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作者:漂江孤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今天要讲述的革命英雄与苏轼的这首词一样豪情万丈,他在大西北的广袤土地上谱写了一首传奇的诗歌,他便是壮烈牺牲后被敌人割下头颅,连全尸都没有留下的董振堂。

更令人唏嘘的是,董振堂的长子和父亲一样牺牲在战场,而他的妻子独自带着次子和小女儿在安徽落魄生活,直到毛主席与周总理派人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提供生活保障,他们的生活才渐渐好转起来。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董振堂从小家庭条件不好,但凭借自身刻苦努力的品质,他还是一路升学,最终考上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知识。

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董振堂接触到很多爱国救民思想的书籍,渐渐地受到影响,他深知若继续在学校读书,学的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知识,根本无法挽救国家、人民。

所以他决定投笔从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当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并在1926年升任旅长的职位。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后来发生中原大战,冯玉祥的军队被蒋介石收编,董振堂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员,可心怀抱负的董振堂发现自己与国民党军队的救国理念并不一致,这种思想上的不同让他的内心无比煎熬,本想大展宏图拯救祖国的他却被一件事彻底寒了心。

彼时,董振堂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五师73旅的旅长,蒋介石并不重视他们这一支被收编的“杂牌军”,并且下令让他们向江西出发,进攻红军,意欲让他们两败俱伤。

无奈领命的73旅伤亡惨重,被逼退到当时被红色区域包围的宁都,也就是这个时候,董振堂和他的战友们感受到红色思潮,接触到共产党的政治思想,这让他如同找到一束指明前方道路的光。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真正让董振堂打定主意投奔中国共产党的便是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当时大批国民党部队驻守在东北,日军也将战略目标转向东北地区。面对敌军的蛮横侵略,国民党政府竟采取绥靖政策,将祖国的领土拱手相让与敌人,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董振堂曾说:“战争有胜就有败,但真正让人愤怒的是自己人的不抵抗。”

在1931年12月14日这一天,董振堂在宁都发动起义,带领整个73旅投身红色革命,他带来的士兵人数与装备数量,对当时的工农红军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董振堂一生战功无数,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长征路上他的重大贡献,他所指挥的红五军团肩负着长征全军的后卫工作。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战略转移。路上条件恶劣,爬雪山过草地,还要抵御敌人的追击。董振堂奉命率领全部将士同敌军对抗,为红军长征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军向西突破三重封锁线的时候,狡猾的蒋介石便判断我军正在将战略部署转移至湘鄂西,若让红军在湘鄂再建立一个苏区,那便对他是一个莫大的威胁,不过他确信湘江这条暗流涌动的大河,便是阻止红军步伐的天然封锁线。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他决定将红军全部扼杀在湘江,蒋介石下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的命令,联合五个地区二十五个师的军阀部队,累计动用近三十万人。

董振堂带着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巧妙利用其党内军阀之间的矛盾,使国民党军队打击红军的任务显得力不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红军长征的先遣部队顺利渡过湘江。听到这一消息的蒋介石怒火中烧,严厉斥责参加战斗的国民党湘军、粤军与桂军。

迫于政权的压力,在抢渡湘江后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合围。看到这一情况,红军的中央政委下达命令,让红五团无论如何“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二到四天”。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董振堂与红五军团并肩作战,全军在湘江边与国民党军队血战三天三夜,战况何其惨烈,军团失去了一个师长和参谋长胡震,全部伤亡达到两千多人。虽损失惨重,但他们始终没有让国民党军前进一步。

顺利渡湘江的红军继续前进,经过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金沙江。

金沙江的地理位置险要,稍有不慎就有被敌军逼进深山的可能,蒋介石当然不会放过千载难逢的时机,他立即下令将渡口封闭,毁掉江上的渡船,在岸边设下重重埋伏。

当红军队伍到达金沙江畔时,江上只发现了一条船,正在举步维艰之际,当地老乡伸出援手,帮助红军又找到六条船。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几万人的部队,靠这几条船渡江最少要八九天的时间,而敌人正在迅速朝他们追赶过来,因此为大部队争取时间的这一重担,便又落在董振堂以及后卫部队的肩上。

董振堂带着本就伤亡惨重的红五军团,与敌人又开始新一轮的殊死搏斗,凭着让部队顺利过江的信念,他与战友们在江边严守9天9夜,那时的他早已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最终他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圆满完成了这一次艰难的后卫任务,红军主力全部顺利过江。红军能圆满会师,与董振堂的后卫掩护密不可分,长征结束后,党内部授予他“铁流后卫”的荣誉称号。

可英雄毕竟也是血肉之躯,1937年1月,董振堂率军西出,到达当时还未被解放的甘肃。初到甘肃时,他一切顺利,攻占甘肃高台县。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这一时期的红五军团总体实力已经不及当初,虽然是军团的编制,总人数却不足4000人,而敌军将领马步芳带着两万多人的兵马包围高台县。

