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提到紅五軍團,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軍團長董振堂,這位從甯都起義走出的将領,在長征時一直為中央紅軍保駕護航,立下不朽功勞。和軍團長董振堂相比,紅五軍團的政委似乎少有人知,他是誰?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李卓然,1899年出生,湖南湘鄉人,1920年秋赴法勤工儉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我黨唯一一位在法、俄留學10年,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早期職業革命家。

1929年,李卓然從蘇聯回國,先在上海從事兵運工作。

1930年秋,他被調往中央蘇區,任中央紅軍司令部直屬隊黨總支書記等職。

1933年9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争開始後,由于“左”傾冒險主義者推行錯誤的軍事路線,使紅軍損失慘重,根據地日益縮小。

1934年9月,中央任命李卓然為紅五軍團政治委員,與軍團長董振堂一起率部在興國一線防禦敵人。

李卓然和董振堂率領紅五軍團在前線殊死奮戰,但難挽危局。

10月中旬,興國、甯都、石城一線相繼失陷,紅軍在根據地内粉碎敵人“圍剿"的可能性已經完全喪失,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86萬多人被迫撤離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開始了長征。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長征開始後,紅五軍團擔任後衛任務,其他軍團的方位不時有變化,但是紅五軍團的位置始終不變,一直在後面打阻擊戰,幾乎是邊走邊打,任務既艱巨又危險。

有時候,紅五軍團剛到宿營地,敵人就追了上來,甚至沖到了軍團部裡。

有一次,李卓然正和彭老總用步話機通話,敵機飛來一通掃射,由于猝不及防,李卓然身邊的幾位同志全部犧牲,步話機也毀了,李卓然竟奇迹般地活了下來。

衆所周知,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打得最為慘烈的惡仗之一,紅五軍團仍然負責斷後。

當時紅五軍團隻有兩個師1.1萬人的兵力,但遵照中央“應不顧一切阻止及部分地撲滅尾追之敵”的指令,與敵人浴血奮戰四天五夜,全力保衛中央機關和其它部隊過江,以至走在最後頭的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全師被敵軍阻隔在湘江東岸,師長陳樹湘及全師5000多人大部壯烈犧牲。

這個時候,紅五軍團阻擊任務已經完成,但撤退的指令并沒有下達。

沒有指令,很多人說不能撤,紅五軍團政委李卓然看情況緊急,果斷地說:“撤!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将來如果怪罪下來,無非是砍我的腦袋。”于是帶領部隊撤退,紅十三師的兵力得以保全。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作為參與遵義會議的20名參與者之一,李卓然投出了寶貴的一票,在極其關鍵的曆史轉折關頭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6年底,西路軍開始西征,李卓然時任政治部主任,為了保證西進的任務順利完成,他做了大量的政治說服,到了次年3月,終因力量懸殊,西路軍歸于失敗,剩下不到3000人。

1937年3月14日,西路軍軍政委在石窩開會,決定一部分人離隊,回陝北向黨中央彙報情況,剩下的人成立西路軍工作委員會,李卓然任工部書記,統一指揮西路軍。

這次會議還确定了西路軍進軍祁連山的路線。

綿亘千裡的祁連山很冷,寒風呼嘯,滴水成冰,李卓然的大胡子上經常結上冰條。

部隊在李卓然等人的率領下,在渺無人煙、寸草不生的冰天雪地裡艱難跋涉,餓了吃皮帶、草根,困了睡冰洞、雪窩,越過每座山頭,都是對意志、體力、生命力的嚴峻考驗。

每天都有倒地不起、長眠雪地的戰友,為了鼓舞士氣,李卓然編寫戰歌,讓将士們傳唱,最後曆盡千辛萬苦,終于在4月27日,率西路軍餘部427人成功到達星星峽。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盡管李卓然率西路軍餘部突圍回到延安,但由于他在四方面軍的任職經曆和西路軍的失敗,他不可避免地和張-國焘聯系在了一起,成為錯誤路線的牽連者。

實際上,西路軍的失敗和李卓然沒有任何關系,但是他承擔了所有的責任,承擔了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也為之後的命運埋下了一個陰影。

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李卓然雖然沒有率部奔赴疆場,但是一直活躍在部隊後方,為黨的宣傳、文化、教育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紅五軍團:軍團長犧牲,參謀長授元帥,軍政委是什麼軍銜?

李卓然,這位中共的元老級人物,在紅軍時就擔任過軍團政委,建國後擔任中宣部副部長,至其終時,也隻是中宣部顧問,其功勳和職位似乎不相稱,他總是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

55年授銜時,曾經的紅五軍團參謀長劉-伯承被授予元帥軍銜,而作為當時軍政委的李卓然沒有參加軍銜,這是因為他主動給中央寫信,請求免于軍銜。

1989年11月,李卓然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0歲。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他用智慧忠誠的心,堅韌頑強的意志譜寫了一曲浩然的人生之歌。

繼續閱讀