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作者:冷熱軍事史

作者: 廣告狂人李

早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德國海軍的"知識分子"就一直在關注新型航空母艦。在傑德蘭海戰争結束不到半年後,建造計劃被德國海軍列入議程。

最初,德國海軍計劃改造過時的裝甲巡洋艦USS Ron和輕巡洋艦USS Stuttgart。但德國海軍很快拒絕了這一計劃,因為将兩艘具有一定作戰能力的軍艦改裝成作戰能力未知的測試軍艦,感覺有些暴力。最終,這兩艘軍艦進行了有限的改裝,并兼職擔任水上飛機母艦。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阿爾弗雷德·馮·蒂皮茨伯爵,第二帝國公海艦隊的真正創始人

專用的航母被戰前在德國的意大利人訂購的渡輪Essonia所取代。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關閉的渡輪雖然按照民用标準,但具有相當好的基礎(125,000噸滿載容量和21節的速度)。隻要進行合理的改裝,他們應該能夠執行巡洋艦的任務,成為德國公海艦隊的一員。

然而,如何改裝,卻成為德國船舶工程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為這是一艘全新的船,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德國工程師也沒有長時間頭痛,因為這艘船來得太晚了。

翻新工程始于1918年1月,十個月後,即1918年11月,德國投降。1922年,這艘船被賣給一家德國公司進行拆除,并在其他船上安裝了關鍵的鍋爐和主機。與在斯卡帕灣死于"彩虹"下的公海艦隊相比,這個結局并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傷。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即将沉沒的德爾弗林格巡洋艦

德國海軍和航空母艦的故事已經結束。1929年,再次啟動了航空母艦的發展。那一年,魏瑪共和國議會準許了兩艘"航母巡洋艦"的資助計劃。現在看來,該計劃更像是對當時波蘭和法國刺激措施的回應,有點像賭博。

是以,當情況緩和時,該計劃很快被取消,資金用于建造德國級3号小型戰列艦。在這個計劃中,德國海軍唯一的收獲是,航母的潛在價值是由決策層來認識的,在"心理"上有一定的積累。

幾年後,随着納粹的掌權,德國的軍費開支爆炸式增長。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的簽署使德國海軍重新武裝起來。所有這一切讓控制着德國海軍的雷德爾希望,重組海軍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航空母艦是該計劃的關鍵部分。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雷德爾,德國海軍上将

問題是,德國不知道如何開發航空母艦。毫不奇怪,德國作為海軍強國的時間太短,缺乏相應的積累。公海艦隊的崛起實際上是對皇家海軍的模仿,憑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經驗,英國人肯定會對德國伸出援手,确實如此。

幸運的是,日本和德國由于各種原因成為盟友,日本聯合艦隊成為德國海軍的參考對象。當時,聯合艦隊在航母研發和使用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世界海軍曆史上第一艘特制航母是聯合艦隊的鳳翔号。

1935年夏天,一支由25名成員組成的德國探險隊來到日本。令日本人驚訝的是,德國人并沒有首先看到更大的噸位的赤城,Gaga,而是對更小的龍更感興趣。作為一艘航空母艦,龍龍号隻有8000噸排水量,但多達48架飛機。更瘋狂的是,日本工程師以與USS Assault相當的速度在小型趴闆内放下了一個雙層機庫和12門127毫米加農炮。這個小而全副武裝的想法非常符合德國人的真正需求。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現代繪畫中的航空母艦龍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德國人不得不改變主意。今年9月,聯合艦隊在對抗演習中遭遇台風,兩艘驅逐艦頭部被海浪切斷,四座驅逐艦艦橋和兩艘航母甲闆受損,幾艘軍艦開裂......在這兩艘航空母艦中,有德國青睐的龍龍号。

考慮到北海的海況,德國代表團得出結論,小型航空母艦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德國海軍需要中型和重型航空母艦。于是焦點轉移到了車城号航空母艦上。

赤城對德軍毫無保留,使團看了看該艦,還獲得了大量相關資訊,馳城的一些設計細節也給德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在航空母艦上的操作方式讓他們知道如何操作航空母艦。通過這次遠征,德國的航母建造真正走上了正軌。

1935年11月,德國海軍部與德國造船廠簽訂了建造A和B艦的合同。然而,由于原定的平台被格奈森瑙号戰列艦占領,直到1936年12月28日才在A型艦上鋪設了第一根龍骨。為了等待A船,早先的B船的建造進度也被刻意放慢。同時,一些配套工作,如飛機阻擋系統、升降機建設和實驗也在穩步推進。

由于缺乏相關施工經驗,工程進度嚴重拖延,直到1938年12月8日,A号船才被宣布下水。盡管存在這些問題,但大佬的倒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限制已被徹底打破,德國又重新成為世界海軍強國......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格奈森瑙号戰列艦巡洋艦

