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作者:枕夢子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句話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發出過為國為民的聲音,或慷慨激昂蕩氣回腸,或痛心疾首惋惜不已;又有多少勇士為救國家于危難中,或棄筆從戎浴血戰場,或曲線救國盡心盡力。

有國才有家是我國傳承多年的精神,正因有了這種匹夫有責的想法,才鑄就我國的偉業。

在我國近代史上,就有那麼一位曲線救國的愛國人士。毛主席曾說新中國的勝利離不開這四個人,他們是:重工業的張之洞,紡織業的張謇,交通運輸業的盧作孚,化學工業的範旭東。

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當一個國家民族工業的生死存亡全掌握在一個船運公司企業家手裡時,這段故事的傳奇色彩就更顯濃厚,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企業家盧作孚。

他是愛國企業家的代表,實業救國的英雄,就是這麼一位仁人志士晚年死因卻衆說紛纭,這到底是為何呢?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盧作孚

1893年的盧作孚出生在重慶合川的普通家庭中,自幼勤奮好學,天資聰穎,由于家境貧寒,上到國小便辍學回家,開始自己的自學之路。

辛亥革命時期盧作孚參加同盟會,從事反清保路運動,後又在上海,北京等地從事新聞編輯工作。不僅如此,盧作孚深知要改變國家就要從教育事業抓起,提高國民素質,增強革命積極性。豐富的經曆給盧作孚為日後的道路打下了基礎,他知道救國救民不能局限于軍事上,必須力尋改變。

在成都群眾通俗教育館的工作,使盧作孚接受了許多人文藝術的思想,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有許多的文人來這裡座談,傳統文化并未對國家起到顯著作用,終于在1925年秋盧作孚決定棄學從商,實業救國。

可想法是容易要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首先要選對一個正确的方向,盧作孚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學習,發現揚子江上遊航業十分蕭條,而且設施十分簡陋,不能起到有效便捷的運輸效果。盧作孚敏銳地察覺到這一商機,于是迅速開始籌資創辦。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盧作孚的船

通過不斷地走親訪友和實地調查,終于籌集到了八千元的資本,看着來之不易的創業基金,盧作孚親自到上海選購了一艘淺水鐵殼小船,并在嘉陵江渝地帶開辟了一條航線。

萬事開頭難,購買船隻和開辟航線是公司發展的第一步,萬事俱備他把運輸的目光放在了普通人身上,由于江渝一帶水運不便,給周圍的老百姓們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起初人們對他抱着懷疑的态度,不敢坐他的船。

盧作孚就以身作則,親自上船接待旅客,并提出“一切為了顧客”的口号,上至管理層下到服務員盧作孚一一俱到。

顧客見他如此用心便也沒什麼顧慮了,一時間深受群眾喜愛,在社會上受到不少好評,就這樣盧作孚的“民生号”生意越來越好,顧客應接不暇,逐漸步入了正軌。這算是他生意上的第一次成功,對于他來說有着不同凡響的意義。就這樣盧作孚開始了他實業救國的第一步。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盧作孚|右四

1930年夏,正值季風和煦,盧作孚帶領公司人員遊曆東北等地,見到日本人在東北的所作所為,才知道他們如此處心積慮就是為了壟斷東北市場,但國人都處于懵懂狀态,對此尚不可知,一旦東北各地沒于日軍後果不堪設想。

想要有立足之地首先在商業上就有強大的靠山,但這時盧作孚的航運業也遭受到了日軍的排擠,不少船隻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同年九月川江上中國的船隻遭受排擠,不僅是日軍的輪船在川江上肆無忌憚地行駛,還有不少國外的輪船公司也企圖壟斷輪船市場,此時華輪公司将面臨破産的地步。

面對這種形勢,盧作孚站了出來,首先就要從根本問題上解決,并明令外國輪船進出港口必須出示相關證明。這點能有效篩選那些不懷好意的輪船公司,并能起到宣示我國領土主權的作用。

