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作者:漂江孤影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今天要講述的革命英雄與蘇轼的這首詞一樣豪情萬丈,他在大西北的廣袤土地上譜寫了一首傳奇的詩歌,他便是壯烈犧牲後被敵人割下頭顱,連全屍都沒有留下的董振堂。

更令人唏噓的是,董振堂的長子和父親一樣犧牲在戰場,而他的妻子獨自帶着次子和小女兒在安徽落魄生活,直到毛主席與周總理派人打聽到他們的住所,提供生活保障,他們的生活才漸漸好轉起來。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董振堂從小家庭條件不好,但憑借自身刻苦努力的品質,他還是一路升學,最終考上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軍事知識。

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董振堂接觸到很多愛國救民思想的書籍,漸漸地受到影響,他深知若繼續在學校讀書,學的都是一些紙上談兵的知識,根本無法挽救國家、人民。

是以他決定投筆從戎,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當時馮玉祥上司的國民軍,并在1926年升任旅長的職位。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後來發生中原大戰,馮玉祥的軍隊被蔣介石收編,董振堂成為國民黨軍隊的一員,可心懷抱負的董振堂發現自己與國民黨軍隊的救國理念并不一緻,這種思想上的不同讓他的内心無比煎熬,本想大展宏圖拯救祖國的他卻被一件事徹底寒了心。

彼時,董振堂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第二十五師73旅的旅長,蔣介石并不重視他們這一支被收編的“雜牌軍”,并且下令讓他們向江西出發,進攻紅軍,意欲讓他們兩敗俱傷。

無奈領命的73旅傷亡慘重,被逼退到當時被紅色區域包圍的甯都,也就是這個時候,董振堂和他的戰友們感受到紅色思潮,接觸到共産黨的政治思想,這讓他如同找到一束指明前方道路的光。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真正讓董振堂打定主意投奔中國共産黨的便是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變。當時大批國民黨部隊駐守在東北,日軍也将戰略目标轉向東北地區。面對敵軍的蠻橫侵略,國民黨政府竟采取綏靖政策,将祖國的領土拱手相讓與敵人,讓無數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董振堂曾說:“戰争有勝就有敗,但真正讓人憤怒的是自己人的不抵抗。”

在1931年12月14日這一天,董振堂在甯都發動起義,帶領整個73旅投身紅色革命,他帶來的士兵人數與裝備數量,對當時的工農紅軍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董振堂一生戰功無數,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長征路上他的重大貢獻,他所指揮的紅五軍團肩負着長征全軍的後衛工作。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戰略轉移。路上條件惡劣,爬雪山過草地,還要抵禦敵人的追擊。董振堂奉命率領全部将士同敵軍對抗,為紅軍長征解決後顧之憂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我軍向西突破三重封鎖線的時候,狡猾的蔣介石便判斷我軍正在将戰略部署轉移至湘鄂西,若讓紅軍在湘鄂再建立一個蘇區,那便對他是一個莫大的威脅,不過他确信湘江這條暗流湧動的大河,便是阻止紅軍步伐的天然封鎖線。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他決定将紅軍全部扼殺在湘江,蔣介石下達“将紅軍殲滅于湘江以東地區”的指令,聯合五個地區二十五個師的軍閥部隊,累計動用近三十萬人。

董振堂帶着負責殿後的紅五軍團與國民黨軍隊周旋,巧妙利用其黨内軍閥之間的沖突,使國民黨軍隊打擊紅軍的任務顯得力不從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紅軍長征的先遣部隊順利渡過湘江。聽到這一消息的蔣介石怒火中燒,嚴厲斥責參加戰鬥的國民黨湘軍、粵軍與桂軍。

迫于政權的壓力,在搶渡湘江後期,來自四面八方的國民黨軍隊開始合圍。看到這一情況,紅軍的中央政委下達指令,讓紅五團無論如何“不惜一切代價,堅守二到四天”。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董振堂與紅五軍團并肩作戰,全軍在湘江邊與國民黨軍隊血戰三天三夜,戰況何其慘烈,軍團失去了一個師長和參謀長胡震,全部傷亡達到兩千多人。雖損失慘重,但他們始終沒有讓國民黨軍前進一步。

順利渡湘江的紅軍繼續前進,經過艱難險阻,終于到達金沙江。

金沙江的地理位置險要,稍有不慎就有被敵軍逼進深山的可能,蔣介石當然不會放過千載難逢的時機,他立即下令将渡口封閉,毀掉江上的渡船,在岸邊設下重重埋伏。

當紅軍隊伍到達金沙江畔時,江上隻發現了一條船,正在舉步維艱之際,當地老鄉伸出援手,幫助紅軍又找到六條船。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幾萬人的部隊,靠這幾條船渡江最少要八九天的時間,而敵人正在迅速朝他們追趕過來,是以為大部隊争取時間的這一重擔,便又落在董振堂以及後衛部隊的肩上。

董振堂帶着本就傷亡慘重的紅五軍團,與敵人又開始新一輪的殊死搏鬥,憑着讓部隊順利過江的信念,他與戰友們在江邊嚴守9天9夜,那時的他早已做好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準備。

最終他憑借出色的作戰能力,圓滿完成了這一次艱難的後衛任務,紅軍主力全部順利過江。紅軍能圓滿會師,與董振堂的後衛掩護密不可分,長征結束後,黨内部授予他“鐵流後衛”的榮譽稱号。

