乐团又一次奏响《国际歌》。那一天,首都和全国各地全部下半旗悼念宋庆龄,全国群众自发停止娱乐活动,用静默送别她的离开。

次日上午,遵照宋庆龄生前的遗愿,以邓颖超为首的中央领导特地护送她的骨灰回到宋庆龄最留恋的上海,并把她安葬在她父母长眠的万国公墓中。

那一天,6月炙热的阳光照拂大地,上海的温度一如既往特别炎热。邓颖超、乌兰夫等人从北京乘专机抵达虹桥,又坐车来到万国公墓。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李家炽全程陪同,请邓颖超至贵宾室暂作休息。可邓颖超拒绝了。她问了一下时间,对李家炽道:“不必等10点了,葬礼直接开始吧,太热了,老人和学生们都等很久了。”

李家炽稍有迟疑,邓颖超续言:“宋庆龄同志若是泉下有知,也会同意的,去准备吧。”

在邓颖超的坚持下,葬礼提前5分钟举行。这种人性化的灵活处理,叫当天在场的群众皆感触颇深。全国报道同样非常人性化,没有标注具体时间,只写了上午举行。

其实,邓颖超确实十分了解宋庆龄的品性,她一直是那样一名和善慈祥的夫人,从不愿因为自己而麻烦别人、伤害别人。哪怕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宋庆龄的心中也仍旧记挂着属于她的责任。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02,最后时日:最后一次回上海,她完成了很多事

1978年底,86岁的宋庆龄忽而提出想回家看看的请求。所谓的“家”,即是上海。她曾说过“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宋庆龄在上海的居所位于淮海中路,是一座占地面积大概有4千3百余平的西式小别墅,房屋的整体外型犹如一艘船,主建筑高3层,花园建有宋庆龄最喜欢的鸽房和鸽亭,饲养着10来只雪白鸽子。

她对环境的整洁度要求比较高,花园很整洁,周边栽种着宋庆龄特别指定的香樟树。

那里的工作人员主要由三人组成。生活管理员是第四任,名叫周和康,自1956年到宋庆龄身边,直至她去世,以勤恳的工作态度深受宋庆龄的信任和满意,贴身保姆则是李燕娥与钟兴宝,其中李燕娥是上海别墅内默认的管家。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当年12月下旬,李家炽率抢先到宋庆龄寓所检查相关准备,提前备好专车,并和厨师、绿化工等人见了一面,叮嘱他们务必照顾好宋庆龄。

12月30日,中央特派专机送宋庆龄抵达上海。张甦平和李家炽至虹桥迎接她的到来,并立刻送她回到寓所。

下午4点半,两人再度登门拜访,宋庆龄很开心,坐在客厅沙发上招待他们。她告诉两人,她将在上海停留两三月左右,会在上海度过元旦与春节,并整理一些东西,可能会需要他们的帮助。张甦平和李家炽欣然应允,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1979年元旦,宋庆龄在家中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聚餐,邀请上海相关领导前来参加。他们互道新年祝福,围坐在圆桌前谈历史和未来,气氛相当融洽热烈。

结束后,宋庆龄起身同市委书记彭冲握手道别,送给每人一份糖果。随后,宋庆龄开始整理旧物,准备拍卖换钱。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谁也想不到,如她一般身居高位者,竟然也会遇到经济困难。其实,宋庆龄的经济窘困主要来自她对身边人的照顾与关心,以及她的庞大社交。

她有很多外国朋友时常往来,信件、礼品等等都是一笔巨大支出,再加上宋庆龄常常补助亲属,又不愿利用特权,由此导致她手头的钱财愈加稀少。

宋庆龄回到上海居所后,即整理了一些诸如船模型、旧无线电、翡翠摆件的物品,于1月底分批售卖。

她把这项任务委托给李家炽,李家炽不敢擅作主张,提前上报市委领导,市委领导再报告中央,中央给出指示,让他们妥善处理,以免令具有文物价值的物品流落在外。

李家炽一面找来旧货商店的工作人员估价、处理旧货,一面听从领导建议,以上海机关名义买下翡翠摆件,收藏到机关仓库。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紧接着,宋庆龄着手清理往日资料,信件占大比例。她不准别人插手,几乎全由她自己来处理。

每一封信,宋庆龄均会亲自过目,决定信件是否有用,要不要留下来。这份工作量无比巨大,年老的夫人时常因此腰酸背痛,特别疲倦。

在她的坚持下,大部分资料被销毁,只留下部分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信件,譬如她同戴季陶的讲话记录,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写给她的信件……宋庆龄说:“历史就是如此,有用地留下,没用的销毁,是对我的负责,也是对历史的负责。”

离开上海寓所前,恋恋不舍的宋庆龄交代摄影师,一定要把房子的角角落落全部拍照留念。

50余天的时间,是她与这座故居此生最后相处的时间。她好像早已料到自己同居所的“诀别”,把一切可以自己处理的事物全部处理完毕。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然后在寓所中最后一次应新华社之约,向国际儿童及全国人民发表了讲话。那年2月底,因工作缘故,宋庆龄于匆忙中同这栋宅院说了再见,此后再未有机会归来。

03,实现夙愿:她在人生的终点加入了中共

1981年春,宋庆龄确诊慢性白血病,病情恶化速度非常快。中央领导很重视她的身体状况,时常派人探望。同时,有一件耽搁许久的事情,再一次被提到了中央领导的桌案上。

王光美亲自到中南海询问,说到宋庆龄曾多次请求加入中共组织的事情。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为什么在华夏中央工作多年的宋庆龄却没有加入中共组织?

其实原因很复杂。早在建国初期,宋庆龄就曾两次写信给毛主席说明加入中共组织的意愿,但毛主席以“仍有许多党外事务需要她”为由劝服她,暂时搁置入党计划。

5年后,宋庆龄又一次当面向刘少奇道明入党请求,刘少奇上报毛主席及党中央,中央领导立即展开相关讨论,后由毛主席仍以“党外事业需要宋庆龄”的理由劝说她再一次接受留在党外的建议。

就这样,宋庆龄的入党事宜一拖再拖,直至她病入膏肓仍未实现。

王光美征求中央领导同意后,立马回到宋庆龄的病房,握着她的手问她:“我记得您曾想要加入中共,不知现在您是否还是同样想法?”

由于病重而无法讲话的宋庆龄轻轻点点头,王光美拍拍她的手,请她放心。随即,王光美直接在病房中致电,如实相告宋庆龄的意愿。

1978年,86岁的宋庆龄想回家看看: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才是回家

那年5月15日,中央领导召开相关紧急会议,接受宋庆龄入党决议。当天下午,廖承志等人前去探望宋庆龄,告诉她此一消息,并转达了人大常委建议授予她国家荣誉主席称号的事情。

宋庆龄非常高兴,口齿含糊地向中共表达感谢。次日,邓小平亲来探望宋庆龄,向她表示祝贺。

14天后,一了夙愿的宋庆龄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宋庆龄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传奇的,她对祖国革命事业的支持和付出、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和帮助,都是她此一生中皆不能抹除的功绩。同时,她对中共组织的信赖与认同,也是她人生故事里最值得记述的一页精彩篇章。

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之时,成为中共组织一员,是宋庆龄的光荣,亦是中共组织的光荣!

文/羽昕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