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1936年冬,紅軍通過艱苦卓絕的長征後,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取得了勝利,當時,為配合紅一方面軍主力甯夏作戰計劃,打通國際陸地西北通道聯絡線,策應河東主力安全,上級指令由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約21800人,組建一支隊伍,沖破敵軍的封鎖線,從虎豹口強渡黃河,進入甘肅河西走廊,這支部隊稱為“紅西路軍”。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這支英雄的部隊進入河西走廊,遭到盤踞在此的反動軍閥馬步芳部隊的圍追堵截,經過近半年浴血鏖戰,由于遠離根據地,加之敵我力量懸殊,自然環境惡劣,後勤補給缺乏,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終因彈盡糧絕,遭受重大損失和犧牲。尤其是紅五軍的戰鬥曆程最為悲壯。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紅五軍是由1931年12月參加甯都起義的部隊,長征時期被稱為“鐵流後衛”的紅五軍團改編而成,軍長董振堂,政委黃超,參謀長李屏仁、西路軍三縱23師政委謝良等上司。紅西路軍渡過黃河以後,董振堂指揮紅五軍接連打了一些勝仗,并于1937年1月2日一舉攻克高台城,但随即陷入了馬家軍的重圍之中。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馬家軍結集數倍于紅五軍的兵力,猛烈攻城。董振堂不顧個人安危,鎮定自若地指揮戰士們奮力反擊。激烈的戰鬥從12日一直持續到19日淩晨,一場殘酷的巷戰經過幾小時的肉搏,敵人膽戰心驚,屍積成山,我方也傷亡慘重,活着的為數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董振堂隻得帶領剩下的戰士且戰且退至東城,鑽進東南角的一個雙層碉堡裡堅守,欲阻止援敵,但未果。無奈之下,他隻得帶着身邊的幾名戰士跳下城,随即又陷入包圍之中。他支撐着滿是傷痕的身體,手舉兩把盒子槍,與敵人展開了最後的搏鬥,斃數敵後,不幸大腿中彈。他站立不了即蹲下繼續戰鬥,直到身邊的戰士全部犧牲,這時,他手中僅剩一顆子彈。為不讓敵人生俘自己,他把最後一顆子彈給了自己……董振堂軍長壯烈犧牲。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随後,紅五軍餘部在參謀長李屏仁等率領下,部隊轉戰甘肅永昌,遭受敵軍馬步芳兩個騎兵團的襲擊,李屏仁指揮警衛營同敵人騎兵作戰,掩護部隊突圍,因親臨前線視察敵情時被敵人子彈打斷了左腿大胯骨,第二次身負重傷,被迫住進了軍團衛生部戰地醫院。這個時候,李屏仁在紅軍長征時的老戰友、又是同鄉的時任西路軍第二十三師政委的謝良,也因在甘肅山丹十裡鋪阻擊敵人時,遭受馬家軍的騎兵旅襲擊,部隊損失慘重,下午3時許,敵人發動第4次沖鋒,正在指揮作戰的謝良突然感到左腳發涼受了傷。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為了不影響士氣,謝良沒有聲張,直到再次把敵人擊退,才發現左腳已是血流如注。由于子彈深深地嵌入腳内,而軍團衛生部的醫療條件極差,不僅子彈取不出來,就連消炎藥也沒有,醫生隻好眼睜睜地看着他的傷口發炎、化膿。不久,傷情急劇惡化,謝良突然發起了高燒。為了讓他退燒,醫生從野外搬來一臉盆冰塊,把謝良受傷的左腳架在臉盆上,腳上面放置冰塊以降溫。10多天後,謝良的燒總算退了,但腳卻壞死了。為防止得壞血病,在沒有進行麻醉的情況下,醫生用一把大剪刀将謝良的腳趾連同前腳掌剪掉,謝良痛得昏厥了過去。醒來時,他的左腳已大部分沒了。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兩人都受征途同時在醫院進行治療,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西路軍總部決定石窩分兵,化整為零,分頭突圍。因形勢嚴峻,失散的紅軍将士被迫向祁連山方向開進。茫茫祁連,皚皚白雪,一望無際,饑餓、寒冷、傷痛……,參謀長李屏仁,師政委謝良以及警衛員小丁、小李等人已陷入糧盡藥絕,這個時候,兇殘的馬家軍又連續搜山,部隊傷亡不斷增加,為最大限度地儲存革命力量,李屏仁、謝良讓警衛員、給養員分吃了最後一點炒面後,指令他們各自分散突圍。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一連三天,狂風夾帶雪花在林中肆虐,狩獵取食的算盤也化作了泡影,囊中之物與日遞減,李屏仁的傷口正在惡化,高燒也一直不退。李屏仁首先提議讓謝良等三人先走,如果順利,再來接他,此議一出,就被大家理所當然給予否定。等到第四天時,李屏仁又耐心說服小李、小丁下山尋找部隊或糧食。可是五天之後,小李、小丁也不見蹤影。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連日來,李屏仁一直發高燒,已經骨瘦如柴,一次又一次服用住院時配給的鴉片止痛,還是痛得蜷縮着身子直打哆嗦。1937年3月18日早上8時左右,李屏仁終因饑寒交迫,傷勢極度惡化,不幸光榮犧牲,年僅29歲。他的遺體由戰友謝良用雪掩埋在祁連山上,成為“祁連山上的雪蓮”。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巍巍雪山,千年挺拔,晶瑩玉潔,坦蕩無瑕。我死後,請你就用這祁連山上的白雪為我裝殓吧。讓我長伴着它。親愛的黨,親愛的同志們,永别了!這是李屏仁寫給戰友謝良最後的遺言。英雄走了,走的是那樣平靜,那樣安祥,沒有鮮花,沒有悼詞,也沒有葬禮。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由于李屏仁早年離家,參加紅軍之後,又一直沒有與家人聯系過,對于他的生平事迹,更無從知曉。直到1980年,李屏仁生前老戰友、老搭檔,解放軍炮兵部隊副政委謝良将軍的長篇革命回憶錄《鐵流後衛》出版之後,英雄的事迹才得以大白于天下,英雄的烈士身份才得以昭告于後人,他老家的親人才知道他已經犧牲。

軍參謀長和師政委受重傷逃難深山,參謀長犧牲,政委建國後授少将

師政委謝良後來雖然被馬家軍的騎兵發現被俘,受盡折磨。抗戰爆發後,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向馬家軍指名索要被俘的紅軍團以上幹部,謝良随即被釋放并送往蘭州治療。由于傷勢惡化,醫院為保住謝良性命,隻得鋸掉那隻早已凍壞了的左腳。經營救回到延安的謝良,入抗大學習,後擔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留守處(駐陝西雲陽)任主任。建國後擔任炮兵副政委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