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文宗”元好問經典詩詞8首,首首都有一名句

作者:使用者50629557809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号遺山,世稱遺山先生。

元好問是著名文學家和曆史學家,因自幼聰慧,有“神童”之譽。亦被尊稱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01

《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别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

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莺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并州應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隻被捕殺後,另一隻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

元好問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并寫《雁丘》辭一阕,其後又加以修改,遂成這首著名的《摸魚兒· 雁丘詞》。

02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前後,詩人已入暮年,時金已滅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鄉,抱定了與世無争的态度,過着遺民生活,他自覺已無能周濟天下,于是隻能堅守自已節操,獨善其身。在這時,詩人創作了這首詩。

03

《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

醉來長袖舞雞鳴,短歌行,壯心驚。

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

三十六峰長劍在,星鬥氣,郁峥嵘。

古來豪俠數幽并,鬓星星,竟何成!

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

一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

古來豪俠衆多,要數幽州和并州為最,可是我這個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輩那樣殺敵立功了,因為我已雙鬓斑白,還能幹什麼呢。

當時金庭君昏政亂,皇族傾軋,國勢日頹,大廈将傾。愛國的詞人,報國無門,凄戚感傷和憤懑之情溢于言表。

04

《鹧鸪天·候館燈昏雨送涼》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

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春風都屬富家郎。

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鹧鸪天·候館燈昏雨送涼》主要是寫離别之情,上片寫行人在旅舍感受到的孤栖凄清;下片陡然一轉,寫富家男女終日厮守,這和詞中主人公的孤獨況味形成強烈的對比。

05

《清平樂·太山上作》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

漳壑風來号萬窮。盡入長松悲嘯。

井蛙瀚海雲濤。醯(xī)雞日遠天高。

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蒙古太宗八年(1236),被羁管于聊城的元好問重獲自由。這年三月,他與友人一同遊覽了東嶽泰山時作此詞。

06

《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

移居要就,窗中遠岫,舍後長松。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

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曆盡磨難的元好問回到家鄉秀容,擇居母親張氏娘家東園。颠沛流離多年方始安定,眼見家鄉甯靜太平,年成豐收,他如釋重負,作了這首曲。

07

《驟雨打新荷》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

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

乳燕雛莺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

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

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此篇作于元代初年,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時,是以曲子在下片抒發了作者深深的苦悶。此曲上片寫景,突出了園中盛夏的特征;下片抒懷,直寫胸臆,感慨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沉郁蒼涼又不失曠達。

08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

人生長恨水長東。

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将底用,從前錯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鐘。

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該詞作于公元1222年(金元光元年),元好問時年33歲。他于前一年中進士,雖有志于世,以氣節自許,無奈蒙古南侵,國将不國。理想與現實、希望與絕望交織胸中,于是有這一首述懷之作。

本文内容及圖檔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資訊,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私信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