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文宗”元好问经典诗词8首,首首都有一名句

作者:用户50629557809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元好问是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因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亦被尊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01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

元好问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02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前后,诗人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在这时,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03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

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

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州和并州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

当时金庭君昏政乱,皇族倾轧,国势日颓,大厦将倾。爱国的词人,报国无门,凄戚感伤和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04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主要是写离别之情,上片写行人在旅舍感受到的孤栖凄清;下片陡然一转,写富家男女终日厮守,这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况味形成强烈的对比。

05

《清平乐·太山上作》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

漳壑风来号万穷。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xī)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蒙古太宗八年(1236),被羁管于聊城的元好问重获自由。这年三月,他与友人一同游览了东岳泰山时作此词。

06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

07

《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此篇作于元代初年,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时,所以曲子在下片抒发了作者深深的苦闷。此曲上片写景,突出了园中盛夏的特征;下片抒怀,直写胸臆,感慨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

08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该词作于公元1222年(金元光元年),元好问时年33岁。他于前一年中进士,虽有志于世,以气节自许,无奈蒙古南侵,国将不国。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交织胸中,于是有这一首述怀之作。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