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64年紅軍長征出發30周年即将到來之際,
全軍上下和文藝界紛紛籌備紀念活動,
歌頌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提振全國人民的革命熱情。
14歲就加入中國共産黨的蕭華将軍
是長征的親曆者,
許多報刊都曾邀請他撰寫回顧長征的文章。
那麼,蕭華将軍會為這次活動
獻上什麼樣的禮物呢?
1
含淚創作
1964年4月下旬,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蕭華上将,來到了杭州的西子湖畔。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他得了嚴重的肝炎。經中央軍委安排,蕭華與夫人王新蘭來到西湖療養。
對于長征,蕭華有着難忘的記憶。他一直想創作一部表現長征的作品,但無奈工作繁忙,始終未能動筆。這一次,蕭華終于有了圓夢的機會。
經過一番斟酌,蕭華決定以組詩的形式進行創作。随後,他從長征的曆史程序中,選取了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和過雪山草地等12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完成了組詩的整體結構。
蕭華的夫人王新蘭見證了他創作的整個過程。
王新蘭9歲時就鼓足勇氣找到了當地的黨組織。加入紅軍隊伍兩年後,王新蘭随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是長征路上年齡最小的女紅軍。
蕭霞
蕭華上将之女
媽媽曾經說過一句話:“别人的長征是用兩條腿走過來的,我的長征是牽着馬尾巴跑過來的!”因為她的兩條小腿實在跟不上大人的步伐,她隻能跑,是以她非常不容易。
王新蘭特殊的長征經曆,給蕭華的創作提供了不少靈感。當蕭華寫到《過雪山草地》時,這位當年兩過雪山、三過草地的女紅軍給了他很好的啟發。
馬子躍
《長征組歌》首演演員
蕭華問他夫人:“那你給我講一講,你過雪山草地,你想什麼了?”他夫人說:“當時是小娃娃,想不了很多,感覺就是冷、餓和走不完的路。”蕭華說:“可以了”,然後一下子就把“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這句歌詞寫出來了。
1984年7月10日蕭華采訪錄音
寫《長征組歌》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掉了多少淚。比如說《告别》這一場、《遵義會議(放光輝)》這一場、《(過)雪山草地》這一場,還有《報喜》,二、四方面軍的北上這一場和《大會師》這幾場,我都是掉着眼淚在寫的。
被迫離開根據地時的迷茫和不舍、艱難的行軍、殘酷的戰鬥、英勇犧牲的戰友、過雪山草地時的艱險,長征路上的一幕幕畫面,演化成蕭華筆下一段段飽含深情的詩句。
我父親的轉氨酶四次升高,我媽媽就急了,醫生也急了。後來我母親就給周恩來總理打電話彙報了這個情況,周恩來總理就訓示說:“蕭華同志我指令你,你不能再寫了。”雖然這麼說,但父親根本停不下來。
2
報之以歌
經過幾十個日夜的努力,12首組詩終于創作完成,取名《長征組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蕭華讓秘書把初稿送往北京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之後又修改了七八次,直到11月中旬才定稿。
随後,蕭華決定為其譜上曲。他特地點名把這個任務交給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并要求創作出一個比較通俗、易學易唱、具有民族特點的曲子。
戰友文工團接到任務後立即進行部署,決定由有豐富聲樂創作經驗的副團長晨耕、生茂、唐诃與擅長寫分聲部的遇秋四位作曲家組成一個譜曲班子,對《長征組詩》中講述長征内容的前10首詩進行譜曲。
1965年4月上旬,譜曲工作終于完成。他們将蕭華原作标題《長征組詩》改動為《長征組歌》。随後,四位作曲家帶着初稿前往杭州向蕭華彙報,為了充分表現出創作的效果,他們四人組成了一個臨時演唱小組。
接下來的幾天裡,蕭華不顧身上的疾病,每天用一個上午講解兩首歌詞,逐字逐句地講述了組詩的創作過程和對音樂的要求,詳細講述了長征途中與歌詞相對應的曆史故事。講到強渡大渡河時的情景,給遇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遇秋
《長征組歌》作曲之一
機槍打得那個石頭又冒煙又啪啪啪響,吹沖鋒号時司号員緊張得号嘴跟牙碰,吹不響了。蕭華當時急了,他說:“我奪過來我吹”,那沖鋒号是蕭華吹的。
3
接受審閱
1965年7月19日,戰友文工團到天津人民禮堂預演《長征組歌》,接受詞作者蕭華的審閱。
《長征組歌》片斷:
“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
謝公燦
“親人何時返故鄉”,每次唱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所有的演員都是流着眼淚在唱。
第一曲《告别》剛剛結束,蕭華就泣不成聲,台下也哭成一片。
演出結束後,蕭華十分感慨地說:“同志們,看了演出我很感動,我的病好像已經好了一半,你們也是給我做了活的說服。你們演出得很好,感激你們!”
随着正式演出時間的臨近,
《長征組歌》已然呼之欲出。
人們翹首以盼,
靜待這部紅色經典史詩拉開大幕!
敬請收看今天(3月28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
《長征組歌》之《傾力打造》
全網獨家首發盡在央視訊APP,
點選環球标簽頁,
搜尋并關注《國家記憶》!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節目
掃描下方二維碼搶先看!
編審:王海濤 趙 斌
主編:陳 曦 崔 明
本集導演:梁文沁 楊志豔
海報制作:田 丁
編輯:史佩侖 馬愛傑 王自晨
猜你喜歡
他是4次鼠疫終結者,設計出中國第一枚口罩!
細數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那些校名,有你的母校嗎?
犧牲前,他寫下絕筆信:死後屍總會收的,絕不許來……
共産黨人的硬骨頭!新中國10位獨臂将軍都是誰?
深度揭秘|曆史上,真實的軍統是什麼樣?
淚目!109歲母親想了74年,再次看到了“兒子”
他是共和國“第一号烈士”,彭德懷稱其“革命領路人”
這支隊伍用“玻璃杯”扣住蔣介石,他們被譽為“密碼腦袋”
白求恩與毛澤東唯一合照:兩人第一次見面就徹夜長談
點選“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