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希特勒帶領一群納粹軍事和政治上司人參加了儀式。在水之後,齊柏林飛艇的裝甲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一度高達80%。但為時已晚,幾個月後,1939 年 9 月 1 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正式爆發,納粹德國坦克的洪流沖毀了波蘭的防禦工事。

随着戰争的進行,建造過程受到很大影響,齊柏林飛艇的姊妹艦被直接下令關閉。本應用于航空母艦建造的大部分人力和物力資源被轉移到U型潛艇建造上,而U型潛艇的建造效率更高。10月,U型潛艇的優先級提高到最高水準,大部分新大型艦艇的建造被取消,隻有包括齊柏林飛艇在内的五艘在建大型艦艇被允許繼續建造。

很快,事情又發生了變化。1940年,随着德國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的開始,中小型艦艇成為納粹海軍最需要的東西,大型艦艇的建造被叫停。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齊柏林飛艇号航空母艦的想象完成

考慮到齊柏林飛艇的真正完成至少需要10個月的時間,該裝置于1940年4月暫停,該船的火炮和大部分已安裝的高射炮被拆除,運往挪威以加強其防禦。雖然希特勒有時會談論這艘大船,或者類似的東西,但它是用言語寫成的,沒有實現。齊柏林飛艇也被德國海軍藏在角落裡。

直到1941年,當閃電戰在東線實際上已經破産,因為德國裝甲部隊在莫斯科下方,德國人才陷入了他們最不可接受的兩線戰鬥的尴尬之中。英國空戰的經驗表明,岸基飛行員不足以壓制英國皇家空軍,發展海基航空兵是必要的。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希特勒和德國海軍的高層對日本聯合艦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幾支航空艦隊的驚人表現感到震驚。與自己海軍的糟糕表現相比,元首的心再次高高飄揚。1942年4月,希特勒召開特别會議讨論航母問題,對工程的進展提出了大膽的要求:1943年底,航空母艦達到了作戰使用的地步......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日本的湘河級航空母艦

想象之善,總能抵擋不住現實的骨頭,随着形勢的惡化,元首對水面艦艇部隊完全失去了信心,1943年1月憤怒地決定退役所有大型水面艦艇,停止建造未完成的艦艇。齊柏林飛艇最終被遺棄,并最終被遺棄在斯塔丁(今波蘭的什切青)慢慢沉沒。

1945年4月,當蘇聯紅軍接近斯坦丁時,這個大家夥已經被遺棄了兩年,國家無窮無盡:武器和大部分輔助設施早已拆除,火控系統根本沒有安裝,電氣裝置和彈射器隻安裝了一部分,艦載飛機已經開發但最終被取消......隻有電力系統是完整的,維修和修理幾乎無法運作。控制系統也基本齊全,使船舶移動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艘船的問題很小,但戰敗的德國人已經耗盡了時間和精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德國海軍在地面上的最高指揮官選擇摧毀航空母艦,以免落入蘇聯手中。最終,唯一接近完工的德國航空母艦沉入海底。

但故事還沒有結束。8月,這艘船被蘇聯人打撈上來,送回家進行測試。直到1947年8月,蘇聯人為了避免撕裂與美國和英國的皮膚,在完成測繪後将該船作為目标船沉沒。在這個過程中,蘇聯首先接觸到了真正的航母,也獲得了關于航母反擊能力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說是非常豐碩的。

齊柏林飛艇的一生起起落落。德國人不可靠的設計理念注定了這艘船的命運。在最初的計劃中,德國人隻想把他作為闖入船的輔助船,為俾斯麥号,泰爾皮茨号和海中的狼号撐起一把空氣傘。

問題是,即使它确實有效,其效果也非常有限。因為皇家海軍龐大的戰列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艦隊将粉碎這把傘下和傘下的一切。有趣的是,後來由蘇聯建造的基輔級巡洋艦也采用了類似的方法。不同之處在于,在蘇聯體系中,核潛艇才是真正的主角。

為什麼納粹航空母艦齊柏林飛艇沒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它?

基輔的問題,就像齊柏林飛艇的問題一樣,尚不清楚

此外,德國主要面向北海和波羅的海。這兩個海域都相對較小,很多時候岸基飛行員可以應付。航空母艦的發展有些浪費資源的感覺,是以會有戰争進展順利,航空母艦停工的奇怪現象。結果,1938年底下水的航空母艦直到1943年才完工。

最重要的是,德國人在海軍戰略中迷失了方向。總是不知道想要什麼,對手是誰。是以一再犯錯,但可惜的是,曾經輝煌的航空史上的齊柏林飛艇,卻為另一個航史揚光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