自鴉片戰争以來我國在領土方面就少了些許血腥,才使得外國船隻在我國河道上胡來。

盧作孚此舉一出便引起廣大群眾的支援,開啟了外國船隻接受中國相關部門檢查的先例,廢除了甲級船員必須用外國人的正常,提出外國艦隊損毀中國船隻必須作出賠償的做法。鼓舞了人民群眾的士氣,打擊了外國輪船公司的氣焰,維護了民族尊嚴,為民族企業起到了表率作用。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鴉片戰争

另外盧作孚還主張所有華輪公司統一戰線,齊心協力共同作戰。此事過後民生公司勢頭越來越盛,在盧作孚的上司下,将川江航運面臨破産的公司收編,開展了化整為零統一川江航線的執行個體,至此民生航運公司步入正軌。

盧作孚先生之是以能作為實業救國的代表,就是他堅韌不屈的商業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道德品質。

抗日戰争期間盧作孚先生多次為部隊轉運物資,保障革命的後勤工作,為我國的抗日戰争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這也是盧作孚先生棄學從商的初衷,抗戰的勝利是集結各個方面的因素,任何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尤其是運輸方面,盧作孚先生的民生航運公司在整個抗戰期間,搶運各類人員150萬餘人,物資達到100萬多噸。

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當一個人成功的意義是為了國家時,那麼他便已經很了不起了。可就是這麼一位功勳卓越的人,晚年的死因卻衆說紛纭。

1952年2月8日晚盧作孚在家中離世,死因是安眠藥服用過度。可盧作孚先生一生光明磊落,剛正不阿,是何事會到服用安眠藥的地步?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民生公司

原來民生公司後期經營不善,公司收支失衡,陷入窘境,不僅内部出現腐敗沖突,還對盧作孚先生的名聲造成負面的影響,可謂是内憂外患。

民生公司召開員工大會,為的就是揭發資方腐蝕國家幹部,可一些投機倒把的不法分子避重就輕,空喊口号,誇大其詞,把台下的盧作孚氣得不輕。就這樣,一步一步壓垮了盧作孚先生,成為他晚年自盡的導火索,這樣的結局着實令人惋惜。

盧作孚先生逝世後,遺囑内容引起廣泛讨論。根據盧作孚之子所說,父親遺囑内容從未向外界透露半點,但社會上卻流傳了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大多數是以訛傳訛的謠言,根本是為博人眼球胡亂編造。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民生公司大會

據其子對遺囑内容做出聲明,盧作孚逝世後将會把民生公司股份全部上交給國家,事實上盧作孚夫人也是以照做,可見他的政治覺悟。還有一點是囑咐兒女要照顧母親的生活,讓其安享晚年。

盧作孚先生雖是民生公司經理,但多年的積蓄都用在了慈善事業上,以緻于晚年時期家中經濟窘迫。見字如面,其子見遺囑中父親這般無私的精神,不禁汗顔,他自知沒有父親那般的魄力。

還有父親在遺囑上特地囑咐他們要照顧好自己的母親,家中本就經濟緊張唯恐他母親生活不便,是以特地在遺囑中留下這一條。可其子見父親擔心母親的生活,不由心生愧疚,是自己有所不及才會導緻父親心有牽挂,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其子家中一片沉寂,默默無聲。

1952年,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自殺,遺囑中讓子女照顧好母親為實業救國毅然棄學從商打破陳規重振國人雄風晚年死因背後令人惋惜不已一生為國值得人人尊敬

盧作孚先生深知教育乃國之根本,晚年時期投資建築多所學校,圖書館,為無數學子提供了教育條件。安得廣廈千萬間,為天下寒士有了讀書之地;

創辦民生公司,開辟航線,為人民群衆提供便利,帶動經濟發展;敢于挑戰外國輪船公司,為民族企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為國為民實業救國,為我國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可以說盧作孚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最傑出的企業家,潔身自好一生,成也民生敗也民生。晚年竟會發生這種事事,令不少人唏噓不已,他的好友晏陽初曾在悼詞中寫道:像作孚這樣的正人君子,愛國人士,了不起的實業家,國人應當敬重。

然而他的結局竟是如此悲慘。我為國家傷心,我為摯友哀恸。是啊,這麼一位愛國實業家的離世,是人民的損失,亦是國家的損失。我們将永遠抱着崇敬之心緬懷這位傳奇人士,繼承弘揚為國為民的大義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