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古詩詞中的很多作品反映現實生活,或抒寫作者寄人籬下的悲慨,或表達才不經用的惆怅,或悲歎四處漂泊的無奈。這些作品情感真摯,用語委婉,可是讀起來卻着實令人倍感凄涼。

此時如果讀到一首節奏明快,令人心情喜悅的作品,忽然就覺得耳目一新,就像将一個枯燥的電視節目調到自己喜歡的頻道,立刻就感到精神煥發。下面介紹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楊柳

金代:元好問

楊柳青青溝水流,莺兒調舌弄嬌柔。

桃花記得題詩客,斜倚春風笑不休。

元好問是金代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的很多詩詞作品都深受讀者們的喜愛。作者出生于亂世,見多了生離死别的場景,也親身體驗了王朝更疊的凄楚,是以其詩歌經常會傳達出一種凝重的情感。

可是這首詩卻采用白描手法,沒有晦澀的典故,不見生僻的詞彙,全文如同白話,描繪了春天裡的美好畫面,也反映出詩人舒暢的心情。

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天朗氣清、春暖花開,踏青的人們絡繹不絕,萬紫千紅、碧草如茵,大自然生機勃勃,人們也盡情地放飛自我。詩人也東瞅瞅、西望望,像一個孩子似的,對什麼都感興趣。

首句就切題,詩人緩步慢行在一條清澈的水溝邊,水流汩汩、楊柳青青,一派秀麗春景。自古以來,描寫楊柳的詩句數不勝數,可是詩人卻不落窠臼。柳樹生長在溝邊,暗示出詩人行走在郊外,不僅幽靜安谧,而且因為水質良好,岸邊的柳樹格外青碧嬌柔。柳樹倒映在水中,更顯有色有聲,令人心曠神怡。

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詩人正駐足欣賞,忽然枝頭傳來黃莺悅耳動聽的鳴叫聲。“調舌弄嬌柔”,這幾個字形神兼備,展現出啼莺的婀娜嬌媚之态,也喚起了詩人的聽覺感覺。

熟悉杜甫詩歌的讀者,一定會聯想到他的名句“兩個黃鹂鳴翠柳”,有人就會嘲笑作者是在抄襲詩聖的作品,隻不過将一句拆成兩句。其實也許是巧合,即使是借鑒,作者用黃莺的聲音,引導人們想象其啼鳴的動作和神情,也非常委婉,柳綠莺黃,交相輝映,更烘托出春天的迷人和嬌豔。

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絢爛的色彩、蓬勃的生機,動聽的鳥鳴、婆娑的楊柳,無不讓作者感到興奮和惬意,詩人也盡情地發揮想象,抒寫了一首春天的贊歌。

後兩句更加耐人尋味,“桃花記得題詩客,斜倚春風笑不休。”桃花仿佛是詩人的老朋友,“記得”二字,采用拟人手法,既拉伸了時空,也表明作者不止一次郊遊賦詩,讓美麗的桃花也記憶猶新。

“笑不休”三字,充滿情趣,極具畫面感,花兒就像一位柔媚的佳人,嘲笑這位詩人太癡情,也過于陶醉,完全不顧周圍是否有人注視自己。

元好問的一首絕句,明白曉暢,随口吟出,卻朗朗上口

元好問的這首絕句描寫逼真,充滿生趣,展現出春天的美好和絢爛,更抒寫了作者無憂無慮的喜悅之情。在詩人的筆端,楊柳青青、水流汩汩,黃莺悅耳、桃花怒放,它們也仿佛非常興奮,搖曳于骀蕩春風中,也極大地感染了作者。

“弄嬌柔、笑不休”,既形象生動地描畫出大自然的迷人和生機,又彰顯出詩人早已融入到景物之中,忘記了煩憂和悲愁。全詩音韻和諧,朗朗上口,雖是信手拈來,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也令人回味無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