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亭亭攝影報道
高鈴,一個柔弱而堅強的女孩,2013年,母親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有零花錢,不再有母親的疼愛,當時16歲的她,像小草一樣堅韌樂觀,決心靠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今年7月,一份紅燦燦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寄到高鈴家裡,癱瘓的母親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可是看到通知書上的數字,一家人沉默了。7000元的學費,對這個家庭來說可是個天文數字。
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患病的媽媽
清晨,公雞開始打鳴,高鈴已給媽媽梳洗幹淨,做好了早餐。日上三竿,屋裡屋外已經整潔一新,高鈴将被媽媽尿濕的小褥子洗幹淨,一件件晾在衣杆上。烈日當頭,小院裡已經飄出了飯香,高鈴小心翼翼地一口一口喂媽媽吃飯。下午,幹完了所有家務,高鈴坐在媽媽身邊,喂她喝水,講學校的趣事,雖然得不到任何回應,她還是有聲有色地講着。這就是樂陵市黃夾鎮後高村高鈴暑假裡的每一天。
高鈴是今年的聯考生,以592分考取了山東師範大學。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因為家庭的貧困,她的學費到現在還沒有着落。
本來,父親在外當裝修勞工,母親在家做農活,日子不富裕,但平凡而幸福。然而,2013年,高鈴的母親突發腦溢血,查出患有腦膜瘤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兩次手術雖然挽回了生命,卻失去了自理能力。
為了給媽媽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15萬元外債。高華放棄了出門打工掙錢的機會,在家照顧妻子,兩年來靠種莊稼為生,高鈴交學費時湊不夠的時候,隻好找親戚借。
從衣食無憂到一貧如洗,這個轉變對當時隻有16歲的高鈴來說是巨大的。但是這個女孩,沒有向命運妥協,她變得更加努力,更加懂事。“我是家裡的希望,我要用學習改變我們的生活。”
早起晚睡學習她是班裡的“拼命三郎”
“她學習特别拼,似乎從來不知道累。”高鈴的同學孫宴清告訴記者,高鈴在班裡學習最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自從她的母親生了病,她變得更加努力。
高鈴是住校生,每天早上五點鐘,舍友們還在熟睡,她就悄悄起床學習。每天晚上熄了燈,她又偷偷摁開台燈,一直學到半夜。“我從小就有一個大學夢,小時候媽媽就希望我能考上大學,她病倒之後我就下決心,實作我的夢想,也實作媽媽的夢想。”高鈴說着說着就掉下了眼淚,她告訴記者,自從媽媽生了病,爸爸看上去老了十幾歲,她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在學校的餐廳勤工儉學,幾乎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
因為家庭貧困,每年交學費前都是高鈴最難過的時候。“每次交錢我都不敢跟爸爸說,因為我知道家裡沒錢。”高鈴說,“交錢”是家裡最避諱的兩個字,爸爸不說,她也不提,直到開學的前一天,爸爸會把不知道從哪裡湊來的錢交到她手上。“我知道這些錢是找人借的,也知道爸爸不希望告訴我這些,這就成了我和爸爸之間的默契,我不問錢是如何來的,他也從來不講。”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7月,高鈴以592分的好成績考上山東師範大學。她第一時間把通知書拿到母親面前,無法活動的母親嘴唇顫抖着,眼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父親年過半百為湊學費出門打工
高華非常疼愛女兒,為了讓孩子專心上學,他從不在女兒面前提及錢的事情。殊不知,這位憨厚的父親,除了平日裡抽時間做農活,還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湊學費。
這次,當他看見通知單上寫着的7000元學費的時候,心裡一揪,卻沒有在表情上顯露出來。“小鈴辛苦努力考上了大學,不能再讓她有太多心理負擔,學費的事不能成為她的牽絆,說什麼我也要讓孩子上大學。”高華堅定地說。
高鈴暑假在家裡照顧媽媽,高華找了一份瓦工的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出門,中午回家匆匆吃點飯又繼續去幹活。“還不知道能掙多少錢,先把孩子的學費湊起來。”高華說,目前隻湊齊了4000元,還差3000多元。
如今,高鈴的“大學夢”已經近在咫尺,她也想像其他同學一樣能夠走入大學校門,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您願意伸出援手,幫助高鈴圓了大學夢,請撥打本報熱線2220000或記者電話186534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