他们又奋力抵抗9天9夜,最终因兵力悬殊而战败,董振堂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在西北大地上结束自己战功累累的一生,时年仅42岁。

马步芳更是丧心病狂地将他的头颅割下,在城门上示众,一代革命烈士到最后竟都没有留下全尸。

董振堂短暂的一生基本都是在马背和战场上度过的,可对于家人、朋友、下属他却有着铮铮柔情。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曾在长征途中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队伍中有一位怀孕女战士忽然腹痛分娩,董振堂为了保护这位母子的平安,率军与尾追敌人激烈一战。女战士顺利产子,董振堂却遭到士兵的质疑和埋怨。

“为了一个孩子值得吗?”这位士兵质问道,董振堂却说:“我们带兵打仗保护国家,不就是为了那些妇女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吗?何况她还是我们的战友。”

其实看到那个孩子,董振堂会想到远在千里的妻子孩儿,他的妻子名叫贾明玉,为董振堂诞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由于董振堂是军人的缘故,多年来与妻子一直都是聚少离多,小儿子董用威更是对父亲的印象只来自于母亲的口述。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贾明玉常对孩子们说,他们的父亲是个又善良又正义的男人,虽然没怎么陪伴过孩子,但他绝对可以成为每个孩子的榜样。

分离很多年,再次见到父亲时,董用威已经13岁了。那时他看到这个面色冷峻的男人,心里怯生生的,丝毫看不出他哪里善良。直到他看到父亲看着母亲时的眼神,拉着母亲的手去给她买新衣服、教她读书写字时,他才明白父亲的善良和柔情都给了家人。

面对父亲的柔情,董用威也敞开心扉,与父亲一同玩耍。董振堂时常抱起儿子用胡茬扎扎他的小脸。开始这样的温馨场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战乱刚刚熟络起来的父子二人又一次分离了,可没想到这次的见面竟是最后一面。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贾明玉后来与记者回忆,刚刚分开那会儿,董振堂隔段时间就会寄一本书回来,翻开书满满都是他写的批注,见字如晤,这些书都成了贾明玉一生的珍藏。

“我从不担心他,”贾明玉说:“他这个人从没什么坏毛病,不抽烟不酗酒不找小老婆,他答应过我的。”说这话时,已年过花甲的她眼神依旧亮闪闪的。

董振堂寄来的这些书,深深影响着他的儿女们,大儿子董光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所奋斗着;二儿子董用威刻苦读书,最终成为国家高级工程师;女儿董光苔也走上读书的道路,毕业后留校工作。

就这样一家人天天都翘首盼望着董振堂凯旋,可谁也没料到再次得知董振堂的消息时他已经牺牲了五年。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得知这一消息的贾明玉一家悲痛欲绝,他们满心期待一家团圆,却没想到早已阴阳相隔。

更让贾明玉难过的是,她的大儿子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父亲牺牲的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小儿子董用威始终有一种执念,他与父亲的老战友分析了高台一战,他们十分不解,父亲在当时被誉为常胜将军,实战经验和军事知识都很丰富的他明明有突围逃脱的机会,为何他还是死守着高台县城,最后被马步芳俘虏。

母亲贾明玉却一语道明原因,她说自己太了解丈夫了。当时董振堂攻占下高台,便视高台县城的百姓为自己的生命一般,所以他宁可与城共存亡,也不愿灰溜溜地被马步芳的军队打跑,若他没有拼死守护县城内的百姓,那他的余生,内心也不会安宁。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解决了这个疑问,还有一个问题多年来一直牵绊着董用威,那便是父亲头颅的去向。可在那个战乱年代,又是被马步芳那等穷凶极恶的人割下,想找到更是难上加难。

经过多方打听,也许老天不忍心让这位革命烈士身首异处,有消息称董振堂的头颅示众后被放置在了一所医院中,泡在酒缸里保存着,但因为保存不当,烈士的头颅最终腐坏了,便被人随意地埋在了青海西宁的一处城墙脚下。

找到父亲头颅时,儿子董用威已经是91岁的高龄,母亲贾明玉已去世多年,她临死前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找到丈夫的头颅与她合葬。现在这对恩爱夫妻终又团聚,而这位烈士的名字也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刻在大西北人民的心中。

董振堂:死后被割头示众,长子亦烈士,次子91岁找到其头颅下落

“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这是高台县烈士陵园中董振堂纪念亭上的楹联,也是高台县人民世世代代对他的纪念与感谢。

1986年,高台县原解放军艺术院院长作诗《董振堂杨克明同志千古》称赞董振堂、杨克明为首的革命烈士:“昔言讲学设高台,未料城崩动地哀。董杨血战抛头颅,此来含情尤缅怀。”

不但如此,他的革命精神也在世代流传,爱国、忠国、报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该恪守的人生话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