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文翻譯:世說新語·向秀違心貶巢許【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作者:三行譯站

說明:翻譯共分四行:

1.原文;    2.逐字直譯;

3.意譯,力求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4.重點字詞或知識點的說明(必要時)。

古文翻譯:世說新語·向秀違心貶巢許【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本篇在《晉書》中也有記載,要完整了解這個故事,最好将兩處記載合參:

康既被誅, 秀應本郡計入洛。文帝問曰:“聞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帝甚悅。

比起《世說新語》,《晉書》的記載有兩處較大的不同:

1.多出了“未達堯心”。

2.結尾處,《世說新語》為“王大咨嗟“,《晉書》為“帝甚悅”。本來“咨嗟”有兩種了解方式:一是正面的“贊歎”,一是内涵複雜的“歎息”,結合《晉書》來看,以“贊歎”為是。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司馬昭表面上是問向秀對古代隐士巢父、許由的看法,實際上是借古喻今,問他對當代隐士嵇康的看法:

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向秀豈不明白司馬昭的意圖?但他做不到嵇康那樣堅守信念、不計生死,他屈順了權利,對巢許(嵇康)進行了口誅:《晉書》中“未達堯心”一句更是将殺害好友的司馬昭與“堯”相提并論,隐晦地表達了對司馬氏篡取皇位的默許:

緊接着這個故事,《晉書》就寫道:

秀乃自此役,作《思舊賦》雲: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并以事見法。嵇博綜伎藝,于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逝将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想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

“見風使舵”的向秀,内心糾纏着痛苦、屈辱、無奈、追憶、懊悔……他不是單純為了趨利避害而毫無原則的小人,可他明明知道什麼是正确的路,卻終因顧忌、軟弱、疑慮、患得患失,而隻能在另一條路上一面熱切地望着那個遙不可及的目标,一面漸行漸遠,直至那目标越縮越小,最終隐沒在黑濃的迷霧之中。

人性經不起考驗,芸芸衆生的我們都是向秀,而非嵇康。對于堅守信念、不計生死的嵇康,我除了敬佩,并無話說。而對于向秀,我既不能恨他——否則就是恨自己;又切齒痛恨于他——他照出了我卑微的影子。

判斷一個時代的好壞,就看向秀與嵇康能不能安安心心地打一輩子鐵。

古文翻譯:世說新語·向秀違心貶巢許【正文翻譯】【站長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