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代社會親生兒子活埋母親與古代孝子郭純哭母為一丘之貉

作者:九思國學館

近期,獲得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事件莫過于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男子馬某某活埋親生母親事件。

根據報道,5月2日晚上8點,馬某某用手推車将癱瘓在床的79歲母親拉到一個廢棄墓坑活埋,觸犯了人類社會的底線,受到司法重裁,一審獲刑十二年。

我們很難想象在物質文明極度發達的今天還有這種駭人聽聞的事件,如果說此人不講孝順到了極緻一點都不過份。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們發現此類事件還真有先例可循,在漢唐時期就有利用所謂孝心為自己牟利的事件。

《朝野佥載》記載了一則孝子郭純哭母的故事。

東海孝子郭純喪母,每哭則群烏大集。使檢有實,旌表門闾。後訊,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餅于地,群烏争來食之。其後數如此,烏聞哭聲以為度,莫不競湊,非有靈也。

現代社會親生兒子活埋母親與古代孝子郭純哭母為一丘之貉

此處的東海是地名,指東海郡,古代一般隻把名字寫出來,郡、縣都省略。

東海郡有一個孝子叫郭純,他的母親去世了。郭純每次因為思念母親而痛哭時,就有許多烏鴉聚集到他家庭院上空。

當地的地方官-刺史調查後發現确實如此,于是官府為這位孝子立牌坊,用來表彰他這一族人。

旌表意思是表彰,多指官府為忠孝節義的人立牌坊賜匾額,以示表彰。

門闾一般指城門和裡門,這裡指代郭純這一個大家族。

本來是一個的講孝順的社會典型,結果劇情開始反轉,令人大跌眼鏡。

後來得到消息,原來這位孝子每次痛哭前,就在院子裡的地上撒餅子,成群的烏鴉争着來搶食。

以後多次這樣做,烏鴉聽到哭聲就認為是有餅子吃了,沒有不争相趕來的,并不是烏鴉有靈性,被孝子所感動。

很明顯,這個故事重點是抨擊郭純僞孝的行為。馬某某活埋自己的母親是真不孝順,郭純則是假裝孝順,二者并無本質差別。

現代社會親生兒子活埋母親與古代孝子郭純哭母為一丘之貉

故事到此并沒有結束,如果我們要真正了解郭純為什麼要假裝孝順就必須了解曆史上的舉孝廉制度。

漢武帝時期選拔官員不是通過考試,而是通過地方舉薦。

郡國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推薦本地具有孝順品行的人,具有廉潔行為的人給朝廷,是以孝順、廉潔的知名度高是做官的一種途徑。

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把自己包裝成孝順的子女,廉潔的士人。

郭純假裝孝順也是為了讓自己從官府得到好處。由于此種歪風愈演愈烈,導緻各種奇葩的事情層出不窮,有一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這種社會現實。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雞。

到了舉孝廉制度推行的後期,有的人為了拼命攀比孝順的程度,竟然使出了割自己的肉來敬奉父母的狠招;有的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廉潔,弄虛作假,人前破衣爛衫,人後錦衣玉食。

一個很有名的所謂孝順的例子。東漢一個叫趙宣的讀書人在父母死後,搬到墓道裡面去住,一住就是20多年,成為天下聞名的“大孝子”。

當地政府争先恐後地請他出來做官。後來發現他在墓道裡面生了五個孩子,納了幾房小妾。

孝心本應由心生,為人子女孝順父母天經地義,是以有人說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連人世間最最純潔的親情都被名利羁絆,與禽獸何異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