可英雄畢竟也是血肉之軀,1937年1月,董振堂率軍西出,到達當時還未被解放的甘肅。初到甘肅時,他一切順利,攻占甘肅高台縣。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這一時期的紅五軍團總體實力已經不及當初,雖然是軍團的編制,總人數卻不足4000人,而敵軍将領馬步芳帶着兩萬多人的兵馬包圍高台縣。

他們又奮力抵抗9天9夜,最終因兵力懸殊而戰敗,董振堂将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在西北大地上結束自己戰功累累的一生,時年僅42歲。

馬步芳更是喪心病狂地将他的頭顱割下,在城門上示衆,一代革命烈士到最後竟都沒有留下全屍。

董振堂短暫的一生基本都是在馬背和戰場上度過的,可對于家人、朋友、下屬他卻有着铮铮柔情。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曾在長征途中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隊伍中有一位懷孕女戰士忽然腹痛分娩,董振堂為了保護這位母子的平安,率軍與尾追敵人激烈一戰。女戰士順利産子,董振堂卻遭到士兵的質疑和埋怨。

“為了一個孩子值得嗎?”這位士兵質問道,董振堂卻說:“我們帶兵打仗保護國家,不就是為了那些婦女孩子能過上好日子嗎?何況她還是我們的戰友。”

其實看到那個孩子,董振堂會想到遠在千裡的妻子孩兒,他的妻子名叫賈明玉,為董振堂誕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由于董振堂是軍人的緣故,多年來與妻子一直都是聚少離多,小兒子董用威更是對父親的印象隻來自于母親的口述。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賈明玉常對孩子們說,他們的父親是個又善良又正義的男人,雖然沒怎麼陪伴過孩子,但他絕對可以成為每個孩子的榜樣。

分離很多年,再次見到父親時,董用威已經13歲了。那時他看到這個面色冷峻的男人,心裡怯生生的,絲毫看不出他哪裡善良。直到他看到父親看着母親時的眼神,拉着母親的手去給她買新衣服、教她讀書寫字時,他才明白父親的善良和柔情都給了家人。

面對父親的柔情,董用威也敞開心扉,與父親一同玩耍。董振堂時常抱起兒子用胡茬紮紮他的小臉。開始這樣的溫馨場面并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戰亂剛剛熟絡起來的父子二人又一次分離了,可沒想到這次的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賈明玉後來與記者回憶,剛剛分開那會兒,董振堂隔段時間就會寄一本書回來,翻開書滿滿都是他寫的批注,見字如晤,這些書都成了賈明玉一生的珍藏。

“我從不擔心他,”賈明玉說:“他這個人從沒什麼壞毛病,不抽煙不酗酒不找小老婆,他答應過我的。”說這話時,已年過花甲的她眼神依舊亮閃閃的。

董振堂寄來的這些書,深深影響着他的兒女們,大兒子董光楹加入中國共産黨,為革命事業所奮鬥着;二兒子董用威刻苦讀書,最終成為國家進階工程師;女兒董光苔也走上讀書的道路,畢業後留校工作。

就這樣一家人天天都翹首盼望着董振堂凱旋,可誰也沒料到再次得知董振堂的消息時他已經犧牲了五年。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得知這一消息的賈明玉一家悲痛欲絕,他們滿心期待一家團圓,卻沒想到早已陰陽相隔。

更讓賈明玉難過的是,她的大兒子在一次戰鬥中光榮犧牲。

父親犧牲的消息來得太過突然,以至于小兒子董用威始終有一種執念,他與父親的老戰友分析了高台一戰,他們十分不解,父親在當時被譽為常勝将軍,實戰經驗和軍事知識都很豐富的他明明有突圍逃脫的機會,為何他還是死守着高台縣城,最後被馬步芳俘虜。

母親賈明玉卻一語道明原因,她說自己太了解丈夫了。當時董振堂攻占下高台,便視高台縣城的百姓為自己的生命一般,是以他甯可與城共存亡,也不願灰溜溜地被馬步芳的軍隊打跑,若他沒有拼死守護縣城内的百姓,那他的餘生,内心也不會安甯。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解決了這個疑問,還有一個問題多年來一直牽絆着董用威,那便是父親頭顱的去向。可在那個戰亂年代,又是被馬步芳那等窮兇極惡的人割下,想找到更是難上加難。

經過多方打聽,也許老天不忍心讓這位革命烈士身首異處,有消息稱董振堂的頭顱示衆後被放置在了一所醫院中,泡在酒缸裡儲存着,但因為儲存不當,烈士的頭顱最終腐壞了,便被人随意地埋在了青海西甯的一處城牆腳下。

找到父親頭顱時,兒子董用威已經是91歲的高齡,母親賈明玉已去世多年,她臨死前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找到丈夫的頭顱與她合葬。現在這對恩愛夫妻終又團聚,而這位烈士的名字也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中,刻在大西北人民的心中。

董振堂:死後被割頭示衆,長子亦烈士,次子91歲找到其頭顱下落

“甯都豪氣千秋在,高台雄風萬古傳。”這是高台縣烈士陵園中董振堂紀念亭上的楹聯,也是高台縣人民世世代代對他的紀念與感謝。

1986年,高台縣原解放軍藝術院院長作詩《董振堂楊克明同志千古》稱贊董振堂、楊克明為首的革命烈士:“昔言講學設高台,未料城崩動地哀。董楊血戰抛頭顱,此來含情尤緬懷。”

不但如此,他的革命精神也在世代流傳,愛國、忠國、報國,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該恪守的人生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